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日子 羅建雲 97875166700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新華
NT$43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陽光燦爛的日子
ISBN:9787516670071
出版社:新華
著編譯者:羅建雲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9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一部真實、生動地記錄作者拼搏商海和展示作者人生追求的勵志之作、情懷之作和本色之作。
民進中央宣傳部部長毛夢溪:
看建雲的作品,就好像跟老友聊天。一杯清茶,一本好書,不知不覺,把他近半生的故事一覽無餘地傾訴出來,不?唆,不累贅,行雲流水般酣暢淋漓。總感覺不過癮,還想再看,還想再聽。
國家一級作家羅長江:
本色為人,本色為文,是一種通透,一種淡定,一種格局,一種價值取向,以及底氣滿滿的一種自信。無論是作為一名精進致遠的儒商,還是作為一名業餘從文的作家,這部作品提供了一個立體認識作者的意義化文本和標本。

內容簡介
《陽光燦爛的日子》共分為「回望故鄉」「求學札記」「南方尋夢」「點滴親情」「遊山玩水」「人物素描」「好書品讀」七個篇章,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每一個篇章,都是一個了解羅建雲其人其事的不同維度。全書讀完,一個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羅建雲,一個樸實率真、為人坦誠、不慕虛榮的羅建雲,一個經商和寫作兩不誤、有責任有擔當的羅建雲,浮現眼前,真實、立體。如人所言,這部作品提供了一個立體認識作者的意義化文本和標本。

作者簡介
羅建雲,男,1975年出生於湖南隆回,系東莞市瀟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東莞市比比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2009年獲評東莞市首屆優秀新莞人稱號,2023年獲聘民進全國新聞宣傳特約通訊員、加入中國散文學會。個人事?受到《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及廣東衛視、東莞電視台等眾多媒體關注與報道,載入《隆回年鑒(2006)》。參編《現代應用文寫作》、主編《全國原創散文優秀作品選(第一輯)》、出版散文集《人生四十年》,創業事?於2017年收錄于大學教材。

目錄
第一篇?回望故鄉
002春風不改舊時波
005大山深處探訪養蜂人
008故鄉的楊梅
010九子沖前白鷺飛
015閑話黑茶
018故鄉的秋
021秋回雪峰山
028老家的規矩
031記憶中的年
034老家的年俗
037有雪的日子才叫冬天
040春節又有了年味
043種火
第二篇?求學札記
048這份恩情永不忘
051一個放牛娃的求學路
054我們一起走過
056高考軼事
057復讀往事
060寒門也能出貴子
062相逢二十年
067請跟我來
070我的母校都在記憶里
073知識改變命運
075有緣才會走到一起
第三篇?南方尋夢
079打工九年,是絕望歷練了我
089我在東莞尋夢
094心若菩提
100創業好比爬大山
106創業中的「冏事」
110員工比我有才
114人生有比錢更重要的
119誰相信痛苦的眼淚?
121聽著聽著,彷彿自己老了
123心若在,夢就在
第四篇?點滴親情
126父親的哲學
131跟父親聊歷史
134我是一個挨打的孩子
137孩子,你得養成好的習慣
139寫給我的女兒
141阿牛哥成長記
147追逐童年的夢想
149我的外婆五世同堂
151我的曾祖父羅光晨
第五篇?遊山玩水
156川藏線上,那個徒步的女人
159想到雅魯藏布大峽谷安個家
164問道函谷關
170月牙泉,我悄悄來過
172呂洞山,我回來了
174到龍泉寺走走
177在北京的地鐵上
179再見報德祠
181旅日札記
192旅韓札記
195歐遊札記
第六篇?人物素描
200我在海外教漢語
204在攻克癌症的征途中跋涉
207天空綻放美麗的雲彩
210我的老師胡冬池
216一個退伍老兵的文學夢
221天使吻過的嗓音
225我把人生奉獻給了體育事業
230人,又多了一個
232追憶唐戈隆
第七篇?好書品讀
236做點不合時宜的事
238期望常來常往
240孤獨也是一種美
243用詩歌詮釋人生的真諦
246尋找文學的初衷
249有夢想便有未來
253藝術需要天賦
256還鄉才是人生的歸宿
259我的良師益友
261飯局折射人間百態
264杜牧原來是「酒鬼」

267心有陽光,一定燦爛

精彩書摘
吃得苦,霸得蠻,理想成就輝煌
——散文集《陽光燦爛的日子》代序
前些日子,建雲突然給我發微信,說:「有個不情之請,不知是否方便?」為了儘快了解是什麼事,我即刻回他電話。通過電話溝通才知道,他想出第二本散文集,書名叫《陽光燦爛的日子》,希望我給他作序。我說:「我倆是老鄉,有什麼不方便的,寄本樣書我看看。」末了,我跟建雲說:「序言可不好寫,如果寫得不好,你可不要見怪」建雲說:「哪裡,哪裡,您能幫忙作序,就是我的榮幸!」
建雲是一個心直口快、乾淨利落的人。不出三天,他製作的精美樣書便快遞到我的辦公室。看著設計精美、印刷精美的樣書,讓我如遇知己,有了寫作的衝動。利用業餘時間,我開始認真閱讀該書,琢磨如何給其作序,如何通過我的文字為其增添一點亮麗的色彩。
我與建雲認識好些年了,是通過時任民進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胡獻介紹認識的。胡獻說,在東莞有一位很有意思的民進會員,他喜歡寫作,在各大報刊發表文章,創辦企業內部刊物,在業界有些影響力。期望我們認識,期望我們交流,期望我們成為朋友。
大概是五年前,建雲利用參加北京圖書訂貨會的空閑時間,來到了我的辦公室,贈送他的散文集《人生四十年》和主編的企業讀物《瀟湘文化》。手捧他的文學著作與企業讀物,發現排版、設計、編輯、校對、印刷、裝幀都很講究,沒有一絲粗製濫造的痕?,反而像做高檔藏品,讓我對他刮目相看。也是此次,我們促膝長談,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待他離開,已是華燈初上,皓月當空。
隨著與建雲的交往增多,發現他有個特點——很勤快。他經營公司與工廠,可謂忙得不亦樂乎。可他天天寫文章,經常在報刊發表,在民進系統,算一個高產的「作家」。在我的印象中,他去河南處理業務,順道去三門峽看看,結果寫了一篇長達五千字的文章,叫《問道函谷關》,先在中國作家網發表。後來,我感覺這篇文章符合《民主》雜誌用稿要求,便在2022年第10期刊登了。他喜歡楊梅,在小區散步,看到楊梅成熟了,寫了一篇《故鄉的楊梅》,頗有王魯彥文風,在南方工報發表了。他采寫《一個退伍老兵的文學夢》,在圖書館報發表了。他寫的《大山深處探訪養蜂人》《春風不改舊時波》在邵陽日報、邵陽城市報發表了。他喜歡寫傳統文化的文章,像《種火》一文,在西非華文報發表了。建雲說,他寫作不是為了發表,純粹是個人愛好。正是這種沒有功利的寫作習慣與創作態度,讓他筆下的文章如山澗小溪,甘甜清冽;如高山流雲,飄逸洒脫。可以說,建雲是一個正經的商人,他的身上反而沒有銅臭味。不管是我,還是圈內的朋友,都喜歡與他打交道。他常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明他在接近半個世紀的人生歷程中,已經活出了高度,悟出了深度,深知財富乃身外之物,愛好才是人生珍寶。
建雲寫作從不做作,就兩個字——真實。不管是看《人生四十年》,還是讀《陽光燦爛的日子》,字裡行間總能感覺到真實的味道,而且是一種不用懷疑、不敢懷疑的真實。他常說:「我為什麼要寫假的?」像他的《秋回雪峰山》,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在隆回、洞口、武岡、綏寧訪友的經歷洋洋洒洒寫出來,六千字,每一字、每一句,就像照相機一樣定格每一個瞬間,恰到好處的美,不偏不倚的美。有時我在想,他是用什麼方法巧妙處理這些細節的。要知道,白描手法在文學創作中算是大忌,處理不好,適得其反。可他採用白描手法,猶如大師創作一幅山水畫,寥寥幾筆,便是神來之作。
如他的《心若菩提》,真實記錄了自己創業的艱辛。可他沒有抱怨,沒有哭訴,只是用大度的胸懷包容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弊端與傷痛。他說:「我與曹德旺先生均是商人,但以成就與事業比,我與曹德旺先生不在一個層次上。他的心若菩提是大愛無疆,而我的心若菩提只是小恩小惠。」同時坦言:「自古以來,絕大多數人總認為無商不奸,無商不壞。其實,能把事業做到一定程度的商人,一定擁有大德與大智。否則,德不配位,無法遠行;財不配位,無法守住。對於商人,容易被人誤解,被人謾罵,被人索取,被人欺詐,但不管如何,只要自己不倒,只要信念還在,就會勇往直前。」看完這篇文章,我都感覺建雲已遁入空門了。要不,他怎麼能如此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
建雲愛好寫作,也行商天下。照理,他忙得顧不了家。可他,把家庭同樣經營得很好。建雲在朋友圈經常曬自己的小家庭,諸如女兒去哪裡攝影,兒子獲得什麼獎勵,一家四口去哪裡旅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陪父親來北京旅遊,跟父親一起聊歷史,聊孟姜女哭長城。他在文章中寫道:「我突然感覺,他不像一個未讀多少書的人,更不像一個農村老頭,反而像個知識分子,不單喜歡歷史,還關心時事,令我特別欣慰。」他跟父親仔細解釋,孟姜女哭長城最早出現在《左氏春秋》,故事源自「杞梁妻哭夫」,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孟姜女原型杞梁妻,一個是杞梁,歷史上確有,並非虛構。經過上千年的演變,便成了孟姜女哭長城了,丈夫也變成了萬喜良。大家想想,建雲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孝心,能跟自己父親聊這些虛無縹緲的話題?如果不是自己的父親很信任和疼愛建雲,能與兒子聊這些民間傳說嗎?
建雲的新書同樣展示超強的人脈圈。我在閱讀此書時,發現《人物素描》一篇中,他寫了兩位海外華人和一位留學生。《我在海外教漢語》講邱雯漂洋過海去太平洋彼岸尋夢,最後在異國他鄉的國際女子中學教授漢語。二十多年耕耘,桃李滿天下。不知不覺中,她由一個弱女子成為民間交流大使、漢語傳播大使。《在攻克癌症的征途中跋涉》講述陳金東博士從事腫瘤抑制基因研究的艱難歷程。陳金東博士說:「從事科研必須要經得起坐冷板凳的考驗,甚至可能一輩子默默無名,一事無成。」文章強調,要麼不從事科學研究,要麼就得面對現實。科學研究很難立竿見影,生物醫藥研究同樣也是。這是行業的痛楚,社會發展必須遵循這個規律。在《我的老師胡冬池》中寫道:「小時候,幾乎沒有人感覺我是金子,但胡老師說這個孩子將來會有出息。」在他初中畢業二十九年後,寫這篇回憶文章,發表在全國頗有影響力的《初中生》雜誌上,對一個從事教育的初中老師來說,可謂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不知胡冬池老師有無感動到落淚,讀完此文,我真的感動了。感動之一是胡冬池老師偉大,在三十年前,給自己的學生墊付學費。感動之二是建雲懂得感恩,幾十元的學費讓他記一輩子,除了寫長文紀念,還經常去看望自己的恩師,沒有良好的品德與頑強的信念,是很難做到的。建雲做到了,令我為之驕傲,為之自豪,為之喝彩。還有環保老兵楊親煥、守礁戰士謝景慧、體壇名師李群、漢劇藝人謝仁昌、私人藏館葉志強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構建出建雲龐大的朋友圈、能量圈。常言道:「圈子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通過這些文章,不難發現建雲老少通吃,魅力非凡。確實是奇才,是人才。
看建雲的作品,就好像跟老友聊天。一杯清茶,一本好書,不知不覺,把他近半生的故事一覽無餘地傾訴出來,不?唆,不累贅,行雲流水般酣暢淋漓。總感覺不過癮,還想再看,還想再聽。以至於我無數次狂想,這個夥計究竟是商人還是文人?如果說是商人,感覺不到世俗的氣息;如果說是文人,他天天在世界各地奔跑,為了經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感覺他遊離在文學與商業之間,縱橫捭闔,進退自如,實乃高人。
當然,建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像他的普通話講得不是很好。他給我打電話,或跟我聊天,縱使我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依舊聽得似懂非懂。有時我打趣他:「你這口普通話怎麼與人交流?」他笑著說:「找個翻譯唄」我以為是說著玩,他卻認真地說,有一次他去部委處理業務,因為害怕對方聽不懂自己講的普通話,索性從北京大學找個老鄉去做翻譯。沒想到對方是做方言研究的博士后,把建雲講的每一個音清楚聽出來,還告訴他屬於古代哪一種語言。現在,建雲驕傲地說:「我講的是古楚語,是純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們要好好聽,要不,以後要收費了」講得有板有眼,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建雲新書即將出版,誠如書名《陽光燦爛的日子》,希望建雲在未來的人生歲月順風順水,陽光燦爛,在經商之餘,繼續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期望獲聘民進全國新聞宣傳特約通訊員后,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在廣闊的多黨合作舞台上展示湖南人的本色:「吃得苦,霸得蠻,理想成就輝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