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書信細讀 鮑金 馬尚明 朱玉霞 978751174468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央編譯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恩格斯書信細讀
ISBN:9787511744685
出版社:中央編譯
著編譯者:鮑金 馬尚明 朱玉霞
頁數:2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8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馬克思恩格斯書信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人類解放事業奮鬥的心路歷程和革命精神,研究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形成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馬克思恩格斯書信細讀》收錄了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討論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書信,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書信進行研讀、精讀、細讀、深讀,突出經典文獻的微觀解讀和思想辨析,深入挖掘、立體呈現馬克思恩格斯書信的文本內容、思想意蘊和當代價值,從而對人們完整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和理論品格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作者簡介
鮑金,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哲學博士。系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上海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學者和陽光學者、上海市首批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交通大學首批晨星優秀學者。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資本論》、意識形態問題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和後期資助項目各1項、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以及上海市教委課題等多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哲學動態》等期刊發表CSSCI論文50餘篇,出版《哲學的新解讀》等著作4部,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1次、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次。

目錄
總序(名譽主編撰寫)
第一部分 導言(作者撰寫)
一、 寫作背景與主要內容
二、 文本細讀的原則與方法
三、 進一步閱讀的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文本細讀
馬克思致阿爾諾德·盧格
馬克思致帕維爾·瓦西里耶維奇·安年科夫
馬克思致約瑟夫·魏德邁
馬克思致路德維希·庫格曼
馬克思致約瑟夫?狄慈根
馬克思致路德維希?庫格曼
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
恩格斯致卡爾?考茨基
馬克思給維?伊?查蘇利奇的複信
恩格斯致保爾?恩斯特
恩格斯致奧托?馮?伯尼克
恩格斯致保爾?拉法格
恩格斯致約瑟夫?布洛赫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恩格斯致弗蘭茨?默林
恩格斯致瓦爾特?博爾吉烏斯
恩格斯致韋爾納?桑巴特

精彩書摘
樣稿:
一切政府,甚至最專制的政府,歸根到底都不過是本國狀況的經濟必然性的執行者。它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好的、壞的或不好不壞的——來執行這一任務;它們可以加速或延緩經濟發展及其政治和法律的結果,可是最終它們還是要遵循這種發展。
【論斷】上層建築始終受到經濟基礎的支配,不斷適應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
這句話旨在從唯物史觀的視角來認識政府和經濟的關係。作為上層建築的政府必然受到經濟基礎的支配,並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要求政府與自身相適應,以利於自身發展,而政府只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才能維護自身的存在。
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體現,政府無論性質如何,都忠實執行著本國狀況的經濟必然性的要求。正確理解這一觀點,一是要澄清經濟必然性的概念內涵,二是要認識國家和政府的關係。一方面,所謂經濟必然性,即經濟基礎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不同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必然對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社會歷史的發展並非偶然,而是物質生產活動不斷發展的必然,經濟條件歸根到底制約著社會歷史的發展。構成經濟基礎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不斷推動著經濟基礎的調整和變革。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對應著不同的經濟基礎,而不同的經濟基礎又對應著不同的國家形式。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或資本主義國家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其經濟基礎也存在本質差別。故而,國家政權是對經濟必然性的客觀反映,代表著經濟必然性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始終代表著統治階級的利益要求。一個階級之所以成為統治階級,不僅是在權力分配上起主導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而政府作為國家的權力機關,實質上是統治階級意志的執行者,也就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利益的執行者。因而,恩格斯這一表述意在揭示政府無論是專制還是民主,其本質都是遵循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始終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政府行為對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但仍不能擺脫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並不意味著上層建築會亦步亦趨、毫無偏差地執行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作為上層建築的政府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會依據自身判斷來執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但政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判斷並非完全正確,其制定的方針、政策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發展效果,既可能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也可能起到延緩甚至阻礙的作用。然而,政府不能完全背離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政府會在持續的調整和變革中,不斷鞏固和發展自身的經濟基礎,並同威脅、阻礙自身經濟基礎發展的因素作鬥爭。因此,社會歷史的發展並不是經濟狀況自動發生作用的結果,而是在「經濟的必然性作用」和「政府的反作用」的雙向運動中不斷演進的。
恩格斯對政府和經濟的關係闡釋,為理解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行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20世紀5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大力推廣福利制度,對改善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資產階級帶上了溫情脈脈的面紗,宣稱國家是超階級的存在,維護的是社會各階級的利益。如果只是局限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行為,很可能被其意識形態話語所蠱惑。但深入到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便可發現,政府維護的仍然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因為政府只是從政策層面來調整社會利益分配,適當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但並未對其經濟基礎和所有制關係進行根本性變革,資產階級依舊在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毋庸置疑,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調整,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較好地瓦解了無產階級的反抗意志,切實維護了資產階級統治。但當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經濟社會危機,福利制度難以為繼之時,資產階級政府便會露出猙獰面容,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也會越發深重。因此,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經濟根源來把握資產階級政府的本質所在,切不可被其表面的制度政策和意識形態宣傳所迷惑。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