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物法體系的歷史形成與發展 王偉偉 97873013355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NT$86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德國物法體系的歷史形成與發展
ISBN:9787301335536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王偉偉
頁數:43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4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德國物法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為主題,探討有體物概念對物法體系的意義,物法具體制度與物債二分體系的關係,以及物法體系的發展問題。本書共分為九章,內容涉及法典與判例的關係、蓋尤斯物法體系的解讀、潘德克吞物法體系的形成、物的概念及物的重要成分規則、佔有及有權佔有理論、不動產佔有與登記的關係、有權佔有與債權物權化、物權行為理論及靈活化、一物二賣中在先買受人地位、客體歸屬的絕對性與相對性,以及權利客體化、物法與知識產權關係,新型無體財產歸屬等內容。基於對德國物法體系的思考,本書提出開放的物法體系並重塑其具體的制度構成。

作者簡介

王偉偉男,生於1979年6月,漢族,吉林梨樹人。自2011年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分別獲得法學學士、民商法碩士、法學博士學位。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曾於2008年作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到德國弗萊堡大學法學院公派訪學。王偉偉是歐美同學會德奧分會會員、北京市律師協會會員,北京市法學會物權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理事。研究和關注領域涉及民法總則、物權法、擔保法、公司法、數字法學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重點項目各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一般項目一項。曾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宜傳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委託或直接承辦的課題及政策諮詢項目。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成文法與判例法相互作用下的法典體系
第一節 歷史法學派與羅馬法的體系化
一、羅馬法的非體系性特徵
二、歷史法學派與羅馬法的體系化
三、小結
第二節 德國民法典的發展與判例拘束力
一、德國民法典的判例化發展
二、與判例發展相協調的民法體系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有體物概念與德國物法體系的形成
第一節 蓋尤斯《法學階梯》中的物法體系
一、《法學階梯》「物」法體系的解讀
二、無體物概念的體系價值
第二節 潘德克吞法學與物法的獨立體系
一、潘德克吞法學中的有體物概念及物法獨立體系
二、日耳曼法與潘德克吞法學的「對立」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有體物概念的體系功能及教義學發展
第一節 有體物的概念與德國物法的獨立性
一、物的概念及其與客體的關係
二、有體物概念對於物法和債法的意義
三、小結
第二節 有體物概念的教義學規則及法律發展
一、有體物作為物權客體的標準
二、物的整體性與可分性的法律發展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有體物佔有保護與物的法律歸屬
第一節 佔有與物的法律歸屬
一、佔有保護與事實支配
二、佔有保護及其法律理由
三、小結
第二節 無權佔有保護與權利保護的優先性
一、無權佔有相對於非權利人保護的正當性
二、無權佔有相對於權利保護的無效性
三、訴訟保全制度與惡意無權佔有保護——權利抗辯排除合理性
四、小結
第三節 有權佔有保護與「債權物權化」
一、「債權物權化」的實證規定
二、「債權物權化」的理論解說
三、佔有與原因關係的分或合
四、小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第一買受人與物的法律歸屬
第一節 「向物權(iusadrem)」與第一買受人法律地位
一、羅馬法的交付原則與「一物二賣」
二、「向物權(iusadrem)」及對第一買受人地位的影響
第二節 「一物二賣」與第一買受人保護
一、物債二分下的第一買受人法律地位
二、不動產有權佔有、預告登記與第一買受人保護
第三節 不動產佔有、不動產登記簿與交易安全保護
一、土地登記簿制度的歷史及不動產占有權利公示排除
二、不動產交易安全與第一買受人的優先保護
三、不動產權利佔有公示與登記公示的衝突與共容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物的歸屬的絕對性與相對歸屬
第一節 物的絕對歸屬與相對歸屬
一、物的絕對歸屬規則體系
二、物法中的相對性歸屬
第二節 裁判理由與相對歸屬規則
一、在先買賣合同與相對性的歸屬
二、對價支付與物的相對歸屬
第七章 物權行為理論與客體的歸屬
第一節 物權行為理論的歸屬意義
一、物債二分下的買賣合同及其履行
二、物權行為的修正與變化可能性
第二節 物權變動中的意思自治
一、作為處分行為的物權行為
二、體系協調性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無體物與物法體系的擴展
第一節 權利客體化與物法體系擴展
一、權利客體化及其體系意義
二、客體化權利變動的物債分割
三、小結
第二節 非權利類無體物與物法上的絕對歸屬
一、集合物的物權客體地位
二、有體物所有權與知識產權
第九章 新型無體財產的絕對歸屬
第一節 物權客體三分法及新型無體財產的體系定位
一、無體物的可支配性
二、主客體關係視角下的無體物歸屬
第二節 新型無體財產及其歸屬規則
一、互聯網域名
二、網路虛擬財產
三、數據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