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本體論革命及其當代意義研究 陳永傑 97873082434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的本體論革命及其當代意義研究
ISBN:9787308243445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陳永傑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3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晰馬克思的本體論革命以及馬克思對唯心史觀的批判為中心議題,旨在彰顯本體論革命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形成過程中的理論貢獻;以「建構」與「消解」為兩翼展開討論,「建構」的是馬克思經過本體論革命到達了切中社會現實的新的歷史觀,為新時代提供方法論指引和遵循;「消解」的是唯心史觀的有限性,避免誤入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歧途。

目錄

緒論 馬克思本體論革命的雙重超越
第一章 馬克思對費爾巴哈本體論的剖析與超越
第一節 費爾巴哈對馬克思本體論革命的奠基2u
一、費爾巴哈對哲學——神學的本體論批判及其理論貢獻
二、費爾巴哈揭示了近代哲學的意識內在性
三、費爾巴哈消解意識內在性的嘗試
第二節 費爾巴哈為馬克思的本體論革命提供了理論前提
一、由「感性對象性」到「對象性活動」」
二、從「現實的人」轉變為「現實的個人」
三、從「感性直觀」到「感性活動」
第三節 實踐本體論對感性直觀本體論的超越
一、馬克思藉助費爾巴哈清算以往的本體論
二、揭示感性直觀本體論的局限——歷史性的缺失
三、歷史由感性活動建構而成
第二章 馬克思對黑格爾意識本體論的批判與翻轉
第一節 「生活決定意識」思想的確立
一、對近代思辨哲學意識內在性的揭示
二、追問意識之本質——從「純粹意識」到「感性意識」
三、伴隨對象性活動而來的「感性意識」
四、「生活決定意識」的方法論意涵一深入社會現實
第二節 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超越
一、否定性;從「知性否定」到「辯證否定」
二、否定性的現實根基:生活世界
三、辯證否定的革命實質:歷史性批判
第三節 對黑格爾思辨理性本體論的批判
一、揭示思辨理性本體的抽象性
二、以實踐本體替代思辨理性本體的變革
三、由「思辨辯證法」到「實踐辯證法
第三章 本體論革命的理論樞紐
一「對象性活動」原則
第一節 「對象性活動」原則形成的理論前提
一、馬克思對費爾巴哈「感性對象性」的繼承
二、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立場的引申與反思
三、馬克思對黑格爾活動原則的批判性發展
第二節 「對象性活動」原則的創造性構建
一、「對象性活動」原則的內涵
二、「對象性活動」原則在《巴黎手稿》中的呈現
三「對象性活動」原則的邏輯后承:實踐
第三節 「對象性活動」原則的本體論意涵
一、從「對象性活動」原則出發翻轉了以往哲學
二、立足於「對象性活動」原則考察現實世界
三、「對象性活動」徹底突破了「意識內在性」
第四章 本體論革命的理論成果——以「對象性意識」終結「自我意識」
第一節 對象性意識的本體論意涵
一、對象性意識的生成
二、對象性意識是人對自身的領會
三、對象性意識的本體論意涵
第二節 對象性意識的建構
一、對象性意識的主體性建構:屬人的感覺
二、對象性意識的對象性建構:社會存在
三、對象性意識的住所:語言
第三節 歷史是對象性意識的歷史
一、對象性意識確證現實的社會生活
二、生產力是對象性意識的對象性存在
三、對象性意識的歷史性向度
第五章 本體論革命的當代意義
第一節 本體論革命后的新歷史觀
一、揚棄思辨理性對歷史的解讀方式
二、社會意識是生產方式的意義生成
三、共產主義的實踐本體論論證
第二節 本體論革命中的批判精神
一、對批判精神應有原則高度的估價
二、對現代性的批判
三、批判精神意味著切入社會現實
第三節 由本體論革命帶來的新世界觀
一、開拓了本體論研究的問題域
二、在實踐中確證了人類解放的價值旨歸
三、確立了以人的對象性活動為根基的新世界觀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