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研究 ISBN:9787521919776 出版社:中國林業 著編譯者:徐愛春 叢書名:浙江華南梅花鹿研究系列叢書 頁數:1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0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華南梅花鹿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具有極高的生態學研究價值。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華南梅花鹿野生種群分佈範圍較大、數量較多的分布區之一。本書綜述了華南梅花鹿分類地位以及現狀,並簡要介紹了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的研究現狀,在此基礎上分別對華南梅花鹿種群數量、活動節律、分佈格局、人為干擾、食性及寄生蟲進行分析,同時對華南梅花鹿棲息地進行評價並探討華南梅花鹿的遺傳多樣性。最後,在華南梅花鹿保護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目前保護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給出相應策略,對下一步華南梅花鹿保護和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本書適合高等農林院校師生使用,也可作為從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保護、野生動物研究以及自然保護區、濕地和森林公園等管理機構的科研與管理工作者的參考用書。目錄 序前言 第1章 華南梅花鹿地理分佈及研究現狀 1 1 地理分佈及種群現狀 1 1 1 地理分佈 1 1 2 梅花鹿種群現狀 1 2 研究現狀 1 2 1 形態特徵 1 2 2 生態習性 1 2 3 種群數量與結構 1 2 4 棲息地選擇 1 2 5 食物組成與採食習性 1 2 6 社會行為學研究 1 2 7 繁殖習性與生長發育 1 2 8 保護遺傳學研究 第2章 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研究現狀 2 1 保護區概況 2 1 1 地理位置與範圍 2 1 2 自然環境 2 1 3 生物資源 2 1 4 種群與棲息地 2 2 研究簡史 2 2 1 種群數量調查 2 2 2 生態學研究 2 2 3 研究項目 2 2 4 科研成果 第3章 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種群數量及其動態 3 1 研究方法 3 1 1 紅外相機布設 3 1 2 紅外相機的安放 3 1 3 照片的判讀 3 1 4 獨立照片 3 1 5 種群密度與數量 3 2 結果與討論 3 2 1 相機安放數量及位點 3 2 2 千頃塘保護片區物種多樣性 3 2 3 拍攝率與獨立照片 3 2 4 種群密度及數量 第4章 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活動節律與分佈格局 4 1 研究方法 4 1 1 核密度估計方法 4 1 2 分佈強度與相對多度計算 4 2 研究結果 4 2 1 活動節律 4 2 2 分佈格局 第5章 人為干擾類型與時空分佈格局 5 1 研究方法 5 1 1 研究地點 5 1 2 干擾類型 5 1 3 數據分析 5 2 研究結果 5 2 1 干擾類型及數量情況 5 2 2 干擾的時間格局與華南梅花鹿的活動節律 5 2 3 干擾的空間格局 5 3 討論與建議 第6章 華南梅花鹿食性研究 6 1 研究方法 6 1 1 食物組成調查 6 1 2 食物組成分析鑒定 6 1 3 食物組成判定 6 1 4 食源植物營養測定 6 1 5 異噬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含量檢測 6 1 6 動物血液樣品中齊墩果酸的測定 6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6 2 1 食性分析 6 2 2 食源植物中營養成分和總能量 6 2 3 非食源植物中活性成分含量 6 2 4 食源植物營養成分與異噬分析 6 3 討論與建議 6 3 1 討論 6 3 2 保護建議 第7章 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種群寄生蟲研究 7 1 常見寄生蟲病 7 2 寄生蟲檢查與防治 7 2 1 糞便蟲卵檢查 7 2 2 死後剖檢檢查 7 2 3 外寄生蟲檢查 7 2 4 寄生蟲病防治 第8章 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棲息地適宜性評價 8 1 保護區棲息地適宜性評價 8 1 1 研究方法 8 1 2 研究結果與討論 8 2 保護區周邊區域華南梅花鹿棲息地適宜性評價 8 2 1 研究區概況 8 2 2 研究方法 8 2 3 結果與分析 8 2 4 討論與建議 第9章 華南梅花鹿保護遺傳學研究 9 1 微衛星標記在野生動物保護與評價中的應用 9 1 1 鹿科動物保護遺傳學研究 9 1 2 親緣關係研究 9 1 3 近交係數評測 9 1 4 遺傳瓶頸效應評價 9 1 5 STR遺傳多樣性參數計算 9 2 保護遺傳學評價 9 2 1 研究材料與方法 9 2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9 2 3 討論 第10章 浙江清涼峰華南梅花鹿保護與管理 10 1 棲息地現狀 10 1 1 千頃塘保護片區 10 1 2 龍塘山保護片區 10 2 保護措施與成效 10 2 1 建立健全保護網路與設施,提高資源管護能力 10 2 2 加強宣傳,提高保護意識 10 2 3 加大適宜生境恢復,改善適棲環境 10 2 4 實施半生態試驗,提高保護區科研能力 10 2 5 積極開展救護工作 10 2 6 加強科研協作,推進科研發展 10 3 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10 3 1 保護區內植被自然演替與棲息地恢復 10 3 2 天目山脈尺度下的種群現狀與保護區群建設 10 3 3 種群擴散與遷移廊道 10 3 4 救護繁育試驗場內種群發展 10 3 5 野外救護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