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研究-慶祝李仰松先生九十壽辰論文集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 978703076218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1,5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考古學研究-慶祝李仰松先生九十壽辰論文集
ISBN:9787030762184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
叢書名:北京大學考古學叢書
頁數:4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9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慶祝民族考古學家李仰松先生九十壽辰而編輯的學術論文集。全書共收錄學術論文33篇,涉及民族考古學、史前考古學、夏商周考古學、文明起源、邊疆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研究等內容;附錄2篇,介紹李仰松先生的學術歷程和論著總目。 本書可供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民族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閱讀。

目錄

壹 民族考古學研究
中國民族考古的開拓者
民族考古學現狀與展望
阿佤新歌與黎苗新貌——雲南西盟佤族與海南黎族、苗族民族考古複查記
海南島回族的歷史變遷——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回族村民族考古紀實
變與不變——雲南民族考古田野調查紀行
且行且憶——1988年滇西北民族考古調查回訪日誌
國內外民族考古學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考古學研究中「古今同一性」和「世界統一性」機理探析
貳 史前考古學研究
石器?陶器?農業?村落——從上山文化新發現管窺新石器革命的中國模式
簡論上山文化與上山文化遺址群
鄭州地區裴李崗時期遺址考古調查與收穫
論賈湖文化的制陶業
儺舞與器物組合堆(坑)——磁山文化特色的精神文化現象
論仰韶時代
區域比較視角下的史前房屋建築
「束縕請火」典故的考古學意義——火種坑?火種罐與束縕蓄火技術
考古層位學發微三則——為李仰松先生祝壽
廟底溝文化彩陶「圓點勾葉弧線三角曲線紋」的象徵及神寓
從東山嘴遺址看中軸線布局的起源
屈家嶺文化的葬地差異
? 夏商周考古學研究
尋找夏朝
論三代「居葬合一」及其判斷方法
商代已有墳丘說疑議
周代墓地三種祭祀遺存舉要
肆 文明起源研究
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
史前符號、信仰與文明
文化認同——紅山文化文明化進程的主旋律
華夏文明興起的考古學觀察——以考古學文化變遷和聚落的「生長」為視角
伍 邊疆考古學研究
輪車的源與流——從酒泉三壩洞子出土車輪模型談起
雲貴高原發現的早期騎馬民族文化遺存研究
新疆安迪爾道孜勒克古城的佛教遺存及有關問題
漢晉朱提縣治城
陸 博物館學研究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博物館展示與傳播——「早期中國」系列展覽的策劃與實施
附錄一 李仰松先生學術歷程
附錄二 李仰松先生論著總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