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西部山區抗戰 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委員會 97875666218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北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房山西部山區抗戰
ISBN:9787566621870
出版社:河北大學
著編譯者: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委員會
頁數:1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4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同時為了進一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委員會、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人民政府責成第七鄉鎮(社區)成人學校組織抗戰研究專家,廣泛收集晉察冀、平西地區,特別是十渡、蒲窪、霞雲嶺等地的抗日鬥爭歷史資料,多方走訪抗日鬥爭的經歷者、知情者,認真分析研究抗日鬥爭史料,系統梳理抗日鬥爭發展線索,認真編寫《房山西部山區抗戰》一書。
《房山西部山區抗戰》一書系統介紹了十渡鎮、蒲窪鄉、霞雲嶺鄉的光榮抗戰歷史,為當地的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了解抗戰歷史、傳承革命傳統提供了生動的歷史文獻資料,是響應中共黨史、抗戰歷史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號召的一次實踐行動。這本書的出版,有利於弘揚抗戰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利於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有利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可以激勵十渡鎮、蒲窪鄉、霞雲嶺鄉的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為實現我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目錄
第一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地理環境
第二節 人文社會
第二章 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第一節 侵佔房山、良鄉
第二節 實行殖民統治
第三節 封鎖、「掃蕩」抗日根據地
第四節 製造多起慘案
第五節 日軍罪惡昭著
第三章 人民抗日武裝抗擊日偽軍
第一節 主力部隊
第二節 地方抗日武裝與民團
第三節 粉碎日軍的「掃蕩」
第四節 全民參加抗戰
第五節 重要戰鬥
第四章 建立並鞏固抗日根據地
第一節 建立各級黨組織
第二節 抗日民主政權建設
第三節 抗日根據地進入特別困難時期
第四節 建設抗日根據地
第五節 發展抗日根據地的教育事業
第六節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在堂上村唱響
第七節 建立並保衛後方基地
第五章 奪取抗戰全面勝利
第一節 抗日根據地對日軍的局部反攻
第二節 全面反攻
第三節 抗日戰爭全面勝利
第四節 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
第六章 抗戰群英譜
第一節 英雄團體
第二節 英雄個人
第七章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第一節 抗戰紀念碑刻
第二節 抗戰烈士陵園
主要參考資料
附錄
後記

前言/序言
盧溝橋事變后,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爆發,侵華日軍相繼佔領了北平、天津、張家口,這些地區成為侵華日軍在華北的統治中心。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深入敵後,建立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938年春,根據黨中央創建冀熱察邊區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晉察冀軍區先後派出八路軍鄧華支隊、宋時輪支隊、五支隊等進入平西地區,廣泛開展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工作。1939年初,黨組織又派蕭克同志在平西成立了冀熱察挺進軍,進一步鞏固並發展了平西抗日根據地。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就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日偽在華北的統治中心,成為堅持冀東、開闢平北的前沿陣地,成為堅持華北敵後抗戰的中流砥柱。
房山西部山區是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前沿,從1938年初開始,鄧華支隊、北上抗日先遣隊先後到十渡、蒲窪、霞雲嶺等地,積極宣傳抗日,組織民眾,建立抗日政權。從1938年初到1939年,三鄉鎮的各村都建立了黨的組織,同時建立了抗日模範隊、青年抗日先鋒隊、婦救會、兒童團等群眾組織,並大力開展識字教育,相繼創辦了十渡抗日小學、十渡抗日高小。1940年,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分校在十渡成立。十渡人民踴躍投身於偉大的抗日鬥爭中,交公糧、做軍鞋、抬擔架、運軍糧、護傷員、站崗放哨,村村有八路,人人忙支前,十渡逐漸成為黨、政、軍機關的駐地和冀中十分區、五分區的後方基地。為此,三鄉鎮的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侵華日軍多次對三鄉鎮地區進行「掃蕩」,燒毀房屋,屠殺村民,掠奪牲畜財產,毀壞莊稼。可是侵華日軍的殘酷「掃蕩」沒有嚇倒英雄的三鄉鎮人民,反而激起了他們更英勇的反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三鄉鎮人民踴躍參軍參戰,出現了很多母送子、妻送郎、兄弟共同上戰場的可歌可泣場面。他們組織復讎隊,打伏擊、拔據點、捉漢奸,湧現出了晉耀臣、李和等一批抗日英雄。面對敵人的封鎖和自然災害,他們大力開展生產自救,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齊心協力共同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無論鬥爭多麼殘酷,無論生活多麼艱苦,三鄉鎮人民始終堅定信念跟黨走,即便凍死餓死也決不投降。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同時為了進一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委員會、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人民政府責成第七鄉鎮(社區)成人學校組織抗戰研究專家,廣泛收集晉察冀、平西地區,特別是十渡、蒲窪、霞雲嶺等地的抗日鬥爭歷史資料,多方走訪抗日鬥爭的經歷者、知情者,認真分析研究抗日鬥爭史料,系統梳理抗日鬥爭發展線索,認真編寫《房山西部山區抗戰》一書。
《房山西部山區抗戰》一書系統介紹了十渡鎮、蒲窪鄉、霞雲嶺鄉的光榮抗戰歷史,為當地的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了解抗戰歷史、傳承革命傳統提供了生動的歷史文獻資料,是響應中共黨史、抗戰歷史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號召的一次實踐行動。這本書的出版,有利於弘揚抗戰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利於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有利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可以激勵十渡鎮、蒲窪鄉、霞雲嶺鄉的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為實現我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