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研究.第十七輯 潘少鑾 978752282418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鼓浪嶼研究.第十七輯
ISBN:978752282418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潘少鑾
頁數:2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7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鼓浪嶼研究》是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於2015年創辦的學術集刊,專註于鼓浪嶼地方區域文化研究,從歷史沿革、人物傳記、僑鄉發展、旅遊產業、文獻整理等方面對鼓浪嶼的人文遺產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論述。此為第十七輯。本輯收入鼓浪嶼研究原創論文16篇。本輯所收各篇圍繞著海洋文明視野下的鼓浪嶼,將鼓浪嶼置於深遠時空坐標觀察與微觀脈絡肌理的解剖,從遠景、中景、近景的宏觀視野,從遺產價值研究體系與數字化等微觀視角,對鼓浪嶼進行全息視野和全新視角的解讀。從遠景來看,本輯作者首次提出「環南中國海」文化圈的形成,讓鼓浪嶼成為近現代南洋閩商的一塊「飛地」的觀點。中景將鼓浪嶼拉入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從外文文獻所顯示出西班牙等航海國家在鼓浪嶼及廈門留下的一鱗半爪的痕?,探討鼓浪嶼在大航海時代海洋貿易中的角色與作用。十九世紀中後期,荷蘭六批漢譯員在鼓浪嶼的學習中文情況的首次披露,從一個側面說明鼓浪嶼不僅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輸入口,亦是中國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輸出口,是鼓浪嶼納入融入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敘事。十九世紀西方海事繪畫的湧現,是這一敘事的具象補充,其本身亦有遺產價值。華僑群體研究與陳化成、吳瑞甫人物研究,為鼓浪嶼作為國際社區與總部經濟的描繪了細部內核與肌理。這是鼓浪嶼的近景呈現。本輯同時兼顧鼓浪鼓浪嶼當代問題的探討,比如遺產價值研究體系與模型,數字學術視域下鼓浪嶼特色文獻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等。

目錄

「環南中國海」視野下的鼓浪嶼 蕭春雷
Examining Sino-Iberian Relations in the Far East: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Xiamen Area 黃芷蒼
尋找視覺遺產:十九世紀西方海事畫中的廈門灣景觀 張先清
鼓浪嶼(1857—1898):荷蘭早期漢學家成長的搖籃 張雲江
1902—1945年鼓浪嶼公共治理研究 姜韜
「海絲」背景下鼓浪嶼華僑文化傳承研究 鄭文標 盧澤楷 馬心怡
廈門作為通商口岸的三個歷史時期 詹朝霞
略論僑批中的人文精神體現——以世界遺產地鼓浪嶼為研究範疇 林恆立
鴉片戰爭與鼓浪嶼「紅毛海關」岩壁英文勒石 李立 李炎
林可勝先生事?幾點考據 梁忠軍
試談陳化成研究的幾個問題 陳紅秋
吳瑞甫先生年譜初稿(下) 謝泳
數字世界理論初探與數字資產構建的實操建議——以鼓浪嶼為例 盧凌
數字學術視域下鼓浪嶼特色文獻資源開發與利用 陳娟
集美學校·閩南激勵團·藍玫瑰——佐藤春夫《南方紀行》中的中國近代 河野龍也 著 吳光輝 肖珊珊 譯
全息視野 全新視角——學者解讀海洋文明視野下的鼓浪嶼 詹朝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