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與新生-一位中國記者筆下的印度日常 張興軍 97872211783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貴州人民
NT$38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斷裂與新生-一位中國記者筆下的印度日常
ISBN:9787221178350
出版社:貴州人民
著編譯者:張興軍
頁數:3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5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新華社記者的真實觀察,帶你一睹真實的印度社會。 龍眼看象:由中國人的視角,觀察印度與世界。 破除網路傳言,了解真實的印度。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自拍?印度人也吃外賣?印度人結婚要買房嗎?中國對於印度意味著什麼?印度人為什麼「慢吞吞」?印度是否在國際上擁有競爭力?印度能否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本書帶你全方位剖析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

內容簡介

記者張興軍行走于中印兩國之間,目睹真實的印度與國內流傳的印度之間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間,他經歷了印度的大選,新冠疫情的暴發,中國企業在印度的蓬勃發展;造訪了印度社會的各個階層:從路邊小販、計程車司機、工廠老闆,到教師、學者、電影明星,還通過在印華人的視角,提供了一個中國人眼中真實的印度,見證了古老的大國在現代化的高速發展下的斷裂與新生。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個鄰國與自己的國家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龐大的人口數量,可觀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從中國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鏡子。但是,大多數國人對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於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和來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愈加強大,中國人需要走向世界,並從自己的角度直接觀察世界,而不再通過他者的轉述。 作者對於印度的觀察,正是基於以上兩點,不但要呈現出一個真實的印度,還要「用自己的眼光,認識他人,認識世界」。「某種程度上,這不僅關乎我們如何看待印度,也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如何看待世界並與之相處的折射。」

作者簡介

張興軍,蘭州大學新聞系畢業,2004年加入新華社。歷任新華社河南分社記者、經濟採訪室主任等職務。2017年明月至2021年1月,任新華社孟買分社首席記者,現為新華社河南分社對外採訪室主任。

目錄

自序
引子 洞朗對峙事件后的出發
第一部 印度日常面面觀
日常印度之初印象
從「達巴瓦拉」到外賣小哥
中產桑尼的孟買「安居夢」
談場自由戀愛有多難
一頓印式「年夜飯」
海德拉巴的怒火
「戰謠」從娃娃抓起
第二部 次大陸上的中國痕?
小學生的「印度書籤之問」
在佛故鄉遇見佛弟子
「巨人不再跛行」
在孟買感受「中國鄉愁」
來自「未來」的一撥人
第三部 「電影王國」的兩面
與阿米爾·汗面對面
從《大篷車》到《調音師》
寶萊塢並非只有歌舞
當紅影視小生之死背後
第四部 步履蹣跚的大國夢
馬克思的預言因何落空
絕望的土豆
印度「葯神」那些事兒
捷特的眼淚在飛
在印度遭遇「辦證難」
MBA緣何爭當清潔工
在孟買體驗無現金消費
「一步之遙」的失敗與雄心
「憤怒象群中的一隻螞蟻」
第五部 「網紅」總理和他的國度
直擊印度大選投票日
「網紅」總理是怎樣煉成的
以羅摩之名
尾聲
新冠風暴來臨時
瘟疫照亮被遮蔽之物
「孟買孤島」的日與夜
穿越「蟲洞」
出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