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疑難案例精析 馬長生 羅開卷 97875197801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70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事疑難案例精析
ISBN:9787519780166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馬長生 羅開卷
頁數:4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5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踐。本書選取了實踐中的疑難、典型、複雜案例,每一個案例體現出來的法律適用問題均是實踐中特別值得探討和存在適用難點的問題,包括涉互毆行為能否成立正當防衛、私募違法違規與非法集資犯罪的界限等罪與非罪問題,對走私具體對象不明確的罪名認定、偷換商家收款二維碼行為的定性、以「危機公關」之名獲取財物的定性等此罪與彼罪問題,並存債務型詐騙犯罪停止形態及數額的認定、收受賄賂與「公對公」借款關聯性的判斷等故意犯罪形態、共同犯罪及罪數問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認定、「借用型」受賄的認定等具體個罪的精解,以及不違背單位自首意志的單位成員能否構成自首、共同非法拘禁犯罪中主從犯的認定等定罪量刑問題。

作者簡介

羅開卷 法學博士、博士后,現任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三級高級法官,上海法院審判業務專家,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刑庭副庭長。在《法商研究》《現代法學》《政治與法律》《法律適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報》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100餘篇。已出版專著3部即《新型經濟犯罪實務精解》《貪污賄賂罪實務精解》和《侵犯財產罪實務精解》,合著《國際恐怖主義及其防治研究》,參与編寫《刑事審判方法》等著作10餘部。

目錄

序言 高銘暄
前言 馬長生
第一編 罪與非罪
1 涉互毆行為能否成立正當防衛
2 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
3 單位犯罪的認定與否定
4 僅憑產品非法入境、印製張貼虛假內容標籤等不能推定系偽劣產品
5 「BDK」標識與註冊商標「BBK」是否屬於相同的商標
6 先消費后辦理信用卡透支還款的能否認定惡意透支
7 從洋垃圾中分揀出外國殘損硬幣進行加工出售的行為性質
8 持有他人大量信用卡交易虛擬貨幣的是否構成犯罪
9 私募違法違規與非法集資犯罪的界限
10 工程項目真實與否是否影響合同詐騙罪的認定
11 買賣快遞空單號供電商平台進行刷單炒信的能否認定為非法經營
12 前法律婚後事實婚的是否構成重婚罪
13 已受行政處罰並作為劣跡評價的盜竊行為能否計入「多次盜竊」的次數
14 故意毀壞網路遊戲裝備的是否屬於故意毀壞財物
15 承運人扣箱「留置」以收取拖欠貨運費的能否認定為敲詐勒索
16 通過DNS劫持流量的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17 製作、出租翻牆軟體牟利的是否構成犯罪
18 農用地被首次毀壞復墾未達標后遭二次毀壞時能否認定為犯罪
19 「單招考試」是否屬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20 訴訟前轉移財產的能否認定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
21 持滅火器毆打他人是否屬於「持兇器隨意毆打他人」
22 收受利害單位人員賭資分成的可否認定為受賄
23 父子關係能否阻卻對合型賄賂犯罪的成立
24 承包經營分公司期間行賄是否屬於單位行賄
25 煙草稽查員向銷售假煙者通風報信的是否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第二編 此罪與彼罪
26 因自身業務過錯導致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罪名認定
27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不作為間接故意殺人的認定
28 用農藥毒殺魚類致水體大面積污染的定性
29 生產、銷售添加「檸檬黃」玉米饅頭的定罪與量刑
30 「地溝油」犯罪案件的定性
31 對走私具體對象不明確的罪名認定
32 單位實施貸款詐騙的罪名選擇
33 暴力、威脅手段下搶劫罪與強迫交易罪的區別
34 二手車買賣中收取購車款后駕車逃匿的定性
35 員工冒用公司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的定性
36 開發、銷售網路遊戲外掛的刑事責任
37 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綁定他人信用卡並獲取錢款的定性
38 以借打手機為名非法佔有手機的罪名認定
39 幫助轉移贓款過程中「黑吃黑」的定性
40 偷換商家收款二維碼行為的定性
41 以掛失方式侵吞借給他人使用的銀行卡內資金的定性
42 佯裝他人代還信用卡后利用副卡盜刷錢款的罪名認定
43 通過系統埠獲取電子面單后獲利的行為定性
44 對代為運輸貨物「偷梁換柱」的罪名認定
45 利用網路結算平台的規則漏洞獲取錢財的行為定性
46 搶劫與替人索債、敲詐勒索的區分
47 採用輕微暴力入戶奪取財物的定性
48 公司員工在外部交易過程中侵佔對方公司錢款的定性
49 將銀行卡借給公司使用后竊取卡內錢款的定性
50 將保管的他人銀行卡上的存款佔為己有的行為性質
51 以「危機公關」之名獲取財物的定性
52 破壞生產經營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之區別
53 「售卡+刷臉認證」型幫助網路犯罪的罪名認定
54 催收非法債務罪與非法拘禁罪及尋釁滋事罪的罪名關係
55 唆使他人作偽證並頂罪的行為性質
56 在境內多次接應外籍偷渡人員的定性
57 協助犯罪分子潛逃後向公安機關隱瞞潛逃人員去向的定性
58 國有公司經理通過自營公司獲取購銷差價行為的性質
59 國家工作人員在非法、虛假行使職務過程中強行索要財物的性質
第三編 故意犯罪形態、共同犯罪及罪數
60 以威脅方式強姦她人的著手的認定
61 拐騙兒童后在出售過程中被查獲的是否既遂
62 住家保姆盜竊主人物品后藏於衣帽間及保姆房間的既未遂認定
63 並存債務型詐騙犯罪停止形態及數額的認定
64 收受按揭房屋的既未遂標準及數額認定
65 國有公司改制過程中隱匿未轉移產權房的既未遂認定
66 「挪而未用」屬於既遂還是未遂
67 見危不助的消極不作為行為能否與積極作為行為成立事中共犯
68 實行過限行為的認定與處罰
69 內外勾結騙取單位財物的定性
70 內外勾結型貪污與濫用職權之界分
71 制售假冒偽劣煙草專賣品犯罪的罪數確定
72 非法銷售真煙和非法銷售假冒偽劣捲煙並存時如何定性
73 竊取信用卡信息資料后偽造信用卡並使用的罪數認定
74 因挪用公款收受他人賄賂的行為如何處理
75 收受賄賂與「公對公」借款關聯性的判斷
76 同一主體的單位行為和個人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是否兩罪並罰
77 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觸犯不同罪名的是否均應從一重處
78 數罪併罰中時間差的處理
第四編 個罪精釋
79 強制提取的血樣可以作為危險駕駛罪的定案依據
80 醉駕后脫逃的性質認定
81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認定
82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