|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激勵與約束-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 ISBN:9787568938051 出版社:重慶大學 著編譯者:龔微 頁數:1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5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總結我國一些省市已出台的關於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多部地方政府規章,或地方法律中有關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的條款。從法律機制的構建層面研究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重點分析其在激勵和約束兩方面的制度和規則。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是我國首創的制度創新。雖然近來一些省份已經在大氣污染生態補償法律制度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有益嘗試,但是其還需要法學界進行認真總結,全面歸納提高。 本書探討如何實現綜合治理大氣污染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相結合。通過對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進行學理界定並廣泛收集、分析各省市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在深入分析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性質和特點的基礎上,指出其是多種思想理論支撐和引領下的產物。這些基礎理念主要包括環境義務、生態文明思想、公眾共用物理論等理論。在這些理念的基礎上,本書分析了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在宏觀的理念上和具體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並有針對性地總結了應有的對策。作者簡介 龔微,男,湖南湘西人,法學博士、博士后,西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法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法、國際法;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一項,其他省部級課題二十余項,在法學CSSCI來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已出版專著兩部,參編教材三部。目錄 第一章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界說第一節 大氣污染與環境空氣質量 第二節 大氣環境法治的轉型 第三節 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擴張 第四節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產生、發展 第五節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的法律關係 第六節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理念 第一節 環境義務 第二節 生態文明思想 第三節 公眾共用物理論:悲劇與喜劇 第三章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原則 第一節 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原則 第二節 政府主導市場補充原則 第三節 經濟社會生態統籌兼顧原則 第四章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法律制度 第一節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法律制度是生態補償的基礎 第二節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法律制度對生態補償的影響 第三節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環境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制度 第一節 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制度是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的重要保障 第二節 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在空氣質量公開方面的不足 第三節 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在空氣質量信息方面的完善 第六章 環境空氣質量約談制度 第一節 環境約談的規範變遷 第二節 環境空氣質量約談有待進一步法治化 第三節 環境空氣質量約談制度的完善 第七章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市場機制 第一節 缺乏橫向市場機制 第二節 排放主體與補償主體分離 第三節 國外經驗 第八章 尾論 第一節 激勵機制 第二節 完善約束機制 第三節 國家層面的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