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與玉米-國家建構下的蒙古族鄉村社會變遷 王豔雪 978720118802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人民
NT$1,1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牛與玉米-國家建構下的蒙古族鄉村社會變遷
ISBN:9787201188027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王豔雪
頁數:2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3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社會變遷的學術專著,收入「雲南民族大學社會學學術文庫」。該文庫是2020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地方建設項目——雲南民族大學社會學博士點建設項目的子項目。 牛是蒙古族傳統畜牧業的牲畜,玉米則原產於美洲,在國家的推動下二者在內蒙古一個半農半牧村落——白村相遇。本書以國家建構作為分析框架,通過考察白村近百年的社會變遷史,尤其是以牛與玉米的變化為主的生計變遷和農牧關係的變遷,分析了國家于不同歷史時期在民族地區鄉村治理中對地方社會文化空間的建構及其機制。

作者簡介

包智明,貴州民族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學、雲南民族大學等。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民族研究》《社會發展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文集發表了中英日文論文七十余篇,出版了《比較社會學》《環境社會學》《環境公正與綠色發展》等著作二十部。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社會學、民族社會學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衝突與解放:領土空間的建構(1947年前)
第一節 牛——遊牧之畜
第二節 玉米——舶來之物
第三節 半農半牧生計方式形成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改革與改造:觀念空間的建構(1947-1957年)
第一節 土地政策與農牧關係
第二節 玉米與牛的改造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計劃與控制:集體空間的建構(1958-1977年)
第一節 體制控制
第二節 鐵杆莊稼
第三節 「各司其職」的牛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改革與開放:市場空間的建構(1978-2004年)
第一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節 作為主糧的玉米
第三節 作為副業的牛業
第四節 基層治理之困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給予與投資:日常生活空間的建構(2005年至今)
第一節 國家「禮物」與玉米「海洋」
第二節 國家「禮物」與牛的世界
第三節 日常生活的變化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思考
第一節 牛與玉米:國家建構的資源
第二節 給予與「禮物」:一種治理術
第三節 反思與展望:國家推動的鄉村建設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