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20.北京文藝論壇」論文集 ISBN:9787559865076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頁數:4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33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2020·北京文藝論壇」論文集,以「文化自覺與中國敘事」為主題,重點探討中國故事的結構形態、講述方式、傳播路徑等,既有回望傳統又有立足當下,更有面向世界的多姿態,探討了諸多中國敘事的可能性,兼有多程式結合探索和多領域的反思批評。本書另收有「2020·北京青年文藝評論人才讀書研討班」的相關文章,側重探索文藝評論與社會語境變遷的聯繫。這些青年從業者的文章,為北京文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內容簡介 本書是2020年北京文藝論壇的論文集,此論壇以「文化自覺與中國敘事」為主題,重點探討中國故事的結構形態、講述方式、傳播路徑等,既有回望傳統又有立足當下,更有面向世界的多姿態,兼有多程式結合探索和多領域的反思批評。 來自文學、戲劇、影視、美術、音樂和藝術等領域的創作者及研究者,為我們呈現了多維度的中國敘事可能,中國觀和世界觀的碰撞,新敘事體系的轉向與建構,以及這些內容在多領域的呈現方式,等等。 本書另收有「2020·北京青年文藝評論人才讀書研討班」的相關文章,側重探索文藝評論與社會語境變遷的聯繫。這些青年從業者的文章,為北京文藝論壇注入了更新鮮的血液。目錄 文化自覺與中國敘事2020·北京文藝論壇 如何面對當下文學批評的困局 如何創造中華民族新史詩 傳統戲曲與當代生活 ——從當代崑曲《春·曉》的創作實踐談起 文學和城市之間 文化自覺與「中國敘事」 創造「中國人用中國材料去演給世界人看的中國戲曲」 近年中國電影敘事的文化彰顯 認同傳播:國產商業電影的現實感與文化自覺 在新的人口結構、城市結構下,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做錯了什麼 立足當下,講好中國故事 ——創作電視劇《幸福里的故事》的感悟 影視創作的文化自覺與中國敘事風格 故事的權威性及其中國形態 用變革的中國畫講好中國故事 論「后新潮音樂」分期及其發生邏輯 語詞、標籤、視角與觀念 ——世界舞蹈的「中國觀」和中國舞蹈的「世界觀」 《康熙南巡圖》第十二卷中的北京中軸線和鹵簿 文化誤讀、自我表達和藝術創新 2020·北京青年文藝評論人才讀書研討班 3D版《功夫》:周郎已去,大師歸來 中國電視喜劇綜藝的歷史變遷與創新特色 舞台上的北京想象 ——以「京味兒」話劇為中心的考察 新文創背景下中國網路文學IP的跨文化傳播 四次出海,四種視角:重讀《魯濱遜漂流記》 當下體育競技類電視劇的創作特點、問題及對策 《摩天大樓》:城市「異托邦」的社會性想象 喀什噶爾的一株胡楊 ——對刀郎原創音樂中「愛」表達範式的解析 《三十而已》:女性題材劇的新語境與新嘗試 公共藝術設計與藝術文化生產 詩意的現代追尋 ——讀林若熹先生的《今夜》 電影如何溢出屏幕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當代藝術與電影的延展 小議啟功書法品評實踐的「階段性」意識 當下生活的「沙之書」 ——評李洱長篇小說《應物兄》 切勿盲目追求和模仿西方抽象藝術 魏晉玄學視域下的書法表現與書學特徵 光陰·意外·人生 ——再讀帕慕克《新人生》 在傳統中發現美 ——評《長安十二時辰》服裝設計 倒影瀲? ——重讀畢飛宇的中短篇小說 彝倫長德,翰墨文心 ——從「吳悅石、莫言、楊華山翰墨三人行」尋大美之源 如何用電影思維塑造京劇電影 中國歌曲傳播形式的多樣化探索 ——以王立平《紅樓夢套曲》為例 從舞台到平台:論明星的數據化 從《少帥》說起:探尋張愛玲的「二次元世界」 ——寫在張愛玲百年誕辰之際 「回歸」與「破圈」 ——話劇「明星制」現象新格局的思考 溯源回望:孔子的文化自覺 研討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