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策略 帕維爾.雷耶斯-梅爾卡多 97875642420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NT$35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科技策略
ISBN:9787564242091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著編譯者:帕維爾.雷耶斯-梅爾卡多
叢書名:添富書庫
頁數:1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23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當今火熱的金融科技創新所催生出的新型商業模型下,市場進入、競爭和發展策略等方方面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融科技策略》一書將探索掌握有限金融資源的小型初創企業,如何才能與大銀行和金融機構展開良性競爭。
本書對金融科技策略的分析,提供了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客戶層面的豐富案例,構建起了一個實踐性框架,並揭示了其對社會的深遠意義,比如人們已耳熟能詳的普惠金融、數字鴻溝,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
通過實踐運用、因果梳理和企業家精神創新等多維視角,本書將為讀者呈現一個有關金融科技的綜合性策略觀點。

作者簡介
帕維爾·雷耶斯-梅爾卡多(Pavel Reyes-Mercado),墨西哥阿納瓦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接受度、技術驅動型市場、企業家精神等。已出版《新興市場生態經濟創新》(Eco-Innovations in Emerging Marketing)等多部著作。

目錄
第一部分 金融-創業 創新-技術大融合
1 金融科技是如何誕生的
1 1 金融科技中的「金融」:近期金融行業的演變
1 2 金融科技中的「科技」:互聯網和數據革命
1 3 進取型企業家的擴增
1 4 金融科技生態系統
1 5 金融科技產品線
1 6 結論
參考文獻
2 科技是金融科技的資源
2 1 公司的資源基礎觀
2 2 動態能力
2 3 結果:可持續競爭優勢
2 4 金融科技資源與能力連接的案例研究
2 5 技術調研
2 6 結論
參考文獻
3 金融科技行業的企業家精神
3 1 還有能夠創新的內容嗎?
3 2 創新分類學
3 3 創新管理方法
3 4 開放式創新模式
3 5 創業創新
3 6 縮放和退出值
3 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探索和利用金融科技的機遇
4 金融科技和金融業的動態
4 1 金融業
4 2 傳統動態:現有企業
4 3 變化的動態:新的金融科技參与者料
4 4 金融科技進人戰略
4 5 競爭性反應
4 6 金融科技聯盟作為增長戰略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4 7 金融科技聯盟機會評估框架
4 8 結論
參考文獻
5 金融消費者行為和決策
5 1 消費者目標
5 2 自我效能與自我控制
5 3 金融教育的作用
5 4 前景理論
5 5 啟髮式策略
5 6 認知偏差和目標
5 7 信任
5 8 技術採用
5 9 風險和信任
5 10 如何理解金融科技的消費者行為
5 11 結論
參考文獻
6 金融科技市場的消費者細分
6 1 消費者細分和市場定位
6 2 了解消費者群體的模型和框架
6 3 集群技術
6 4 基於價值的細分
6 5 通過客戶生命周期價值細分
6 6 金融科技細分的戰略框架
7 結論
參考文獻
差異化與可持續競爭優勢
7 1 金融科技公司的屬性:有所作為的產品
7 2 網絡效應
7 3 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
7 4 結論
參考文獻
8 手段導向作為一種戰略方法
8 1 金融科技的管理差異
8 2 大型公司的因果方法
8 3 金融行業中金融科技的現狀
8 4 金融科技創業的手段導向
8 5 創業營銷
8 6 一個兼容性的框架
8 7 結論
參考文獻
9 衡量風險繢效
9 1 營銷指標的重要性
9 2 戰略營銷流程
9 3 營銷流程的指標體系
9 4 建立指標系統,跟蹤業務目標
9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金融科技的廣泛影響
10 金融科技的社會影響
10 1 金融業的變化
10 2 金融科技的社會影響
10 3 未決挑戰
10 4 金融科技領域的道德規範
10 5 結論
參考文獻
11 下一步是什麼:打造金融科技未來
11 1 回顧和展望
11 2 金融科技行業的趨勢識別
11 3 展望金融科技發展的集合框架
11 4 組裝金融科技未來的集合框架
11 5 結論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
醫愚。投資行業從不乏聰
敏之人,但是增智開慧乃
至明心見性才是成長為優
秀投資人的不二法門,讀
書無疑是學習提升的最佳
方式。常有人說投資是終
身職業,但我認為投資更
需要終身學習。很多人投
資入門多年,依然不得其
道;終日逡巡于「牛拉車不
動,是打車還是打牛」的困
境,不得要領。從業多年
,我接觸過太多這樣的投
資人士,個中緣由不盡相
同,但有一點卻非常普遍
:或是長期疏於學習,或
是踏人「學而不思則罔」的陷
阱。
我認為,學習大致有三
個層次,亦是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增加知識,拓
展基礎的能力圈。著眼點
是擴大個人對於客觀世界
的認知積累,這是大多數
人的學習常態,這一重固
然重要卻不是學習的本質

第二重是提高邏輯,改
進個人的認知框架。達到
這一境界,已經可以將刻
板知識靈活運用,但仍然
僅可解釋過去卻無法指向
未來。
第三重是強化洞見,思
考從個人出發,無視繁複
的信息雜訊干擾,穿透過
去、現在和未來,最終開
始正確地指導現實世界。
在這一境界,學習不只是
追求知識,更是追
「知識的知識」。這是無
數積累之後的茅塞頓開,
更是質量互變之際的醍醐
灌頂,不斷思考感悟尤為
重要。
書籍浩如煙海,書中智
慧燦若繁星,而若能由自
己抽絲剝繭得到「知識的知
識」,將會終身受益。二十
多年前,我還是一名上海
財經大學的普通學生,對
投資有著濃厚的興趣,可
惜國內的投資業剛剛起步
,相關資料遠沒有今天互
聯網時代這樣發達,此時
財大的圖書館像是一個巨
大的寶庫收藏著大量有關
投資的英文原版書籍。我
一頭扎進了書叢,如飢似
渴地閱讀了許多經典,通
過這一扇扇大門,我對西
方資本市場發展窺斑見豹
,其中提煉出的有關投資
理念、流程、方法的內容
潛移默化地影響並塑造了
日後的我。時至今日,常
有關心匯添富的朋友問起
,為什麼根植於國內市場
的匯添富,投資原則和方
法與外資機構如此類似?
我想多少應該與我當年的
這段經歷有關。
今天,我依然非常感恩
這段時光,也深深地明白
:那些看過的書、走過的
路對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會
產生多大的影響,特別是
在以人才為核心的基金投
資行業。今年怡逢中國基
金行業二十周年,二十年
斗轉星移,正是各路英傑
風雨兼程、夙興夜寐才有
了今天的局面,匯添富基
金是見證者,也有幸參与
其中。這些年,我總試圖
在匯添富重現當年我學生
時的氛圍,鼓勵同事們有
空多讀書、讀好書、好讀
書。在此,奉上「匯添富基
金·世界資本經典譯叢」以饗
讀者,希望大家能夠如當
年懵懂的我一般幸運:無
論外界如何變化,我們都
可以不斷提升進化自己。
是以為序。
張暉
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
限公司總經理
2018年12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