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第六卷)-十月革命後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 (1917-1945) 97870102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NT$1,3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第六卷)-十月革命後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 (1917-1945)
ISBN:9787010217659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鄭吉偉 王金磊 副
頁數:7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6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第六卷)-十月革命後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 (1917-1945) 787010217659 鄭吉偉 王金磊 副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十卷本)以整體性的視野闡述馬克思主義170餘年來形成、發展和在新的實踐中不斷深化的歷史過程,著重總結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歷史經驗,探索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及未來趨勢,特別關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基本經驗,力求為未來世界社會主義實踐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持。 本卷主要以馬克思主義在蘇維埃俄國以及蘇聯和中國的發展為主線,考察馬克思主義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至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期間的發展。全面闡述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客觀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在蘇聯的發展和曲折。探究了馬克思主義經過各種思想交鋒,併為中國進步人士所接受的歷史必然性,著重論證了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對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出理論概括並創立毛澤東思想的進程、內涵和意義。

目錄

卷首語
第一章 十月革命的勝利和列寧對於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初步探索
第一節 十月革命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一、列寧領導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
二、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的重要轉折點
第二節 蘇維埃國家的實質和任務
一、無產階級專政的必然性和形式
二、蘇維埃國家政權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一
三、工農聯盟
第三節 列寧對社會主義新型民主建設的探索
一、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道路
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初步探索的意義
第四節 利用國家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初步探索
一、無產階級革命之後的土地政策
二、利用國家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二章 「戰時共產主義」和思想文化領域的爭論
第一節 「直接過渡」思想在俄國的實踐
一、1918年春天蘇維埃政權面臨新的形勢
二、餘糧收集制等政策的實施
三、「戰時共產主義」評價
第二節 布哈林的《過渡時期經濟學》和列寧的評論
一、布哈林的《過渡時期經濟學》
二、列寧對《過渡時期經濟學》的評論
第三節 反擊地主資產階級復辟思潮的鬥爭
一、反動復辟思潮的猖獗
二、布爾什維克黨對反動復辟思潮的批判
第四節 批判文化虛無論
一、無產階級文化派及其錯誤
二、對無產階級文化派的批判
第五節 德波林學派與「機械論」學派的論戰
一、20世紀20年代初蘇聯哲學和科學領域中的機械論思潮
二、德波林學派和機械論者的論戰過程
第三章 列寧在新經濟政策時期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新經濟政策在列寧時期的實施和發展過程
一、從軍事鬥爭轉到經濟建設
二、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制
三、由國家調節商業到「停止退卻」
第二節 無產階級政權下發展商品貨幣關係
一、構建適應新經濟政策的經濟制度
二、布魯茲庫斯和恰亞諾夫對新經濟政策的誤解
三、通過新經濟政策實現社會主義
第三節 對落後國家進行社會主義政治與文化建設的構想
一、強化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二、捍衛和鞏同無產階級政權,反對官僚主義
三、發展文化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第四章 共產國際的無產階級革命和落後國家民族解放理論
第一節 認清資產階級民主與開展議會鬥爭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
第六章 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初步運用
第八章 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與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 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闡發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深入傳播與延安整風運動
第十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飛躍的偉大理論成果
參考文獻
大事記
索引
後記
編后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