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同一與差異-從文本出發探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係’ ISBN:978752282119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劉秀萍 頁數:3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4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係」是近年來學術界討論較多的一個話題。本書立足於具體文本,通過考察「巴黎手稿」、《神聖家族》、《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及其手稿」的寫作狀況和內容,對兩人思路上的一致、差異和互補情況作出甄別,進而從總體上對他們在哲學形態的變革、思想體系中的人性蘊涵、政治經濟學「轉向」及深化研究中的複雜關係作出判定。這些探討一方面改變了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存在的過於抽象、宏觀和籠統的做法,另一方面又矯正了西方有的學者過於糾纏細節和個案而出現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形,注重實證,但又不「唯實證論」。這項工作對於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內涵、提升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學術水準具有重要價值。作者簡介 劉秀萍,女,1966年7月生,山西陽泉人,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已經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獨著《現代化進程中的后發展理論》《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合著《發展哲學論綱》《現代化理論與中國現代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自然辯證法綱要》等。在《哲學動態》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目錄 引言 為什麼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係」?第一部分 哲學思維方式的革命性變革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唯物主義? 一 英國唯物主義歷史淵源梳理 二 法國唯物主義歷史進程辨析 三 思辨哲學錯誤地解釋唯物主義史的原因探究 四 馬克思恩格斯建構唯物主義新形態的意旨 第二章 馬克思是怎樣通過黑格爾而實現思想建構的? 一 理解和論證共產主義需要藉助黑格爾哲學 二 黑格爾論述「異化—揚棄」的思路及其得失 三 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汲取和超越 第三章 青年黑格爾派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是在什麼地方「失足」的? 一 青年黑格爾派批判哲學的特點:從一個要素出發 二 片面「推進」和「發展」黑格爾哲學的後果 三 青年黑格爾派批判哲學的思維邏輯再審視 四 另外的啟迪: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哲學的得與失 第四章 馬克思對「思辨哲學」的結構性解析 一 思辨哲學家對「絕對的秘密」的結構設計 二 「絕對的秘密」怎樣走向凡間? 三 思辨哲學構造秘密的運思邏輯 四 思辨的構想圖:「普遍世界秩序」與「真正統一的整體」 第五章 恩格斯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與「新唯物主義」建構 一 由感性事實透視工人的貧困 二 從物質利益出發解決「英國的迫切問題」 三 哲學系的問題並不是「哲學」問題 四 恩格斯與「新唯物主義」建構 第六章 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觀」的視界與意義 一 馬克思與《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寫作 二 馬克思原始手稿與恩格斯的校訂對照 三 源自不同稿本的「新世界觀」辨析 第七章 兩種形態的唯物主義之間的差別與分野 一 「通行本」中的標題問題與兩種形態的唯物主義的混同 二 感性世界·人·歷史·自然:兩種唯物主義理解上的差別 三 唯物主義怎樣才能透視清楚唯心主義? 第二部分 思想體系中的人性意蘊 第一章 「猶太人問題」與猶太人的解放 一 「猶太人問題」的世俗基礎與「現實的個人」 二 「猶太人問題」「真正的」和「普遍的」意義 三 猶太人解放的現實內容:國家、社會、法、世界、民族 第二章 人的異化的普遍化:從勞動異化論到社會關係異化論 一 現代社會各階層的收入形式映現出的生存境遇 二 勞動異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及其實質 三 勞動異化導致的普遍的社會關係異化 第三章 活在「秘密」中的「巴黎」人 一 「批判的史詩」之「美學的小引」 二 罪犯世界的秘密——「製造」「秘密」的秘密 三 上流社會的秘密——「秘密」的轉移 第四章 「宗教的秘密」與人的「救贖」 一 充滿人性的「雛菊」瑪麗花 二 「救世主」的「救贖」之道 三 瑪麗花最終被救贖了嗎? 四 瑪麗花命運的「觀念」解讀 第五章 法國大革命與馬克思對人的解放道路的探尋 一 法國大革命及其世界歷史意義 二 政治革命與人的解放:短期意旨與長遠目標 三 時代印記、活動方式與民族特徵 四 革命進程中的人物更迭、曲折演變及其原因探究 第六章 從資本經營活動中引發的對工人階級命運的思考 一 長期關注和思考工人狀況的產物 二 工人階級命運的歷史透視 三 卓越的理論貢獻和重要的實踐價值 第七章 社會主義各種「非科學」形態的「人性」基礎及思路批判 一 封建的「僧侶式的」社會主義 二 小資產階級「浪漫的」社會主義 三 德國的「哲學幻想」的社會主義 四 資產階級「改良的」社會主義 五 空想的「體系化」的社會主義 六 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構想 第三部分 政治經濟學的「轉向」及深化研究 第一章 恩格斯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轉向」中的作用 一 恩格斯早期對資本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二 恩格斯為馬克思解決「苦惱的疑問」提供了方向性啟示 三 恩格斯為馬克思最初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擴展了視野 第二章 恩格斯對資本社會結構和工人階級狀況的透析 一 工人作為「階級」的產生及其世界歷史意義 二 資本社會中工人階級的「異化」處境 三 在鬥爭中成長的工人階級 四 對資本社會和工人階級未來的持續思考 第三章 恩格斯論貿易政策與工人階級的鬥爭策略 一 廢除穀物法 二 實行十小時工作日 第四章 馬克思對私有財產關係本質的探究 一 私有財產的起源及普遍本質 二 私有財產關係的三種表現形式 三 私有財產關係發展的社會後果 第五章 財產關係:現代社會的「斯芬克斯之謎」 一 蒲魯東在財產關係問題上的突破及其局限性 二 思辨哲學在財產關係問題上何以毫無貢獻? 三 馬克思探究財產關係及其相關問題的思路及其意義 第六章 資本社會的形成、邏輯與後果 一 西歐社會歷史的變革與資本的生成 二 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