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治理-概念、路徑和方法 公婷 97875174115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方正
NT$26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腐敗治理-概念、路徑和方法
ISBN:9787517411598
出版社:中國方正
著編譯者:公婷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6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腐敗治理問題,從腐敗的基本概念談起,考察其不斷變化的形式與特徵,進而分析腐敗治理的主要路徑與機制,最後討論腐敗治理成效評估的維度以及進一步拓展研究視角的方法。全書層層遞進展開說理,並綜合運用案例分析、問卷調查、田野研究等方法論證,不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層面,都可以為學術界同行及紀檢監察實務工作者帶來啟發和思考。本書系「反腐敗研究文庫」中的一冊,此前已出版《國外腐敗問題研究》《家族式腐敗問題研究》《消除貪念:腐敗心理研究》《腐敗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等四本圖書。

目錄
第一章 國際視野下的腐敗治理研究
第二章 腐敗的先兆:利益衝突
第三章 正式規則與非正式規則:以公共採購為例
第四章 行賄:來自資本的威脅
第五章 社會嵌入式腐敗治理:民眾參与
第六章 舉報:民眾監督的必要途徑
第七章 腐敗治理中的「價值共創」
第八章 腐敗治理成效評估的維度
第九章 拓展腐敗治理研究視角

前言/序言
從確定博士論文題目的那一刻起,我便與腐敗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十年來,我在這個學術領域中閱讀、思考、寫作和發表研究成果,深切感受到它的重要和複雜。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來說,腐敗研究都是一個極具挑戰而又富有價值的話題。
長期以來,腐敗困擾著人類社會。它屬於一種社會病態,一般指的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個人或集團利益,也即人們常說的「以權謀私」。腐敗的要害是「權力」,它依附權力而生,伴隨權力而長,只有當權力受到約束時,腐敗的影響力才會消退。無論是公權還是私權,不受制約的權力都具有極大的隨意性、掠奪性和危害性,是導致腐敗的主要原因。正如阿克頓勛爵所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因此,只要有權力存在,就必須關注腐敗治理,就應不斷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與條件,弘揚風清氣正的社會文化。令人慨嘆的是,中外歷史上對於反腐敗的長期探索並沒有帶來很多系統、全面和可持續的成功經驗,當今世界上堪稱廉潔社會的國家和地區少之又少。如何在腐敗治理上不斷探索和創新,如何建立高效而又切實可行的治理機制,如何營造清廉的社會文化環境,如何走出一條適合某一國家或地區實際情況的廉潔之路,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書記載了我與我的合作者在過去三十年對於上述問題的觀察、思考和探討,取材於我單獨或合作發表的文章,經重新整理、補充和修訂而成。它們涉及腐敗治理的不同方面和諸多問題。本書的編撰充分考慮到了全書在整體上的邏輯性、一致性和連貫性,保持了由淺入深和層層遞進的風格。本書從腐敗以及與其相關的基本概念談起,進而考察腐敗不斷變化的形式與特徵,再分析腐敗治理的主要路徑與機制,最後討論腐敗治理成效的評估,以及如何進一步拓展腐敗治理研究。
全書的章節是有機構成的,它們貫穿著一個基本觀點,即腐敗是一個複雜、詭秘且多變的社會現象,對腐敗的治理必須是全方位、多維度和社會化的,必須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策略才能奏效。圍繞這一觀點,本書展示了兩個既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視角,即「制度」和「社會」。首先是制度的視角。腐敗是違反法律道德準則、行為失范的表現。控制腐敗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和健全法治,以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規則和機制來約束權力的運行,使經濟和社會活動規範、有序、公平、公正地展開。為此,本書的第二章著重討論對利益衝突的制度化管理;第三章分析市場化過程中的制度扭曲,以及非正式規則與正式規則的錯位。
其次是社會的視角。任何反腐敗的努力和成功都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和參与,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本質上來說,腐敗治理是一項「社會工程」:反腐敗的決策要汲取民意,策略的推行要凝聚民力,治理的效果要滿足民心。腐敗作為社會痼疾,自有其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由此決定了腐敗治理的過程也是全社會參与的過程。治理腐敗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控制,更在於預防,要徹底消除腐敗得以產生和發展的環境因素。因此,本書第四章著重討論民間資本對權力的侵蝕,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討民眾參与反腐敗的必要性和路徑,尤其是舉報在腐敗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強調社會參与是廉潔價值共創的必經之路。
最後,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本書將制度和社會結合起來,提出多維度治理、全方位參与、深層次預防是提升腐敗治理成效的三個支點,併為進一步深入開展腐敗治理研究提出了建議。
本書各章提出的理論觀點不僅有邏輯關聯和一定的系統性,它們也是以通過案例分析、問卷調查、田野研究等實證方法取得的數據為基礎的。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作者都希望本書可以為學術界同行及實務工作者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也希望能為關心腐敗治理這一話題的社會人士提供幫助。
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合作者,包括施易安(Ian Scott)教授、任建明教授、李輝教授、王世茹博士等,他們學識淵博、思想敏銳,在共同探討腐敗治理相關話題中使我受益匪淺。感謝吳木鑾博士、周娜博士、肖漢宇博士、楊麗天晴博士、塗文燕博士、李夢琰博士在不同時期以各種方式對我的學術研究所給予的幫助。楊麗天晴、王大安、塗文燕、李夢琰等各位博士以及楊陶然同學直接參与了本書的整理校對工作,在此一併致謝。沒有他們的幫助,本書的出版是不可能的。感謝我的先生陳峰和女兒一直以來對我學術工作的支持、鼓勵和幫助。
在從事研究和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我曾四次獲得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項目(GRF)的研究資助。香港城市大學也多次提供研究經費。在此,謹向這些機構表示由衷的感謝。此外,也要感謝授權本人出版論文中譯本的所有相關期刊。書中的內容由本人負全部責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