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十的九次方年的生命 ISBN:9787542879622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 著編譯者:白書農 叢書名:科學四方 頁數:2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2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貫通文理,從生命本質和生命基本規律的角度解讀人類行為和人類社會背後的哲學道理! 在10的9次方年的大時空尺度上理解「人是生物」,重估人類認知和心智能力的來源和限度。 從「活著」這個再日常不過的詞語出發,講述人類生存及社會演進中生命的偶然和必然! 為人類行為規範的是非判斷尋找新的終極依據。 為探索人類變革新起點提供頭腦風暴式的深刻啟示。內容簡介 生命就是生物的命嗎?「生命」等於「活」嗎?先有「生物」還是先有「活」?人類是如何從非洲一個角落裡食物網路中層的成員,變成今天地球生物圈的主導物種的?人類的演化歷程,跳出過生命系統演化規律這個「如來佛的手掌心」嗎? 作者基於多年從事植物研究和教學、與研究生共事尤其是與植物研究領域之外不同學科傑出學者交流合作的經歷,從可能的生命系統的源頭,「順流而下」地對生命系統不同層級的現象以及目前人們對這些現象的解釋作了概要的梳理和重構,提出「生命是一個遵循『結構換能量』原理的特殊的物質存在形式」的觀點。從這個新的視角看,人類只是生命系統演化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子系統。因此,對人類生存與發展背後機制的探索與思考,其參照系的時間尺度就不得不從傳統的「軸心時代」即距今2800—2600年不同地區先哲湧現的時代,拓展到地球生命系統起源的30多億年前,也就是從10的3次方年拓展到10的9次方年。跳出以傳統的時間尺度框架看待人類社會的定勢,或許會為大家帶來新的感悟。作者簡介 白書農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榮休教授,博古睿研究院中國中心2020—2021年度博古睿學者。主要進行植物生物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接觸並程度不同地探索過多種植物發育現象。在1993年提出「植物發育單位」的概念,2011年提出「有性生殖周期」的概念,2013年提出「植物發育程序」的概念。在對植物發育現象研究和思考的過程中,還對生命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和本科生命科學教育的培養目標等問題進行長期的思考。目錄 開篇詞 「軸心時代」之前的10000年人類是怎麼活下來的第一篇 生命是什麼 人類語言中的「活」指的是什麼 先有「活」還是先有「生物」 生命大分子中的共價鍵最初會自發形成嗎 在玩樂高積木時,我們玩的是什麼 生物是「分」出來的還是「合」出來的 生命究竟是「堅韌的」還是「柔弱的」 生命系統、颱風、居維葉漩渦 第一篇后n問 有可能用簡明的文字介紹「生命」嗎 第二篇 細胞是什麼 剪不斷,理還亂——生命大分子網路 作繭自縛——細胞是被網路組分包被的生命大分子網路 樂高積木的零配件是怎麼生產的 先得「存在」,才談得上合理還是不合理 向肥皂泡里吹氣會產生幾種結果 第一篇后n問 樂高積木明明看起來那麼普通,為什麼可以用來解釋生命系統 第三篇 物種是什麼 既生瑜,何生亮——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無形一有形一無形一 兩個主體與一個紐帶——有性生殖周期 食色,性也? 傳什麼「宗」,接什麼「代」——群己邊界另論 第一篇后n問 真核細胞的獨特性只在細胞核嗎 第四篇 個體是什麼 眼見為實與身在此山 抱團取暖,合則兩利 多細胞結構的邊界在哪裡 水螅與扁蟲——從不動到不得不動 要素偏好與路徑依賴——什麼是「個體」 第一篇后n問 動物世界千姿百態的生命活動有什麼共同規律可循嗎 第五篇 人是什麼 大腦是幹什麼用的 脫實向虛與人之為人I:人類語言的出現 脫實向虛與人之為人Ⅱ:工具創製、認知能力與感官飢餓 酋長的標誌——從弱肉強食到擒賊擒王 因禍得福與喜憂參半——從「取食」到「增值」 增值、適度與繭房效應——從「刺激響應」到「謀而後動」 慾望、馬爾薩斯陷阱與「文明」 第一篇后n問 人像動物還是動物像人 結束語 人類,需要變革什麼 延伸讀物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