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論辯護律師的忠誠義務 ISBN:978752272411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劉譯礬 頁數:2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5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如何調整辯護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是律師職業倫理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書提出,辯護律師應當對當事人履行以忠誠義務為核心的職業倫理。忠誠義務是指辯護律師既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尊重當事人的基本意志。辯護律師忠誠義務的確立與一國的法律文化、訴訟模式、律師身份定位等多元因素息息相關。在當下我國的律師實踐中,強調辯護律師履行忠誠義務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經濟基礎、法律基礎與行業基礎。辯護律師對於忠誠義務的履行應當以公益義務作為邊界。忠誠義務應當貫穿于律師執業的整個過程之中,並通過規避利益衝突規則、保守職業秘密規則、辯護觀點協調規則、審慎退出辯護規則等具體的規則加以實現。作者簡介 劉譯礬,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土、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后。在《政法論壇》《比較法研究》《當代法學》《中國刑事法雜誌》等刊物獨立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青年研究課題、中國博士後面上資助項目等四項。曾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北京大學校長獎學金等。目錄 導論第一章 作為辯護律師職業倫理的忠誠義務 一 辯護律師職業倫理的性質與功能 (一)辯護律師職業倫理的基本性質 (二)辯護律師職業倫理的主要功能 (三)忠誠義務在職業倫理中的地位 二 忠誠義務的內涵與外延 (一)忠誠義務的核心內涵 (二)忠誠義務的基本外延 (三)忠誠義務與履約義務 (四)忠誠義務與有效辯護、無效辯護 三 忠誠義務的基本分類 (一)分類的理論基礎 (二)消極的忠誠義務 (三)積極的忠誠義務 四 實現忠誠義務的主要規則體系 (一)規避利益衝突規則 (二)保守職業秘密規則 (三)辯護觀點協調規則 (四)審慎退出辯護規則 第二章 辯護律師忠誠義務的三種模式 一 美國「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 (一)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的基本特徵 (二)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的制度基礎 (三)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的理論反思 二 德國「不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 (一)不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的基本特徵 (二)不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的制度基礎 (三)不完全的忠誠義務模式的理論反思 三 日本「混合的忠誠義務」模式 (一)日本律師職業倫理髮展的演變 (二)混合的忠誠義務模式的基本特徵 (三)混合的忠誠義務模式的理論爭論 四 我國辯護律師忠誠義務的定位 (一)三種忠誠義務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二)我國辯護律師職業倫理的發展演變 (三)「受限的忠誠義務」模式在我國的提出 第三章 辯護律師忠誠義務的正當性 一 辯護律師走向社會化的體現 (一)「社會化」轉向的形成 (二)律師作為法律代理人的身份定位 (三)律所作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 (四)律協作為具有高度自治性的社會組織 二 對當事人與律師力量不平衡的矯正 (一)當事人與律師力量不平衡的表現 第四章 辯護律師忠誠義務的行為邊界 第五章 忠誠義務的實現(一):規避利益衝突規則 第六章 忠誠義務的實現(二):保守職業秘密規則 第七章 忠誠義務的實現(三):辯護觀點協調規則 第八章 忠誠義務的實現(四):審慎退出辯護規則 第九章 忠誠義務的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