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 ISBN:9787303289127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李振宏 劉克輝 頁數:5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9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包括三編:史學本體論、歷史認識論、史學方法論,具體內容有:歷史是什麼、歷史科學的特性和任務、歷史科學內部的學科結構、歷史科學與一般社會科學、歷史學發展的基本規律、歷史科學的功能與作用、歷史學家的主體意識、歷史認識中的客體範疇、史學研究中的歷史事實、歷史認識的一般形式、歷史再認識及其推動因素、史學研究中的歷史主義原則、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與方法、階級分析方法、歷史學的學術規範等等。從而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史學理論體系。目錄 緒論上編 史學本體論 第一章 歷史是什麼 一、關於歷史定義的討論 二、人類歷史運動中的偶然與必然 三、關於歷史規律性的答辯 第二章 歷史學的特性和任務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歷史科學」的三種用法 二、歷史學區別於哲學的特性 三、歷史學區別於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特性 第三章 歷史學內部的學科結構 一、歷史學系統的分類標準 二、以客觀歷史為對象的諸學科 三、以歷史學本身為對象的諸學科 四、以歷史資料為對象的諸學科 五、歷史學科內部諸學科間的相互關係 第四章 歷史學與一般人文杜會科學 一、政治經濟學 二、文學 三、考古學 四、歷史地理學 五、 目錄 學第五章 歷史學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時代發展推動歷史學的進步 二、歷史觀變革推動史學的發展和繁榮 三、個人修史創造傳世名作 第六章 歷史學的功能與作用 一、歷史學是社會活動的嚮導 二、歷史研究是人類認識自身的根本途徑 三、歷史知識是人們必需的文化素質 四、增強現實性品格,實現社會功能 中編 歷史認識論 第七章 歷史學家的主體意識 一、主體意識結構 二、主體意識在歷史認識中的滲透 三、歷史學家主體意識的社會性 四、增強歷史認識中的主體意識 第八章 歷史認識中的客體範疇 一、歷史客體與歷史存在 二、歷史認識客體的二重性 三、歷史客休屬性及其對主體的影響 四、史料客體及其對主體的局限 第九章 史學研究中的歷史事實 一、兩種意義上的歷史事實 二、從歷史存在事實到歷史認識事實 三、歷史認識事實的基本性質 四、如何確立一個歷史認識事實 第十章 歷史認識的一般形式 一、考實性認識 二、抽象性認識 三、價值性認識 四、各種認識形式間的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 歷史再認識及其推動因素 一、歷史再認識是史學發展的基本形式 二、歷史再認識的歷史根據 三、歷史再認識的推動因素 第十二章 歷史認識的檢驗 一、歷史認識的可檢驗性 二、歷史認識檢驗的標準問題 三、歷史認識檢驗的基本形式 下編 史學方法論 第十三章 唯物史觀與史學方法論建設 一、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及其完善 二、「像馬克思那樣去思考問題」 三、唯物主義歷史觀為歷史科學提供的方法論原則 第十四章 史學研究中的歷史主義原則 一、馬克思以前的歷史主義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的理論特徵 四、歷史主義原則對史學研究的基本要求 第十五章 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一、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二、歷史人物評價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評價中提出的幾個方法論問題 第十六章 階級分析方法 一、階級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 二、階級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三、遵循歷史主義原則,具體分析階級和階級鬥爭問題 第十七章 文化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一、文化史研究興起的原因 二、文化史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三、不同的文化傳統及其價值判斷 四、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 五、正確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第十八章 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一、社會史研究興起的原因 二、社會史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三、社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社會史研究所帶來的史學變革 五、社會史研究存在的問題 第十九章 史學評論的理論與方法 一、史學評論的性質和作用 二、史學評論的一般角度 三、史學評論的價值標準 四、史學評論對史學家素養的要求 五、史學批評要成為真正的批評 第二十章 歷史比較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一、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 二、歷史比較研究及其功能和作用 三、歷史比較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四、歷史比較方法的局限性 第二十一章 計量史學的理論與方法 一、計量史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計量史學的一般程序 三、計量史學的基本方法 四、計量史學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 心理史學的理論與方法 一、心理史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心理史學的原則與方法 三、心理史學的作用及局限 第二十三章 歷史假設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一、對歷史進行假設的本體論根據 二、歷史假設的方法論意義 三、歷史假設的類型與一般方法 四、歷史假設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二十四章 歷史學的學術規範 一、研究規範:史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寫作規範:史學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三、道德規範:歷史學家的學術操守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