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蹇紀程-福建歷史文化田野調查 劉傳標 978756841477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1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策蹇紀程-福建歷史文化田野調查
ISBN:9787568414777
出版社:江蘇大學
著編譯者:劉傳標
叢書名:海峽新文叢
頁數:3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4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福建是我國重要僑鄉和台胞祖籍,每一件文物、每一橦歷史建築、每一項「非遺」都是鄉親的共同歷史記憶和身份標識,許多歷史文化為全國獨一的「活態傳承」,是福建文化的軟實力、競爭力,保護好這歷史文化遺存就是保護根脈。本書是作者近二十多年田野調查的資料匯總,旨在探索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從而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全書以作者紮實的田野調查實踐資料為基礎,涉及領域廣,材料豐富,內容詳實,特別是碑刻遺存的調查圖文相證,十分直觀。本書既是史料的集中匯總,也是文化遺存保護的成果呈現。

作者簡介
劉傳標,福建長樂人,生於1960年6月。1984年7月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現任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福建師範大學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常務理事,為福建省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出版有《中國近代海軍職官表》《近代中國海軍大事編年》《近代中國船政大事編年與資料選編》《民國海魂》《近代中國海軍將校》等著作;發表有《劉冠雄評略》《林葆懌傳略》《李世甲評傳》《閩系海軍的興衰及功過》《略談洋嶼漢軍水師旗營》《澳門閩人研宄》《沿海偷渡活動的原因探析》《近代福建對偶婚遺俗探析》《閩江流域蛋民的文化習俗形態》《船政與台灣近代化》《船政學堂對近代中國翻譯的影響》《嚴復的海防教育思想》《郭氏入閩與閩台遷徙》《劉建韶對林則徐「救時濟世」功業和子女教育的影響》《福建船政人經略南海》《孫中山與福建船政》《抗戰中船政人的作為與歷史貢獻》《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再探》《船政職業技術教育與中國工匠精神養成》《船政開啟近代中國現代化轉型》等一百多篇論文。先後獲福建省第六屆、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八屆、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目錄
第一章 福建古代生態保護碑刻遺存調查
第一節 中國傳統生態保護理念與意識
第二節 福建林木保護古碑刻遺存
第二章 福建古代商業管理碑刻遺存調查
第一節 福建古代商業管理模式
第二節 福建古代商業管理碑刻遺存
第三章 福建古近代漁業管理碑刻遺存調查
第一節 中國古代漁業資源管理
第二節 福建古近代漁業管理碑刻遺存
第四章 福建古近代社會管理碑刻遺存調查
第一節 福建古近代社會管理
第二節 福建古近代社會管理碑刻遺存
第三節 福建古近代禁惡丐碑刻遺存
第四節 福州地區禁溺女嬰的歷史遺存
第五節 福建古近代交通管理碑刻遺存
第五章 福建古近代水資源管理碑刻遺存
第一節 福建古近代水利管理
第二節 福建古近代水利管理碑刻遺存

前言/序言
2014年10月13日,習
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
局學習時指出:「歷史是
最好的老師。在漫長的歷
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
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
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
驗,其中既包括昇平之世
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
,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
的深刻教訓這些都能
給人們以重要啟示。」「治
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
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
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
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
為今天的鏡鑒。中國的今
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
發展而來的。要治理好今
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曆
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
,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
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
極總結。」黨的十八大以
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
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
產的歷史意義與作用,將
其作為新時期治國理政新
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組成
第一部分。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給
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社會治
理的文化遺產。在以陸權
為中心的時代,福建地處
海隅,相對隔絕;唐宋以
降,福建成了北方人民避
亂的樂園。由於福建境內
重巒疊嶂,丘陵起伏,河
谷與盆地錯落,因此不同
時期遷入的人,定居於不
同區域,彼此往來不多,
形成一個又一個相對獨立
和閉塞的區域,不同區域
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次文
化,從而使福建成為中國
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地
區之一,也成為同根同源
台灣鄉親和海外僑胞的共
同歷史記憶和身份標誌。
福建的歷史遺存是福建區
域文化軟實力,也是競爭
力,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文
化遺存,提高社會治理能
力,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
義。
《道德經》雲:「執古
之道,以御今之有。」古
人在碑刻中留下了豐富的
社會管理與實踐的智慧。
本書是筆者二十多年來田
野調查的資料彙集,旨在
踐行「讓收藏在博物館里
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
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
的文字都『活起來』為人
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
強大的精神動力」的號召
,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服
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