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再出發-《資本論》基本文獻考辨及研究方式轉換 聶錦芳 97872011944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人民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返本再出發-《資本論》基本文獻考辨及研究方式轉換
ISBN:9787201194448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聶錦芳
頁數:3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2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世界學術研究的前沿領域,從當代社會發展的總體態勢出發,依據最權威的版本資料,悉心梳理了《資本論》複雜的文獻構成,結構變化和寫作歷程,深刻分析了《資本論》發表以來所引發的爭論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困境。指出在新的時代境遇下要推進《資本論》研究,必鬚根據權威而完整的原始文獻展開細緻的內容解讀,進而把握馬克思深刻而複雜的資本理論及其論證邏輯;在總結以往研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實現研究思路和方式的轉換;在全球化視野中,重新認識資本的本質、功能及效應,以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當代發展。

作者簡介

聶錦芳,男,1966年8月生於山西壽陽。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文本、文獻學和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其研究路向新穎而獨到,近年來發表的大量關於馬克思文本、文獻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反響。他從文本、文獻的角度對馬克思思想重新進行的梳理、闡釋和評論,有助於矯正長期以來形成的誤讀和曲解,提升了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學術水準,是這一領域「文本研究學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哲學原論——經典哲學觀的現代闡釋》(1998)、《哲學形態的當代探索》(2002)、《超越「后發展」困境》(合著,2002)、《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合著,2003)、《清理與超越——重讀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礎與方法》(2005)、《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合編,2012)、《批判與建構:〈德意志意識形態〉文本學研究》(2012)、《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主編,2013)等;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

目錄

引言 走進《資本論》的世界
一、〈資本論》再研究:文獻、思想與當代性
(一)《資本論》著述原貌的文獻學還原
(二)《資本論》研究的「當代」視角省思
(三)《資本論》思想的「文本學解讀」
(四)《資本論》思想的總體觀照和當代意義闡釋
二、〈資本論》的「版本學」研究及其意義——《 (一)《資本論》的創作歷程和結構演變
(二)《資本論》的主要版本及其

目錄

對照
(三)《資本論》的「敘述方法」與「版本學」研究的意義
三、究竟什麼是《資本論》的「敘述方法」?——基於創作史、傳播史的考察
(一)結構(Konstruktion)
(二)術語(Terminologie)
(三)引證(Anfthrung)
(四)表述(Erzihlung)
(五)修訂(Anderm)
(六)翻譯(Ubersetzung)
(七)辯駁(Widerlegung)
(八)理解(Verstehen)
四、理論史對於理論而言意味著什麼?——從《剩餘價值學說史》的寫作看馬克思對史論關係的處理
(一)將理論史與理論緊密結合起來的典範
(二)理論史的梳理為理論建構廓清了思想前提
(三)理論問題統攝理論史的方向、線索和邏輯
(四)馬克思的敘述方式所蘊含的「歷史闡釋學」價值
五、馬克思回應對《資本論》的「學術性指控」
(一)《資本論》中應用的究竟是什麼方法?
(二)「增添」、杜撰還是「如實」引用?
(三)一場持續了20年之久的鬧劇的結束
六、馬克思為什麼沒有完成《資本論》的定稿工作?——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
(一)圍繞《資本論》而展開的工作
(二)西歐工人運動的參与及波折
(三)資本主義「史前史」的求解
(四)對俄國社會未來走向的設想
(五)「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警示
七、馬克思的「突圍」——重思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思想圖景和演變脈絡的理解
(一)「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演變與功過剛
(二)「庸俗經濟學」(Vulgarikonomie)何以是「庸俗化」(Vulgarisierung)的?
(三)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的理論困境
(四)為什麼要重新理解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之間的關係?
八、「政治算術」範式與資本社會的「內部聯繫」——重新理解威廉·配第的經濟思想及其對馬克思的影響
(一)「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及其財富思想
(二)「政治算術」的提出、運用及其意義西
(三)資本社會經濟要素的「內部聯繫」及其結構
(四)馬克思對配第經濟思想的研究、吸收及重大推進
九、恩格斯的資本批判及其當代價值
(一)親身感受資本時代的「疾苦和病症」
(二)清理資本制度形成的歷史環節和現實效應
(三)完成對資本邏輯和結構的體系化建構
(四)探索超越資本的依靠力量和實踐方式
(五)恩格斯資本批判的當代價值
十、《資本論>哲學思想研究的學術史清理
(一)戰友和學生的闡釋和宜傳
(二)政治領袖的理解和推動
(三)《資本論》研究的「蘇聯模式」
(四)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嫁接」和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發現」
(五)「馬克思學」的歸旨和MEGA版的編纂原則
(六)國內《資本論》研究狀況反思
十一、芻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方式的轉換——從《資本論》的「郭、王譯本」及當代研究談起
(一)回到古典經濟學的思路
(二)從完整、權威的文獻出發
(三)全面認識資本的功能及其效應
(四)在全球視野中探究政治經濟學的當代發展
十二、遭逢危機之際向馬克思請益——重讀《資本論》第一卷《序言》和《跋》
(一)注目于「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並且正在實現的趨勢」
(二)清理和辨析古典經濟學所提供的思路、體系和方案並「突圍」出來
(三)貫徹「不崇拜任何東西」、本質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辯證法
(四)「在這樣的時刻,應當傾聽這樣一個人的聲音」
十三、切實提升《資本論》研究的學術水準——方法論和突破口省思
(一)「凡是吵吵鬧鬧的地方,就沒有真正的學問」
(二)「版本學」:深化《資本論》研究的基礎性工作
(三)「四史」教育中也應提及這樣的人!
(四)質疑哲學史研究要向「時代問題的焦點」「靠攏」
(五)政治經濟學研究拓展和深化的突破口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