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瞻遠矚毛澤東-毛澤東精準預見200個 ISBN:9787547619599 出版社:上海遠東 著編譯者:楊冬權 頁數:2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4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時間為序,通過毛澤東的200個預見,展現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指導下對中國革命和社會建設的高瞻遠矚,再現共產黨人的革命、戰鬥、建設畫卷。每條預見,都先列出預見的內容,再列出預見后發生的歷史事實,讓讀者對照著了解毛澤東先前是怎麼說的,後來又是怎樣被證實的。通過這些預見,讀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行、為什麼會成功,深刻領略偉人科學判斷的政治智慧和卓越魅力,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磅?力量。 本書適合社會大眾閱讀,可用作黨史、國史培訓的參考資料,也可供相關研究者參考。作者簡介 楊冬權,1955年4月出生,籍貫江蘇淮安。曾任中央檔案館館長、國家檔案局局長,研究館員。2001年,擔任總撰稿的365集文獻電視片《紅旗飄飄一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今天》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2002年,擔任總撰稿的10集文獻電視片《新四軍》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2012年,撰稿的30集文獻電視片《開天闢地九十年》獲國家廣電總局優秀國產記錄片優秀編劇獎,同年,《開天闢地九十年》電子出版物獲新聞出版總署的出版政府獎。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目錄 預見1 1915年5月,預見為「二十一條」「報仇」的將是「學子」預見2—5 1916年7月25日,預見(1)日俄條約「今所明布者猶輕,其重且要者,密之不令人見也」;(2)「日本無論何人 執政,其對我政策不易」;(3)「日人誠我國勁敵」;(4)「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 預見6、7 1916年7月25日,預見(1)美國將在太平洋與日本作戰;(2)中國將與美國聯合抗日並制服日本 預見8 1917年11月中旬,預見湖南潰軍疲憊膽虛,不致開槍抵抗 預見9 1919年7月21日,預見10年20年後,法國人會有一番大大的沉痛 預見10、11 1919年7月28日,預見(1)山東要危險;(2)日本和德國還要結合 預見12、13 1920年9月6日,預見(1)中國軍閥割據的無政府狀態還要延長七八年;(2)軍閥割據后將變成人民的自治 ,如此10年20年後,中國將有徹底的總革命 預見14—19 1923年4月10日,預見(1)中國統一最近不能實現;(2)奉系、皖系軍閥和國民黨的合作不能長久;(3) 非革命的民主派稍後會與革命的國民黨合作;(4)中國政治的結局是民主派戰勝軍閥派;(5)目前及最近中國仍是軍 閥的天下;(6)軍閥混戰時代是革命的生母 預見20 1927年3月26日,預見封建勢力正秣馬厲兵,準備放肆殘殺工農 預見21 1928年7月中旬,預見紅軍去湘南會受損失 預見22 1929年3月20日,預見在贛南、閩西可以創建根據地,並勾畫出根據地的藍圖 預見23 1932年1月上旬,預見打贛州很可能久攻不克 預見24 1932年3月30日,預見漳州難守易攻,可直下漳州 預見25 1935年9月上旬,預見左路軍向南行動將極端不利 預見26 1935年9月12日,預見張國燾將來可能發展到叛變革命 預見27—31 1935年11月30日,預見(1)日本將要進攻蘇聯西伯利亞;(2)世界將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3)日本進 攻中國是必然且是不遠的;(4)國民黨軍閥將進攻北方紅軍與全國紅軍;(5)中國共產黨能在北方七八個省內和南方 若干個省內,把抗日戰爭掀起到最高程度 預見32—39 1936年7月,預見(1)日本也是美、英、法、蘇等國人民的敵人;(2)能夠出現反法西斯世界聯盟;(3) 英國如繼續乞求日本的合作,將對英國毫無好處;(4)日本將成為德國和義大利的盟國;(5)日本要進攻中國的揚子 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要佔領菲律賓、暹羅、越南、馬來半島和荷屬東印度;要獨佔西南太平洋;(6)日本無法封鎖 中國西北、西南和西部,中國不會戰敗;(7)蘇聯和英、美將無法在中、日間繼續保持中立;(8)在戰爭中,中國能 俘虜許多日本兵,奪取許多武器彈藥,並能讓日本士兵反戰 預見40、41 1936年8月9日,預見(1)蔣介石在解決西南后,將進攻西北;(2)蔣介石會暗害張學良,勸他不要再去南 京 預見42 1936年8月13日,預見蔣介石將據西南而保其半壁山河 預見43—46 1936年8月14日,預見(1)全面抗戰的發動人——宋哲元;(2)發生地點——第29軍駐地範圍;(3)戰爭的規模 「大規模之抗日戰爭」;(4)發動后的兩大影響 預見47—50 1936年8月25日,預見(1)日本滅亡中國的計劃除被擊破外不會改變;(2)日本不會止步于冀察;(3)日本也不會 止步于黃河以北;(4)抗戰決不可免 預見51 1936年8月30日,預見蔣介石兩個月左右出兵西北,撤換張學良 預見52 1936年9月,預見能逼蔣走到抗日 預見53 1937年5月8日,預見中日大戰在我們面前 預見54—57 1937年9月29日,預見(1)河北局面已經完結;(2)山東將不戰而失;(3)上海戰事將發生變化;(4)國民黨必將遷 都 預見58、59 1938年3月12日,預見(1)日軍還要進攻西安、鄭州、武漢、南昌、福州、長沙與廣州;(2)日軍不可能佔領全 中國 預見60 1938年5月5日,預見英國不會為德國侵略捷克而同德國打仗 預見61—69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預見(1)日軍很難完全佔領粵漢鐵路和西蘭公路;(2)日軍進攻到達終點后將轉入保 守佔領地;(3)在相持階段,游擊戰將是主要作戰形式;(4)(5)相持階段,敵後將出現經濟困難;敵占區將出現統一的漢 奸政府;(6)日本威脅南洋和西伯利亞將發生新的戰爭;(7)希特勒將同各國打世界大戰;(8)日本對西伯利亞最終將取守 勢;(9)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 預見70 1938年8月17日,預見法幣要跌價並逐漸在華北根據地滅跡 預見71 1939年3月8日,預見十年後全國人民都能得到解放 預見72—75 1939年9月1日,預見(1)英、法和德、意兩大集團將直接衝突;(2)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由全面性戰爭代之以片 面性戰爭;(3)美國和中美洲、南美洲國家暫時還不至於轉入戰爭;(4)美國將來會出來爭取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地位 預見76 1940年6月26日,預見法國投降與英國失敗將促進德、意擴大戰爭,日本加緊進攻中國與侵略南洋,美國走上戰 爭軌道 預見77 1941年4月20日,預見英國對蘇邦交即將好轉,美國也將跟著走,國內各派也將對蘇獻媚 預見78—80 1941年6月7日,預見(1)美國參戰;(2)中國繼續國共合作並繼續磨擦;(3)中國抗戰還要繼續四年 預見81—85 1941年10月20日,預見(1)德國對莫斯科的進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