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封錫盛院士科技活動生涯 ISBN:9787030708083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頁數:4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1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封錫盛研究員從事科技活動近60年的真實寫照。本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收錄他關於水下機器人科技事業發展的工作報告、全國政協提案、媒體報道(選編);第二部分收錄他和他的學生、同事發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的論文(選編);第三部分收錄他的同事、學生撰寫的文章(選編),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他獻身、求實、協作、創新的科學精神;第四部分是封院士自述;附錄為人才培養和研究成果目錄 。 本書基本反映了我國水下機器人的發展和科技水平。本書的出版對我國今後水下機器人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 本書可供從事水下機器人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員、教師及研究生閱讀。目錄 序言出版說明 第一部分 工作報告、全國政協提案、媒體報道(選編) 一、工作報告(選編) 海洋機器人科技回顧及展望 二、全國政協提案(選編) 關於加大力度鼓勵從事應用研究的科研人員「下海」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議 關於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支撐的建議 關於加強在職科研人員知識更新工作的幾點建議的提案 關於對學術浮躁現象進行綜合治理的提案 關於讓中小學生儘快從應試教育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提案 關於建議大中小學開設心理課的提案 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提案 關於建議用立法形式強制中小學生參加勞動的提案 關於建議中、高考增加體育考試的提案 關於加快扶持遼寧裝備製造等產業發展的提案 關於請求國家支持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提案 三、媒體報道(選編) 封錫盛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海人」團隊文化的五項「基因」 封錫盛院士:未來機器人也許就是「人」 機器人像「人」待何時? 封錫盛:機器人與無人系統是我國關注的焦點 水下機器人專家——封錫盛 封錫盛:辦公室里的海洋 封錫盛院士:建議對科研進程實行分級管理 New Robotic Vessel Extends Deep-Ocean Exploration 第二部分 學術論文(選編) 下一代海洋機器人——寫在人類創造下潛深度世界紀錄10916米50周年之際 機器人不是人,是機器,但須當人看 機器人,時代進步的重要推手 深海明珠——海洋機器人歷史沿革認識與思考 自治水下機器人研究開發的現狀和趨勢 從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到自治水下機器人 多UUV協作系統的研究現狀與發展 海洋機器人30年 一種新型自治水下機器人 一種先進的輕型水下機器人——金魚Ⅲ號 「探索者」號自治式無纜水下機器人控制軟體體繫結構 「CR-01」6000m自治水下機器人在太平洋錳結核調查中的應用 深海自主水下機器人發展及其在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介紹三種感應同步器角度編碼方法 基於超短基線/多普勒的水下機器人位置估計 一種海底地形和海流虛擬生成方法 基於區域網的多水下機器人模擬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於數字海圖的自主水下機器人路徑規劃研究 深水機器人低成本導航系統的位置估計方法研究 三維動態混合網格在AUV發射過程中的應用 基於多辨識模型優化切換的USV系統航向動態反饋控制 AUV 純方位目標跟蹤軌跡優化方法 基於卡爾曼濾波預測的無偏量測轉換方法 一種基於高斯過程回歸的AUV 自適應採樣方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Underwater Robot in China Underwater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HR- Local Autoencoding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a Hidden Potts-Markov Random Field Hydrodynamic Modeling with Grey-Box Method of a Foil-Like Underwater Vehicle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Area Search of Multiple Underwater Robots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Initial Target Information A Research on the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Homing with Unknown Varying Measurement Error Scan Registration for Underwater Mechanical Scanning Imaging Sonar Using Symmetrical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Learning Joint Space-Time-Frequency Features for EEG Decoding on Small Labeled Data 第三部分 同事、學生眼中的「封老」(選編) 于海斌:敬賀封錫盛院士八十壽辰 李碩:在封老師悉心教誨下成長 張艾群:「封老」 林揚:我的從業老師 李智剛:謙遜隨和,良師益友——記封錫盛院士二三事 李一平:一點回憶 劉子俊:「封老」與我們拍「全家福」 路遙:給封院士做學生——回憶研究生時的幸福時光 邢志偉:賀恩師封錫盛院士八十壽辰 劉開周:科學家精神的楷模,終身學習的榜樣 徐紅麗:謹記老師的教誨,做好水下機器人研究 吳利紅:閃耀的燈塔 許真珍:我的導師 冀大雄:跟封錫盛導師做科研——作于封錫盛院士八十大壽之際 林昌龍:我的「神仙」導師 康小東:少年未老,陽光正好——獻給我的博士生導師封錫盛院士八十大壽 周煥銀:讀博期間二三事——致我敬愛的博士生導師封錫盛院士 李為:一個和藹可親的引路人 閻述學:詮釋科學家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宋三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劉鑫宇:封老師的「謎之年齡」 第四部分 科教求索路,創新譜新篇 一路走來——封錫盛自述 附錄1 封錫盛培養的研究生統計表 附錄2 封錫盛與合作者編譯出版的論著及獲獎成果 目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