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詩與朝鮮時代漢文學 左江 97871011631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杜詩與朝鮮時代漢文學
ISBN:9787101163148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左江
叢書名:域外漢籍研究叢書
頁數:3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3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朝鮮朝的注杜、次杜、集杜,以及女性與杜詩的關係等內容。(1)注杜分為官方注杜與私家注杜,官方注杜重點研究《纂注分類杜詩》,分析杜詩在朝鮮的傳承、《纂注分類杜詩》的版本以及其中「補註」的特點。私家注杜主要研究李植《纂杜杜詩澤風堂批解》。(2)朝鮮文人在學習杜詩的過程中,讀杜、擬杜、次杜之風盛行。《秋興八首》是朝鮮文人次作最多的組詩,眾多的次《秋興》之作,大多繼承了原作「秋興」的主題以及悲慨蒼涼的風格,但也存在很大一部分的變奏,他們寫「春興」、「夏興」,甚至用次《秋興》來寫人、記事、題畫,可以看出朝鮮文人學習杜詩又尋求變化的努力。(3)朝鮮文人中集杜詩者不乏其人,又以李民宬、金昌集、金堉三人數量最多,由他們的集杜詩可以看出朝鮮文人集杜詩的發展過程,早期還有較多刪七言為五言或失粘失對出韻的地方,隨著集杜詩的數量越來越多,對杜詩的運用也越來越純熟,甚至能在集杜詩中延續杜甫精神,再現杜詩特色,達到很高的水準。(4)杜詩很早就傳入朝鮮,但直到十七世紀中期以後才在金浩然齋、徐令壽閣、洪幽閑堂三位元女性文人的作品中有所回饋,出現了較多的次杜之作,這跟三位女性的身份、家庭創作的環境都相關。三位女性的次杜和杜之作,能結合自己的身份及所處環境,無論在表情達意還是意境營造上都頗具特色,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由此亦可見杜詩在朝鮮文壇傳播與影響的盛況。

作者簡介

左江,江蘇江都人。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現為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域外漢籍的研究,旁涉中國古典小說。主要著作有《李植杜詩批解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慾望的浮世繪——金瓶梅人物寫真》(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此子生中國」——朝鮮文人許筠研究》(中華書局,2018年)等。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朝鮮時代官方注杜研究——以《纂注分類杜詩》為主
引論
一 注杜之人與杜詩傳承
二 《纂注分類杜詩》底本分析
三 《纂注分類杜詩》中的「補註」
餘論
第二章 朝鮮時代私家注杜研究——李植《杜詩批解》與諸家注杜比較
引論
一 論杜詩寫作時間及詩中史實
二 論諸家注杜之誤
三 杜詩新解
第三章 朝鮮文人次杜詩研究之一
引論
一 李世龜的次杜實踐
二 次杜紀行之作分析
三 政敵的共同選擇
結語
第四章 朝鮮文人次杜詩研究之二——次《秋興八首》研究
一 次《秋興八首》之概況
二 次《秋興八首》之正聲
三 次《秋興八首》之變調
四 《秋興唱酬》文本解讀
結語
第五章 朝鮮文人集杜詩研究
引論
一 集杜詩的寫作機緣
二 集杜詩的版本意義
三 集杜詩的詩學成就
餘論
第六章 朝鮮知識女性與杜詩
引論
一 家庭環境與士族女性創作
二 三位士族女性的次杜詩
三 洪氏家族女性次杜原因
四 朝鮮女性次杜詩的成就
餘論
第七章 朝鮮時代的杜詩評論研究
一 朝鮮文人眼中的杜甫
二 性理學影響下的杜詩論
三 用於考據的杜詩
結語
附錄一 相聚與流散:勢道政治下的墨庄雅集
一 唱酬九人之關係
二 墨溪山莊之雅集
三 唱酬九人之命運
結語
附錄二 《秋興唱酬》整理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