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本.話語與媒介-國際傳播的新思考 ISBN:9787522315973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 著編譯者:李冰 頁數:2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56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國際傳播出現了很多新變化,包括對於社交媒體的更廣泛的運用,國際傳播手段的更加多元等,本書通過對代表性案例的深入解讀,對於中國國際傳播在新時代面臨的挑戰進行研究。這些案例中既包括採用文本挖掘方法對微博、twitter、youtube等平台的相關數據進行深入解讀,也包括對海外媒體報道下的北京冬奧會、扶貧、洞朗事件等進行個案分析。本書試圖通過對中國國際傳播面臨的新問題的研究,去思考新時代如何才能真正的擴大中國模式在世界舞台的話語權,如何才能賦予中國道路以及中國文化更廣泛的國際影響力。作者簡介 李冰,傳播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傳播學系主任,副教授,碩導;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有多年媒體從業經驗。 研究領域聚焦大數據與社會化媒體、跨文化與國際傳播等。近年來在《光明日報》及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項目3項,橫向項目多項。參与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指導學生論文曾2次獲得北京市優秀畢業論文,曾先後獲得北京交通大學「智瑾獎教金優秀青年教師」「三育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等稱號。目錄 1 大型體育賽事的媒介呈現與國家形象研究1 1 引言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文獻綜述 1 1 3 理論基礎 1 1 4 研究問題和方法 1 2 研究設計 1 2 1 數據收集方案 1 2 2 數據分析方案 1 2 3 報道量分析 1 2 4 高頻詞分析 1 3 前冬奧時代報道框架分析 1 3 1 第一階段:體育賽事框架為主導 1 3 2 第二階段:議題呈現多元化趨勢 1 3 3 第三階段:報道視角更多元,平民話語和專家話語交織 1 3 4 第四階段:關注國際關係及個人故事層面 1 3 5 前冬奧時代報道框架總結 1 4 后冬奧時代報道框架分析 1 4 1 第五階段:政治議題的相關報道更深入 1 4 2 第六階段:國際關係層面的議題更多元 1 4 3 海外媒體報道情感傾向歷時性分析 1 4 4 后冬奧時代報道框架總結 1 5 總結與反思 1 5 1 海外媒體報道總體框架 1 5 2 海外媒體報道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及自塑策略 2 基於TripAdvisor的旅遊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2 1 引言 2 1 1 研究背景 2 1 2 文獻綜述 2 1 3 關鍵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 1 4 研究問題和方法 2 2 研究設計 2 2 1 研究樣本 2 2 2 研究路徑 2 3 旅遊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內容呈現 2 3 1 論壇討論詞頻和主題呈現 2 3 2 五大主題成熱議重點 2 4 旅遊目的地形象的情感呈現 2 4 1 住宿(Hotels) 2 4 2 遊玩(Thingstodo) 2 4 3 飲食(Restaurants) 2 5 總結與反思 2 5 1 感知質量:提升旅遊產品組合的品質和質量 2 5 2 情感反應:增強海外旅遊者的「幸福感」和「新奇感」 3 短視頻國際傳播的編碼與解碼研究 3 1 引言 3 1 1 研究背景 3 1 2 文獻綜述 3 1 3 關鍵概念與理論基礎 3 1 4 研究問題 3 2 研究設計 3 2 1 研究對象 3 2 2 研究步驟 3 3 YouTube平台CGTN熱門視頻編碼分析 3 3 1 熱門視頻主題概覽 3 3 2 熱門視頻的編碼解讀 3 4 YouTube平台CGTN熱門視頻的用戶評論解碼多予析 3 4 1 研究樣本介紹與文本挖掘結果呈現 3 4 2 研究文本挖掘結果呈現 3 4 3 受眾解碼闡釋 3 5 總結與反思 3 5 1 YouTube平台受眾解碼特點 3 5 2 CGTN國際傳播策略 4 主流媒體短視頻新聞的內容生產特徵研究 4 1 引言 4 1 1 文獻綜述 4 1 2 關鍵概念和理論基礎 4 1 3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4 2 研究設計 4 2 1 數據收集方案 4 2 2 數據分析方案 4 3 短視頻新聞的內容生產特徵研究 4 3 1 短視頻新聞的發布情況 4 3 2 短視頻新聞的素材來源 4 3 3 短視頻新聞的標題文本 4 3 4 短視頻新聞的報道內容 4 3 5 短視頻新聞的視聽語言 4 4 短視頻新聞內容生產特徵的回歸分析 4 4 1 視頻標題對用戶互動的影響 4 4 2 報道內容對用戶互動的影響 4 4 3 素材來源對用戶互動的影響 4 4 4 源媒體特徵的延續與制約 4 5 總結與反思 4 5 1 結合平台優勢,進行針對性傳播 4 5 2 發揮自身優勢,堅持內容為王 4 5 3 打破源媒體特徵的桎梏 4 5 4 進行PuGc模式改革,不斷細化內容生產標準 4 5 5 警惕傳統媒體入駐短視頻平台的常見誤區 5 Twitter平台上的中國報道研究 5 1 引言 5 1 1 研究背景 5 1 2 文獻綜述 5 1 3 理論基礎 5 1 4 研究問題、研究方法與樣本選取 5 1 5 研究意義 5 2 @RT—com推文數據分析結果 5 2 1 兩會期間關於中國報道的頻數統計 5 2 2 語料庫詞頻及詞對呈現 5 2 3 關於中國報道的語義網路闡釋 5 3 結論與討論 6 博弈與想象:新聞反轉中的國際話語權研究 6 1 引言 6 1 1 研究背景 6 1 2 文獻綜述 6 1 3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6 1 4 研究關鍵概念與理論基礎 6 2 研究設計 6 2 1 研究對象 6 2 2 研究工具 6 3 「英國貨車案」的話語權博弈 6 3 1 議程設置 6 3 2 文本敘事 6 3 3 移情勸服 6 4 話語實踐分析 6 4 1力量分析:話語的社會效用 6 4 2 互文性分析:話語的支撐與建構 6 4 3 連貫性分析:話語的系統呈現 6 5 社會實踐分析 6 5 1 大國博弈:話語與意識形態 6 5 2 權力爭奪:建構與動態演化 6 5 3 刻板想象:歷史與話語變遷 6 6 結論與反思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