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桑德封面設計作品集 彼得.門德爾桑德 97875596711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NT$1,62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門德爾桑德封面設計作品集
ISBN:9787559671141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彼得.門德爾桑德
頁數:3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0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彼得 門德爾桑德是在全球享有盛名的書籍封面設計師和藝術總監。在他創作的眾多知名封面中,有《龍文身的女孩》,也有喬伊斯、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波伏瓦和福柯的經典作品。
本書包含400餘張高清美圖,收錄了門德爾桑德享譽世界的書籍封面以及未曾被採用的初稿、草圖、素描、插圖等,是作者迄今最全最完整的個人作品集。
門德爾桑德如何從一名古典鋼琴演奏家轉行成設計師,他從何獲得靈感、日常如何工作?作者在本書中毫無保留,暢談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創作心得,是從業者不可錯過的職業寶典。

作者簡介
彼得 門德爾桑德(Peter Mendelsund)
世界知名書籍裝幀設計師、作家、古典鋼琴演奏家。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與哲學專業,是《大西洋月刊》的創意總監,曾擔任美國克諾夫出版社藝術副總監、萬神殿書局藝術總監。他操刀的封面有《情人》、卡夫卡作品系列、卡爾維諾作品系列等。《紐約時報》稱他為「如今活躍著的蕞*尖的設計師」。《華爾街日報》稱他的作品為「當代小說封面中蕞具辨識度與代表性的設計」。

精彩書評
《作品集》首先是對近代一些最重要書籍的視覺誘惑之旅,門德爾松德大?的封面使其更加令人難忘。——《華盛頓郵報》
《作品集》提供了對設計過程的洞察力,並促使我們重新考慮我們認為自己對文字和思想的圖像表現所了解的東西。——《新共和國》

目錄
引言
前言
經典
選擇顏色
看見卡夫卡
為《洛麗塔》設計封面
數字時代的閱讀,或:寫給未來之書的箴言
豎向出版
文學虛構
類型虛構
非虛構與詩歌
過程
封面解剖學
提問與回答
未來
致謝

精彩書摘
11 年的工作。這就是這本書所代表的——我作為圖書封面設計師工作的11年。我從事這項工作已經這麼久了,似乎很荒唐——初次進入這個奇特的行業時,我以為我堅持不了一個月,更不用說十多年了。另一方面,作為封面設計師的11年,與我另一份職業的三十多年相比,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在偶然進入封面設計這個行業之前,我每天都彈鋼琴,我曾是古典鋼琴演奏者。
在彈鋼琴的那些年裡,我完全不知道還有圖書封面設計這個職業。雖然在這期間我讀了很多書,但我並沒有想到一本書的封面是由人有意識地組織起來的。這不是說我當時認為書的封面是由機器或委員會製作的(事實證明,這二者也可以設計封面),我只是從來沒有把封面設計當回事。
那麼當我面對一本書時,沒有看到封面的話,我看到的是什麼?書名和作者的名字。這就是說,我越過了書的封面。
當然,現在被各種設計事物包圍的我幾乎不能想象出那種天真的狀態是什麼樣的。然而事實是,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對書的封面完全視而不見,從不考慮影響封面創作的各種特殊因素和意外情況,而我就曾是他們中的一員。1 我還記得我突然意識到書封需要被設計的確切時刻,那是我進入克諾夫(Knopf)出版社擔任設計師之前的三四個月。我一直在考慮將平面設計作為音樂之外的另一個職業(關於這一點,稍後會有更多介紹)。機緣巧合下,克諾夫出版社為我提供了與設計師奇普·基德(Chip Kidd)面談的機會。我不想一無所知地去,在設計師朋友們的鼓勵下,我去了本地的獨立書店,研究這些吸引大家眼球的新穎「護封」。我當即發現了兩個吸引人的範本。第一個是卡羅爾·卡森(Carol Carson)為安妮·卡森(Anne Carson)的《紅的自傳》設計的華麗護封,是克制和優雅的典範;第二個是加布里埃爾·威爾遜(Gabriele Wilson)為小說《巴爾扎克與小裁縫》設計的護封。我想:「這些封面真漂亮,能在平淡無奇的同類中脫穎而出,喚起一種特殊的氛圍,傳達出關於作品的特別之處,還勾起我擁有並進一步探索它們的慾望。」

前言/序言
封面設計師,首先是讀者。
他或她可能不是第一個讀者(這個角色正式來說屬於編輯,私下裡屬於作家的伴侶),可能更準確的說法是,最激進的讀者。從字面意義上說,他或她的閱讀是一種本質的閱讀行為:一種穿透書的外殼來找到其根基的閱讀——像艾略特筆下的韋伯斯特一樣,發現頭皮下的頭骨。封面設計師以占卜師閱讀樹葉或祭品內髒的方式來閱讀書籍,以密碼學家閱讀情報文件的方式來閱讀書籍,而這些文件在普通人看來可能並無端倪。換種更正式的哲學術語來表述的話,封面設計師是現象學家,以抒情性和穿透性的方式去抽絲剝繭,去揭示顯現。
那麼他們在揭示顯現什麼呢?只有爛書才有「主旨」,(謝天謝地)我們已經拋棄了對作者意圖的追求,也不再相信任何文本都有某個底層的、基本的「意義」。然而,好的封面設計者會使某些東西顯露出來。我認為,這個東西既不是真理內核,也不是任何其他類型的天外救星。更確切地說,它是矩陣、網格,是書的可讀性的框架,也可以說,是一部允許閱讀本身開始的法典。它遠不是一部「解釋」書的法典,簡化或在語義上固定這部作品,而是啟動整套複雜機制的法典,意義也由此而來,甚至是升華的、矛盾的、令人眩暈的多重意義。也就是說,它啟動了一次處於文學體驗核心的大冒險。
觀察好的設計師的工作(我有幸能旁觀彼得·門德爾桑德——可能是他同世代中最好的設計師)是非常引人入勝的。他們的閱讀方式不僅是深入的,而且可以說是特立獨行的。他們逆向閱讀,違背直覺,最不希望的就是被那些所謂指導你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指南所干擾,這些指南實際上(就像老版《蝙蝠俠》電視劇中灌木叢旁的路障一樣,讓其他司機遠離蝙蝠洞的入口)掩蓋了構成文本真正結構的聯想線索、題眼和轉述。我的英國封面設計師倒著讀小說,以便將書中的意象從情節的偽裝中解放出來。這是個好辦法。門德爾桑德順著讀、反著讀、歪著讀——最重要的是,橫貫並洞穿全文。他博覽群書,在日益文盲化的社會中,以及(可悲的是,必須指出)日益文盲化的出版業中,他馬上就能聽到所有其他文本的回聲和節奏,它們在他面前的文本里鑽來鑽去。他也是鋼琴大師,這似乎不是巧合:他有一雙精巧的耳朵,可以捕捉到交叉的頻率,探測到雜訊中的旋律,或者,旋律中的嘈雜聲。他熟讀莎士比亞、奧維德、喬伊斯和卡夫卡,也深諳弗洛伊德、拉康、馬克思和福柯。簡言之,他明白一切——寫作是怎麼回事,以及寫作中的遊戲或利害關係。
但是,這不僅僅是明白那麼簡單,他的工作不是某種映射、索引或「說明」一系列的參考或坐標。當門德爾桑德用一本書的「無意識」作為封面形象時,一些其他的東西開始發揮作用。我能夠開始理解這種其他東西的唯一方法是再次求助於神秘主義,求助於茶葉和內臟。門德爾桑德的封面不會向你展示文本中存在的東西,甚至文本試圖隱藏的東西,它們展示的是不存在的東西,而且展示得很突出:那種不存在的東西,一旦展示給你,你就會立即認出,像兇器一樣醒目,讓人似曾相識。因此,卡夫卡的《變形記》不是用昆蟲而是用眼睛呈現的;在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封面上,他從書名的字母中抽出了(然後再放回原位)一個最高潮的詞——Yes。這個詞是對這本書(以及文學)自身的肯定,正是因為它沒有被說出來才振聾發聵。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