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現代兒童詩歌的審美流變 ISBN:9787503974540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張國龍 江雪 叢書名: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系研究叢書 頁數:4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9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兒童詩歌作為現代白話詩之一種,包含「兒歌」和「兒童詩」兩種品類。其多以童年思維的顛覆性,創生出別具一格的詩意。秉持真、善、美、趣,彰顯童年經驗的審美品格。此種童年審美旨趣,源自五四時期「人的發現」——尤其是兒童主體生命價值的發現,並構成了或隱或顯的童心審美價值。然而,隨著時局的變動和文學觀念的變遷,現代兒童詩歌不斷偏離五四時期形成的童心審美傳統,演變為追求道德教育的實用性、傳遞時代精神的工具性、苦難呼號中的怨悱與諷刺之氣等多種審美取向。此外,探索歌唱的審美藝術形式、追求現實之美的藝術技巧和讚賞關真童心的浪漫風格等,亦構成了中國現代兒童詩歌審美流變的多元景觀。作者簡介 張國龍,生於1972年,四川人,文學博士,中國作協會員。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兒童文學和中國當代散文研究。出版有論著《成長小說概論》《審美視闊中的成長書寫》,散文集《荒草與陽光》《麻雀為鄰》《背包為家》,長篇小說《梧桐街上的梅子》《許願樹巷的葉子》《銀杏路上的白果》《老林深處的鐵橋》《紅丘陵上的李花》《離開是為了回來》《水邊的夏天》《風中的少年》《星光與月光》《甜酸的季節》《頭長反毛的小丫》等20餘部。主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春文學」與青少年亞文化研究》等,已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有散文集《真情》等數十部。曾獲中國圖書獎、冰心圖書獎等,曾被評為中國最受讀者喜愛的十大兒童文學作家。目錄 緒論 兒童詩歌為何?何為?第一節 兒童詩歌的審美尺度 第二節 兒童詩歌類型辨正 一、兒歌 二、兒童詩 第三節 兒童詩歌的審美特徵思辨 一、顛覆性:童年思維的審美創造 二、真、善、美、趣:兒童詩歌的審美底色限的最國「理兒 三、童心觀照下的陌生化表達 第一章 「兒童本位」對兒童詩歌審美觀念的衝擊 第一節 「兒童本位」與兒童詩歌的現代生成 一、「兒童本位」論與「兒童本位」審美觀 二、「擬兒歌」:作為一種新詩可能性的現代兒童詩歌 三、兒童接受:兒童詩歌文體的共識 第二節 基於「兒童本位」的內宇宙探索與童心浪漫風格 一、「兒童本位」觀下童趣的真情與想象 二、「兒童本位」觀下自然物趣的奇妙體驗 三、樂觀浪漫的童心崇拜風格 第二章 「兒童本位」觀偏移與兒童詩歌多元旨趣的交織 第一節 童心表現的兩極化:清新的審美旨趣與庸俗化的趨勢 一、表現物趣,活潑而快樂 二、「偽童心」與低級趣味 第二節 教育旨歸與兒童詩審美的實用價值傾向 第三節 兒童詩歌的革命話語與求真、寫實的精神追求 一、愛國奮進與苦難表現中的求真、寫實 二、昂揚的革命鬥爭精神和蓬勃生長的力量 三、「紅色兒歌」的通俗明快 第四節 兒童詩歌注重「唱」的形式之美 一、注重「唱」的形式與兒童詩歌文體互涉 二、兒童詩歌中「唱」的遊戲愉悅感 三、歌唱中的記憶、力量與兒童詩歌的民間轉向 第三章 「救亡」中的「現實之美」與童心想象 第一節 抗日之聲與兒童的社會生活 一、控訴和反抗,在戰爭創傷中構建民族意識 二、兒童在抗日救亡的公共生活中發揮能動性 三、兒童的未來生長性與公共生活的新氣象交織,構成前進的節奏 四、強烈的政治熱情蘊藉于生活之中,情緒單純,愛憎分明 第二節 現實之美:兒童敘事詩的審美追求 一、「現實之美」的表現 二、追求「現實之美」的根源 第三節 別具一格的童心想象 一、童心與美的世界:戰時郭風的童話詩創作 二、從蒲風到郭風:一條隱匿的童心想象線索 三、傳統的延續與新感覺的捕捉 第四章 餘論:新與舊之間——轉折時期的現實之聲 第一節 歌頌新生活:憧憬與熱切的希望 第二節 苦難現實中的譏諷與怨憤 一、棄兒之歌:流浪兒童的控訴 二、兒童諷刺詩歌:譏誚與不平之氣 第三節 轉折時期童心審美的延續與新變 一、童話詩中兩種想象的審美 二、回歸兒童生活的童心探索 第四節 物的審視與道德審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