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 王樹蔭 97873003230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思想政治教育
ISBN:9787300323046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王樹蔭
叢書名:中國共產黨百年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叢書
頁數:4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51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開創新時代事業發揮生命線作用。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是研究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發生、發展的歷史及規律的科學,既是中共黨史的分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既屬於歷史學範疇,也屬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書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以我們黨關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重大問題的科學分析和正確結論為基本遵循,以黨的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進程和理論發展為核心依據,以推動解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實際問題為價值旨歸,系統梳理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脈絡、豐富內容、基本經驗。本書按專題設置章、節、目,章的設置主要考慮歷史線索和發展進程,節、目則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特點,體現專題研究的特色和優勢,適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學生學習,也適用於思想政治教育實際工作者閱讀。

作者簡介
王樹蔭,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北京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高等院校教學與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和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理事會理事長,北京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等10多項;出版《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綱(1919—1949)》《新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史綱(1949—2009)》等專著、教材30部(套),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第一章 奠基立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開端
一、傳播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萌芽
二、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思想政治教育發軔
三、發動工人掀起第一次工運高潮
第二節 大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開展
一、黨的三大與首次國共合作教育
二、黃埔軍校的政治教育
三、教育農民投身大革命
四、宣傳黨的四大、五大精神
五、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萌芽
第三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艱辛探索
一、工農紅軍思想政治工作的創立
二、黨的六大和「以農村為中心」的宣傳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為反「圍剿」鬥爭服務
四、長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時局轉換進程中的說服教育工作
六、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形成
第四節 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趨成熟
一、掀起全民族抗日的浪潮
二、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黨的幹部教育
三、黨內教育的偉大創舉——延安整風
四、抗日根據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黨的七大與奪取抗戰勝利
六、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成熟
第五節 解放戰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進取
一、動員全國人民參加解放戰爭
二、人民解放軍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放戰爭時期的黨內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發展
第二章 賡續發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穩步開展
一、新中國成立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針政策、組織機構的確立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執政黨的建設
三、圍繞黨的主要工作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文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黨的八大和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成果
第二節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發展
一、社會主義建設開始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兩種趨向
二、調整時期各行各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
三、20世紀60年代前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整提升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嚴重挫折
第三章 鼎新革故: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節 改革開放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複發展
一、新時期思想解放大潮的興起
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性轉折
三、黨的十二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展開
四、黨的十三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與加強
五、鄧小平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及其重要意義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
一、黨的十四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穩步推進
二、黨的十五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
第三節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發展
一、黨的十六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發展
二、黨的十七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發展
第四章 守正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節 黨的十八大和思想政治教育走進新時代
一、黨的十八大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大力加強意識形態工作
四、全面加強黨和軍隊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節 黨的十九大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一、黨的十九大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列重要文件的頒發
四、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黨的建設
第三節 習近平關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
一、宣傳思想工作事關全局
二、夯實思政工作群眾基礎
三、培養什麼人的戰略構想
四、思政課的作用不可替代
五、築牢黨員思想理論之基
結語 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經驗
一、黨的領導與指導思想與時俱進
二、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良性互動
三、組織機構與隊伍建設協調推進
四、教育對象與內容方法辯證統一
五、服務大局與人的發展同向同行
參考文獻
大事記(1919年5月—2021年7月)

精彩書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開創新時代事業發揮了生命線作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批判地接收中國的與外國的歷史遺產,反對任何唯心主義的或機械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習近平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這些重要結論用在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發生髮展的環境條件上也是適合的。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背景與土壤。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及其經驗教訓,特別是蘇聯布爾什維克黨和紅軍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來源。近代以來,隨著中國大門被打開,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潮逐漸湧入中國,對中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重大影響,很多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從民主主義者轉變而來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展開的。
本書主要研究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產生、發展及規律。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以及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和內在特點,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其性質與內容可以劃分為新民主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本書在考量了傳承關係與創新發展的基礎上,設置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立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賡續發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鼎新革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四個篇章,結語部分論述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經驗。
研究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整體思路、謀篇布局有縱向延展和橫向展開兩個維度,內容可以按照階段史與專題史相結合進行安排。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堅持以下三個基本原則:第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應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論,梳理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豐富內容,側重總結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經驗;第二,以歷史進程為線索,充分運用原始資料,研讀與引用黨的文獻和領袖的著作,以史為據、論從史出,力求做到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可讀可信;第三,按專題設置章、節、目,章的設置主要考慮歷史線索和發展進程,節、目則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特點,體現專題研究的特色和優勢,將研究成果有重點地展開論述,必要時可以前後追溯或延伸,而不是面面俱到、平鋪直敘。限於篇幅規模,有些重要內容無法在正文中展開,但盡量會在引言、結語和大事記中提及或論述。

前言/序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
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
傳統,為中國革命、建設
、改革和開創新時代事業
發揮了生命線作用。中國
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
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
第一章》指出:「中國共產黨
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
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基
礎,批判地接收中國的與
外國的歷史遺產,反對任
何唯心主義的或機械唯物
主義的世界觀。」習近平
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
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強調:「堅持馬克思
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
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
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
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
握時代、引領時代。」這
些重要結論用在黨的思想
政治教育發生髮展的環境
條件上也是適合的。中國
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中國
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產生
的背景與土壤。馬克思主
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
踐及其經驗教訓,特別是
蘇聯布爾什維克黨和紅軍
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中國
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直
接來源。近代以來,隨著
中國大門被打開,西方資
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潮逐漸
湧入中國,對中國人民生
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重大
影響,很多早期的馬克思
主義者也是從民主主義者
轉變而來的。「十月革命
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
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
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正是
在這一大背景下展開的。
本書主要研究黨的思
想政治教育的產生、發展
及規律。根據中國共產黨
的歷史發展、思想政治教
育的本質屬性以及中國共
產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
發展規律和內在特點,中
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
育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
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
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
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
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
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
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
、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
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復興。」為了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
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
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
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
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
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
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
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
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
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
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
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