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思想的清算與轉變-《神聖家族》的文本學研究 ISBN:9787010248998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李彬彬 著 頁數:5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6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聖家族》為研究對象,力圖在全新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整體性的角度研究《神聖家族》,展現《神聖家族》的理論空間和當代價值。本書從19世紀40年代德國的政治環境和思想狀況入手,結合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歷程還原了《神聖家族》的寫作背景;從《神聖家族》的序言入手提煉出了全書的理論主題,並在與鮑威爾哲學及其主編的《文學總彙報》的對比中闡明「現實人道主義」的思想內容;結合該文本的篇章結構,從恩格斯和馬克思對思辨唯心主義的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與建構市民社會科學的嘗試、群眾與現代社會問題、新唯物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哲學奠基等方面探討了這部唯物史觀創立前夜的經典著作,最後結合當時的輿論反映和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過程探討《神聖家族》的思想史地位和時代價值。作者簡介 李彬彬,男,1983年12月生,河南息縣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聯合培養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出版《思想的傳承與決裂——以「猶太人問題」為中心的考察》等專著2部,《馬克思思想發展歷程中的「猶太人問題」》等譯著5部。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哲學動態》《世界哲學》《現代哲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時報》發表論文10餘篇。目錄 導言第一章 《神聖家族》的寫作背景 一、作為「準備資料」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一)《神聖家族》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文本關聯 (二)如何對待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本質的問題」 (三)對黑格爾顛倒世界觀的批判 (四)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神聖家族》的思想過渡 二、作為思想同行者的恩格斯 (一)第一作者署名上的偉大人格和互相認可 (二)恩格斯走向唯物史觀的「另一條道路」 (三)《神聖家族》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創作 三、《神聖家族》的寫作動因 (一)「猶太人問題」論戰的直接延續 (二)創立無產階級科學的共同追求 (三)捍衛「現實人道主義」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神聖家族》的理論主題 一、兩條針鋒相對的哲學路線 (一)政治的保守走向與哲學的激進轉向 (二)德國哲學面對的世界歷史性問題 (三)兩種針鋒相對的解答思路 二、鮑威爾的「絕對批判」哲學 (一)「絕對批判」的哲學基礎是自我意識哲學 (二)《文學總彙報》與「絕對批判」的產生 (三)「絕對批判」的綱領是對一切現存事物進行批判 三、捍衛「現實人道主義」的理論主題 (一)《神聖家族》的理論主題是「現實人道主義」 (二)站在「現已達到的成果」的肩膀上 (三)批判「現實人道主義」的最危險敵人 附錄:《神聖家族》與《文學總彙報》之間的對應關係 第三章 恩格斯對思辨唯心主義的批判 一、批判家對現實歷史的無知 (一)理論批判不能「把世界從貧困中解救出來」 附錄:《關於赤貧化的論文》(節選) (二)真實的歷史「完全不是遵照批判的判決產生的」 (三)批判不能命令事情「必然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地發生」 附錄:《瑙威爾克先生和哲學系》(全文) 二、絕對的批判依附於黑格爾哲學 (一)批判所做的「僅僅是用黑格爾的範疇制定公式」 (二)絕對的批判從未逃出黑格爾的思維方式 附錄1:《辛利克斯(政治講演錄)第1卷》(全文) 附錄2:《辛利克斯(政治講演錄)第2卷》(全文) 三、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中的思想高度 (一)恩格斯的思想水準與馬克思一致 (二)恩格斯寫作內容簡短的原因探析 第四章 政治經濟學批判與建構市民社會科學的初步嘗試 一、作為市民社會科學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二、埃德加對政治經濟學一竅不通 (一)埃德加·鮑威爾對蒲魯東的「神學化」解讀 (二)馬克思對埃德加的批判 三、馬克思對蒲魯東的繼承和批判 (一)馬克思對《什麼是財產?》的肯定 (二)馬克思對蒲魯東的批判 (三)批判蒲魯東對於馬克思思想發展的意義 第五章 群眾的崛起與現代的「平等」政治 一、知識精英如何面對群眾 (一)批判家把群眾視為歷史和精神的敵人 (二)群眾對知識精英的複雜態度 (三)馬克思恩格斯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 二、平等訴求與「猶太人問題」的再次激蕩 (一)關於「猶太人問題」第一號的爭淪 (二)關於「猶太人問題」第二號的爭論 (三)關於「猶太人問題」第三號的爭論 三、如何看待法國大革命帶來的「平等」政治權利 (一)鮑威爾反思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命運 (二)馬克思對法國大革命的分析 第六章 現代社會的「秘密」及其破解之道 一、《巴黎的秘密》情節提要 二、塞利加利用「思辨的結構」分析《巴黎的秘密》 (一)塞利加對《巴黎的秘密》的整體評價 (二)重新探討《巴黎的秘密》中的各種秘密 三、馬克思對「思辨結構的秘密」的揭露 (一)揭露塞利加的思辨的絕技 (二)思辨的結構無法識破現實的秘密 四、歐仁·蘇的小資產階級社會理想 (一)歐仁·蘇的人性善假設 (二)在個人層面,強化道德和宗教教育,引導人棄惡行善 (三)在國家和社會層面,賞罰並舉,除惡揚善 五、馬克思對歐仁·蘇改良理想和文藝觀念的批判 (一)馬克思對歐仁·蘇社會改良主義的批判 (二)馬克思對《巴黎的秘密》的現實主義文藝批判 附錄:《歐仁·蘇:(巴黎的秘密)。塞利加的批判》(節選) 第七章 「新唯物主義」的孕育與共產主義的哲學奠基 一、思辨哲學對法國唯物主義的評價 (一)布魯諾·鮑威爾對唯物主義的批判 (二)費爾巴哈對傳統唯物主義的超越 (三)布魯諾 鮑威爾對費爾巴哈的批判 附錄:《類與群眾》(全文) 二、馬克思對唯物主義發展史的反思和推進 (一)法國機械唯物主義及其在自然科學上的成就 (二)社會主義與法國人道主義的唯物主義在實踐上的發展 (三)費爾巴哈與人道主義的唯物主義在理論上的發展 三、「為思辨本身的活動所完善化並和人道主義相吻合的唯物主義」 (一)「為思辨本身的活動所完善化」的唯物主義 (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