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建設新動能-數據要素與數字經濟 陳文 97875115791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日報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中國建設新動能-數據要素與數字經濟
ISBN:9787511579140
出版社:人民日報
著編譯者:陳文
頁數:2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6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學界專家大力推薦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傾情作序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周銘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曾燕聯袂推薦
深入回答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關鍵問題
什麼是數據要素?
如何交易數據?
如何實現數據確權?
如何完善數據的定價機制?
如何確保數據安全,做好數據監管?
什麼是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的「有為政府」?
理論闡述+案例分析+雙色排版,閱讀更輕鬆
全面梳理了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背景與現狀,以及數字經濟的發展脈絡,深入淺出的學理分析搭配生動的案例,在輕鬆的閱讀體驗中,了解數據要素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學界研究可參考,日常休閑可閱讀
兼具學理性和大眾性,適合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管理領域的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的從業人員在工作學習中作為參考讀物,也適合關注數據要素、數字中國建設的廣大讀者 在日常休閑時作為知識增量型手邊讀物。

內容簡介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數據要素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動能,其市場體系的培育十分重要。
《數字中國建設新動能:數據要素與數字經濟》梳理了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背景與現狀,以及數字經濟的發展脈絡,主要內容包括正確認識數據與數據要素,國內外數據要素交易實踐發展,數據確權、數據定價和數據治理面臨的難題,數據資產管理運營和生態體系構建,數字政府建設,以及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等,以期為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管理領域的政府工作人員,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的從業人員,以及關注數字中國建設的廣大讀者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陳?文
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金融學博士,主持並參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經濟研究》、《自然》(Nature)子刊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論文被收錄為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出版過《從喧囂到理性:網際網路金融全面風險管理手冊》等書籍,以及《普惠金融改變世界》等譯著。
杜曉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高級經濟師,主要從事金融科技、金融政策等研究,已出版《「智能+金融」政策與實踐》等書籍。

精彩書評
數據是數字經濟中的關鍵要素,也是未來大國經濟競爭和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過程中,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承擔了時代重任。本書的出版正當其時,有助於我們理解數字中國建設時代背景下的新型經濟增長模式。
——劉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要求,是推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本書對國家數據管理體系構建作出前瞻性探索,為如何在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中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給出答案。
——周銘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
數據要素流通有兩個關鍵的環節——確權與定價,這也是學界和業界廣泛討論的話題。本書深入闡釋相關理論,並充分結合實踐,探索確權和定價的方式和模型,既有前瞻性又符合我國國情,為數據要素流通提供思路,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
——歐陽日輝?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加快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是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本書極富啟發性地探討了數據所有權與使用權、數據定價模式等數據要素市場培育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為數據要素市場運作過程中建立優良的運行模式和機制,推動數字經濟繁榮發展貢獻了學術力量。
——曾燕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

目錄

前言/序言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數據要素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動能,其市場體系的培育具有重大意義。在早期發展階段,數據交易市場存在諸多亂象,數字中國建設曾為此遭受許多不利影響。加快建立數據市場的規則和制度,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有助於讓數據要素紅利惠及真心實意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與普通民眾,進而推動數字中國建設。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与分配。此後,我國開展了針對數據交易市場的全面整頓,系統性地建立並完善了數據要素交易規則及配套基礎設施,推動我國數據要素市場邁入規範發展的新階段,有力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描繪了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字基礎設施高效聯通,數據資源規模和質量加快提升,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大幅增強,政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數字文化建設躍上新台階,數字社會精準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數字技術創新實現重大突破,應用創新全球領先,數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數字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打開新局面。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數字中國建設體系化布局更加科學完備,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數字化發展更加協調充分,有力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在頂層設計方面保障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在政策實施與市場實踐中,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國民經濟生產價值的賦能效應,需要推動破除數字要素市場培育和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潛在障礙。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當下,數據要素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為生產要素,新一代數字技術是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帶動力最強的科技領域,數字化轉型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本書認為,政策制定與市場運行需要圍繞三個重大議題作進一步努力。
第一,切實推進政務數據和私人部門數據的開放共享。當下,高價值數據相對集中於政府部門和包括網際網路行業在內的產業部門。由於數據使用方面「1+1>2」的效果,數據的開放共享成為經濟理性下的必然選擇。但是,無論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政府各個部門之間,還是不同實體產業之間,以及產業內部不同企業之間,都沒有很好地做到數據共享。構建一個健全的數據要素市場,需要進一步推動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的數據合規共享和使用,而不是僅停留在目前較為常見但很難有效發揮數據整合價值的初步對接。
第二,構建數據要素治理體系。在推動數據要素合規流轉的過程中,數據尤其是個人數據的歸屬權問題十分突出。各種層出不窮的App都聲稱是經由個人授權后採集個人數據的,但數據的歸屬權究竟應當屬於數據產生源的個人,還是屬於搜集數據的運營方,法律上並沒有明確的界定。確權模糊不清導致數據的濫用,這對於個人隱私普遍造成過度侵犯。但是數據的清晰產權界定又很難實現,抑或是界定的成本遠高於其收益,這就需要通過建設數據收益權的補償機制以推動數據使用權的讓渡,從而實現相應的數據要素治理體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