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環境分析技術-第3版 陳玲 王穎 978703076725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1,15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現代環境分析技術-第3版
ISBN:9787030767257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陳玲 王穎
頁數:4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08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先進的環境分析技術對認識環境問題、篩查新污染物、揭示環境規律和環境數據庫建設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現代環境分析技術(第三版)》共分十二章,突出當今環境分析需求的特點,注重將先進方法的理論與應用相結合,除第1章 外各章 結合知識點設計了”思考與習題”,對讀者深入學習有啟發意義。

精彩書評
科學出版社”十四五”規劃教材,本科生教材。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1
第2章 元素含量及形態分析6
2 1元素分析概述6
2 1 1元素分析的目的和意義6
2 1 2環境領域中元素分析的內容6
2 1 3常用的金屬元素分析技術及比較7
2 2原子光譜技術10
2 2 1原子吸收光譜法10
2 2 2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18
2 2 3原子熒光光譜法25
2 3原子質譜技術28
2 3 1ICP-MS原理及儀器基本結構29
2 3 2ICP-MS的干擾及其消除方法32
2 3 3ICP-MS的分析功能35
2 4元素形態分析36
2 4 1形態分析的意義與特點36
2 4 2金屬元素的五態提取法37
2 4 3砷元素的化學形態及其分析方法38
2 4 4汞元素的化學形態及其分析方法40
2 4 5鉻元素的化學形態及其分析方法42
思考與習題43
第3章 分子光譜分析45
3 1熒光光譜分析45
3 1 1熒光分析基本理論45
3 1 2熒光分析法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52
3 2紅外吸收光譜分析63
3 2 1紅外吸收原理63
3 2 2紅外光譜儀71
3 2 3樣品的製備75
3 2 4紅外法定性定量分析76
3 2 5紅外光譜技術在環境領域的應用81
思考與習題85
第4章 氣相色譜分析86
4 1氣相色譜基本理論87
4 1 1氣相色譜儀和色譜分類87
4 1 2色譜分離過程和色譜參數88
4 2色譜分析的兩個基本理論90
4 2 1塔板理論90
4 2 2速率理論91
4 3氣相色譜進樣92
4 3 1針進樣方式93
4 3 2頂空進樣方式94
4 3 3吹掃捕集模式94
4 4色譜柱95
4 4 1色譜柱分類95
4 4 2色譜柱的選擇96
4 4 3色譜柱使用溫度的選擇98
4 4 4毛細管柱與填充柱的分離性能比較100
4 5氣相色譜檢測器101
4 5 1熱導檢測器102
4 5 2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104
4 5 3電子捕獲檢測器106
4 5 4氮磷檢測器107
4 5 5火焰光度檢測器108
4 5 6檢測器性能評價110
4 6氣相色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112
4 6 1氣相色譜的定性分析方法112
4 6 2氣相色譜定量方法113
4 7氣相色譜法在環境分析領域的應用116
4 7 1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117
4 7 2固體樣品中有機磷農藥殘留量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118
4 7 3苯系物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119
思考與習題120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122
5 1高效液相色譜的發展122
5 1 1高效液相色譜的特點122
5 1 2高效液相色譜的應用範圍124
5 2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原理與分類126
5 2 1液相色譜分離原理126
5 2 2高效液相色譜的分類127
5 3高效液相色譜儀130
5 3 1色譜柱131
5 3 2檢測器133
5 3 3輸液系統140
5 3 4脫氣裝置141
5 3 5梯度洗脫裝置142
5 3 6進樣器145
5 3 7恒溫裝置147
5 3 8數據處理系統與自動控制單元147
5 4高效液相色譜主要參數及主要影響因素148
5 4 1與流動相相關的因素148
5 4 2與色譜柱相關的因素156
5 5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的建立158
5 5 1樣品性質及柱分離模式的選擇160
5 5 2流動相161
5 5 3高效液相色譜方法的優化161
5 6高效液相色譜法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162
5 6 1沉積物樣品中多環芳烴的HPLC定量分析162
5 6 2土壤和沉積物中11種三?類農藥的測定166
思考與習題168
第6章 質譜分析技術169
6 1質譜分析概述169
6 1 1質譜分析定義及其發展史169
6 1 2質譜儀分類169
6 2質譜儀結構與工作原理170
6 2 1離子源170
6 2 2質量分析器176
6 2 3檢測器181
6 2 4真空系統183
6 3質譜聯用技術183
6 3 1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183
6 3 2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189
6 3 3串聯質譜法192
6 4有機質譜解析193
6 4 1EI源質譜中的離子193
6 4 2EI源質譜解析195
6 4 3EI質譜解析步驟196
6 4 4EI質譜解析示例198
6 4 5CI源質譜解析200
6 4 6FAB源質譜解析200
6 4 7ESI源質譜解析201
思考與習題202
第7章 電化學分析203
7 1電化學分析概述203
7 1 1電化學分析的歷史與發展203
7 1 2電化學分析的特點與分類204
7 1 3電化學基本原理205
7 2電位分析法210
7 2 1概述210
7 2 2參比電極和指示電極211
7 2 3離子選擇性電極212
7 2 4直接電位法218
7 2 5電位滴定法220
7 3電解分析法和庫侖分析法222
7 3 1概述222
7 3 2電解分析法223
7 3 3庫侖分析法225
7 4伏安法229
7 4 1伏安法概述229
7 4 2溶出伏安法230
7 4 3循環伏安法232
7 4 4其他伏安法235
7 5譜學電化學236
7 5 1概述236
7 5 2電化學光譜技術236
7 5 3電化學質譜技術240
7 5 4電化學掃描隧道顯微技術242
7 6電化學技術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244
7 6 1電化學分析在水體環境分析中的應用245
7 6 2電化學分析在氣態環境分析中的應用248
7 6 3電化學分析在土壤環境分析中的應用250
7 6 4電化學分析在細胞毒性分析中的應用251
思考與習題253
第8章 環境生物學分析254
8 1生物學分析254
8 1 1微囊藻毒素檢測技術254
8 1 2水中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檢測技術260
8 2現代生物分析技術在環境微生物學中的應用265
8 2 1DNA的提取265
8 2 2PCR技術及其應用266
8 2 3環境微生物的現代生物學分析方法268
8 3環境毒理學研究方法與技術278
8 3 1環境污染物的生物測試方法278
8 3 2環境污染物對動物的”三致”作用評價方法291
思考與習題296
第9章 穩定同位素分析297
9 1概述297
9 1 1基礎知識297
9 1 2同位素質譜分析301
9 2同位素技術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305
9 2 1污染物溯源305
9 2 2污染物降解機理的研究307
9 2 3生態系統修復和管理307
9 2 4探尋生態環境變化規律308
9 3穩定同位素技術在司法鑒定中的應用308
9 3 1毒品產地溯源309
9 3 2產地溯源及摻假鑒別309
9 3 3污染事件仲裁310
思考與習題311
第10章 材料表徵技術312
10 1熱重及差熱分析312
10 1 1熱重分析法315
10 1 2差熱分析法320
10 1 3差示掃描量熱法325
10 1 4熱重分析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舉例326
10 2X射線衍射技術330
10 2 1X射線的性質330
10 2 2X射線衍射儀的構造331
10 2 3X射線單晶衍射333
10 2 4X射線大角衍射334
10 2 5X射線小角衍射336
10 2 6樣品製備337
10 2 7X射線衍射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338
10 3電子顯微鏡技術340
10 3 1掃描電子顯微鏡340
10 3 2透射電子顯微鏡346
10 3 3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348
10 3 4電鏡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350
思考與習題352
第11章 環境樣品預處理354
11 1概述354
11 2環境樣品中金屬元素的提取355
11 2 1樣品的採集與保存355
11 2 2水樣中金屬元素提取356
11 2 3固體樣品預處理358
11 3水樣中有機物萃取360
11 3 1液液萃取361
11 3 2液相微萃取362
11 3 3固相萃取363
11 3 4固相微萃取370
11 3 5應用舉例372
11 4固體樣品中有機物的萃取375
11 4 1固體樣品中有機物的萃取375
11 4 2固體樣品中有機物的淨化379
11 4 3應用舉例382
思考與習題384
第12章 環境快速分析技術385
12 1車載式環境監測實驗室385
12 1 1應急環境監測車385
12 1 2大氣環境移動監測車386
12 1 3水質環境監測車387
12 2水質現場快速監測技術387
12 2 1試紙法388
12 2 2檢測管法389
12 2 3背光比色法389
12 2 4便攜式分析檢測儀390
12 2 5便攜式樣品處理儀394
12 2 6長效檢測試劑盒397
12 3大氣快速監測技術399
12 3 1氣體檢測管399
12 3 2便攜式煙氣二氧化硫分析儀399
12 3 3手持式多氣體檢測儀400
12 3 4便攜式有機氣體檢測儀400
12 4水質在線監測技術400
12 4 1生化需氧量401
12 4 2化學需氧量402
12 4 3總有機碳404
12 4 4總氮405
12 4 5總磷405
12 4 6便攜式全自動水質檢測儀406
12 5組網快檢-水質診斷與污染溯源數字化平臺408
思考與習題409
參考文獻411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第1章 緒論
人類最初使用的勞動工具很簡單,對自然界的影響也很有限。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農業革命興起,人類具有了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對環境的影響隨之而生。隨著西方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時代,環境污染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等問題逐漸暴露,如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等,尤其是隨著石油工業的崛起,工業過分集中,城市人口過度密集,環境污染由局部逐步擴大到區域,由單一的大氣污染擴展到大氣、水域、土壤和食品等多方面的污染,釀成了不少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如舉世聞名的”八大公害”事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生了一些突發性的嚴重公害事件,大多數污染還與原油或有機化學品洩漏有關,如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事故和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等,如表1-1所示。人類還面臨著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海洋污染、有害廢物越境轉移、物種減少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挑戰。當然,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也在不斷加深。人類在被動地適應環境,被動地解決環境問題的進程中,逐漸認識到有限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這一對深刻矛盾,《寂靜的春天》《增長的極限》等環境保護相關著作相繼出版,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理念逐漸傳播。人類也從敬畏、漠視自然到善待自然,終於認識到了環境問題的實質——人類經濟活動索取資源的速度已經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
眾所周知,許多環境問題直接或間接與化學物質有關,那麼環境中有哪些有毒物質和新污染物?其來自何方?進入環境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可能造成什麼危害?危害程度如何?面對環境污染,人們應該採取什麼預防措施?危險化學產品在進入環境前能採取什麼辦法預防或減少給環境帶來的衝擊?當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環境保護中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形勢是環境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這也是我國環境保護中面臨的最緊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