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 楊莉芳 97875213486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
NT$34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
ISBN:9787521348668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
著編譯者:楊莉芳
叢書名:外語教材研究叢書
頁數:2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9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新形態教材的作用日益顯著。
《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結合理論與應用,探索新形態外語教材的發展。
《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全書包括教材建設實踐、教材分析研究與教材使用研究三部分,重點討論的議題包括新形態教材的編寫過程、數字技術賦能新形態教材的主要途徑、融合式教學與育人目標實現視角下的新形態教材內容分析以及新形態教材的使用特點與影響因素等。
《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兼具學術性和實操性,有助於增進讀者對教材建設、分析和使用的理解,可供外語教師、教材研究者、教材編寫者、教師教育者及語言學與教育學領域碩博士研究生參考使用。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教材建設實踐
1 基於不同學習群體的新形態教材編寫研究
2 新形態外語教材的技術實現
第二部分 教材分析研究
3 面向融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分析
4 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與跨文化思辨教學:現狀與實例分析
第三部分 教材使用研究
5 語言社會化視角下新形態外語教材使用個案研究
6 基於新形態外語教材的教師培訓設計與實踐研究
7 研究生公共外語教師的新形態教材使用研究
8 基於使用活動的高校新形態外語教材評估研究

前言/序言
信息化與智能化時代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推動高等教育進行重大轉型。數字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實現教育變革的關鍵手段之一。我國亦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和「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作為教師教學的指南和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教材決定了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因此,教材數字化變革是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落地的重要抓手。2020年1月,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的《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對新時代教材建設和改革作了系統設計。《規劃》要求,需適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需要,滿足網際網路時代學習特性需求,建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多種介質綜合運用、表現力豐富的高等學校新形態教材。
針對外語學科而言,混合式教學已成為我國高校當前普遍採用的外語教學改革舉措,成為解決壓縮大學英語課時、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問題的關鍵。大批外語慕課、微課的建設以及外語學習平台的應用加快了混合式教學的推廣普及。教學模式的變化需要有效的新形態教材支撐。同時,教材研究也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意義重大。作為新生事物,新形態外語教材的實踐與研究尚須大力發展。為此,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材研究中心聯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與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於2022年5月起開展「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的建設與使用研究」項目。現將一年以來完成的階段性成果收錄于《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一書,本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探索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的建設路徑、分析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的核心特點、探究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的使用效果與影響因素,從而為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參考。
本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教材建設實踐。《基於不同學習群體的新形態教材編寫研究》在闡明新形態教材編寫依據的基礎上,以兩套面向不同學習群體的新形態教材為研究對象,將新形態教材的編寫過程提煉成理論化、系統化的編寫模式,並進一步探討如何根據不同學習群體的特徵與教學目標調整新形態教材的具體設計,以有效地應用於其他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中,賦能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新形態外語教材的技術實現》主要探討數字技術在新形態高校英語教材中的作用和意義,提出針對現有外語教學問題的可行性解決方案;通過三個具體案例,分析如何通過技術實現教學評一體化與個性化學習,以及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本書第二部分為教材分析研究。《面向融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分析》從融合式教學的內涵和目的出發,提煉大學英語新形態教材分析的知識維度、認知維度和形態維度,並以此為框架對一套新形態教材進行內容分析,總結該教材在各個維度上的融合方式以及不同維度之間的互動方式。《新形態外語教材研究與跨文化思辨教學:現狀與實例分析》評估新形態外語教材對落實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兩大育人目標的作用,以Michael Byram提出的跨文化能力和Peter A Facione提出的思辨能力基本技能為理論框架,對一套新形態英語教材進行內容分析。
本書第三部分為教材使用研究。《語言社會化視角下新形態外語教材使用個案研究》以語言社會化理論為指導,對新形態外語教材學生使用者在大一學年的教材使用體驗進行跟蹤研究。通過對訪談、課堂觀察及實物資料等多種來源的數據的分析,討論學習者在使用新形態外語教材時的經歷、情緒體驗與使用習慣。《基於新形態外語教材的教師培訓設計與實踐研究》對基於新形態外語教材的教師培訓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探索,總結共性經驗和問題,分析培訓效果,提煉未來實踐路徑。《研究生公共外語教師的新形態教材使用研究》在活動理論的指導下,採用質性個案研究方法,以教師的新形態教材使用行為為切入點,探討我國研究生公共外語教師的新形態教材使用特點與影響因素,為新形態教材開發與相關教師培訓提出建議。《基於使用活動的高校新形態外語教材評估研究》以一套新形態英語教材為例,通過對師生使用教材的活動過程進行調查,探究在此過程中多種社會文化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影響因素,從而嘗試構建集評價主體需求及外部環境支撐於一體的新形態外語教材動態評估框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