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15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 ISBN:9787222133600 出版社:雲南人民 著編譯者:余斌 頁數:3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4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抗日戰爭期間,眾多學子齊聚戰時的昆明,如燦爛群星,輝映邊城。他們在極艱難的條件下,傳道、授業,思索、研究,寫作、創造,養成了一大批學界精英,文化血脈藉此得以傳承延續,成就了後世難以企及的輝煌。這一段歷史值得被我們永世記取。此書正是一部記錄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文化散文,作品以著者余斌在昆明歷時多年的尋訪為線索,以20世紀40年代居住于昆明的文化人散落四方的住處為點,經經緯緯鋪撒開去。內容簡介 《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以著者在昆明歷時多年的尋訪為線,以20世紀40年代居於昆明的文化人散落四方的住處為點,經經緯緯鋪撒開去,重現諸多文化人的寓所行止、日常起居,揭示當年昆明許多鮮為人知的文化風景,一如40年代戰時昆明的文化地圖,引我們徜徉其間。眼光,是當代文化研究者的眼光,筆觸則溫潤懷舊,如拊掌閑談,滿眼戰時風雨、書生顏色,讀來興味盎然。作者簡介 余斌,1936年生,籍貫昆明。雲南師範大學教授。1955年入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在蘭州從事文藝、教育工作三十年。80年代初參与創辦《當代文藝思潮》雜誌,是該刊主事者之一。80年代末回滇任教。 在理論批評與學術研究方面,主要從事西部文學研究,以及西南聯大研究。出版專著《中國西部文學縱觀》、理論批評隨筆集《大西門外撿落葉》和文史隨筆集《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初版名《西南聯大·昆明記憶》)。目錄 學人與學府昆明有條靛花巷 語言學家羅常培 從金岳霖跑警報說起 愛寫日記的化學家曾昭掄 掛布分屋兩大家 聞一多在司家營 傅斯年與聞一多 不能只看他的背影 吳宓與關麟征 龍頭村:馮友蘭和他的猶太人鄰居 馮友蘭的徘徊 說說吳?的另一面 陳夢家、趙蘿蕤夫婦 北門街的西南文化研究會 伊斯蘭經典翻譯家馬堅 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楚圖南的《路南雜記》 潘光旦:《性心理學》及其他 西南聯大校園的漫畫風波 西南聯大的紅樓熱 劉文典磨黑風波始末 錢鍾書何以離開聯大 再說靛花巷 播撒現代派種子的燕卜蓀 以中國為母國的柏西文老人 我也「見」過溫德 白英教授:中國人民的朋友 中國通費正清 李約瑟與昆明 聯大記得龍雲 文人與文壇 來不及跑警報的冰心 冰心與呈貢 馮至在昆明 新月西沉 林徽因在巡津街 在龍泉鎮的梁思成夫婦 林徽因對昆明的最後記憶 冰心、林徽因在昆三年似無往來 早就寫過「孔雀膽」的施蟄存 沈從文為什麼有自卑感 沈從文的另一面:自負 高文化含量的《路南遊蹤》 「被雲南人驅逐出境」的李長之 本地人與外省人 楚圖南論雲南人愛聽恭維話及其他 大學生投筆從戎 沒有野人山就沒有詩人穆旦 王佐良:昆明現代派的喉舌 光未然在昆明 斗南村:李廣田與「勝利」賽跑 老昆明話劇舞台 曹禺、聞一多聯手推出《原野》 《野玫瑰》昆明出台前後 「新中國」在昆明 滇戲知音 農村唱燈習俗與徐嘉瑞的花燈研究 從大三弦舞說到《九歌》 馬思聰的兩次音樂會 一知半曉說「藝專」 文化與生活 朱自清昆明遺蹤 文化巷11號 「二雲居士」小考 跑警報:不同的記憶 由陳夢家說到聞一多的房東姚家 昆明節孝巷聞一多舊居尋訪記 浦江清戲詠「一去二三里」 許淵沖的《追憶逝水年華》 最後的閨秀 頹唐落魄康白情 與徐志摩沾親帶舊的幾個人 探訪興國庵 尋找「三間房」 「昆明像北平」考 大西門:藏龍?虎巷一條 百年老街:古舊、蒼涼、文化重疊 大西門外古驛道 當年昆明流行風 民歌里的情歌 聯大師生兼差創收種種 《未央歌》里的昆明風土風情 王力散文里的老昆明信息儲存 南屏大戲院 老昆明的外國醫生 近日樓外「綠紗燈」 在昆明尋訪名人舊居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