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國範式 ISBN:978752272510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王德新 安秀偉 頁數:3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5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歐美學者基於其民事司法的實踐困境,提煉出了「接近正義」(Access to Justice)的民事司法改革理論,隨即成為歐美各國學術界和實務界的共識,構成了其民事司法改革理念的主軸並延續至今。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的民事司法改革也大規模展開。改革沿著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的「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和民事訴訟領域的「庭審方式改革—審判方式改革—審判制度改革—訴訟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兩條主線,最終在「司法體制和司法制度改革」領域形成匯聚效應。如果說歐美民事司法改革的主題是「接近正義」,當代中國的民事司法改革主題則是「司法為民」,本書在深刻挖掘中國「司法為民」改革理論內涵的同時,圍繞11個改革主題展開場景分析,通過研究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民事司法改革的時代進展。作者簡介 安秀偉,法學博士,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持和承擔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山東省軟科學項目等多項,發表論文40餘篇。目錄 前言第一章 接近正義:民事司法改革的全球視域 第一節 歐美民事司法的實踐困境 一 貧困者訴諸司法受阻 二 擴散利益保護的缺失 三 法院「訴訟爆炸」的危機 第二節 「接近正義」理論的興起 一 「接近正義」概念的提出 二 「接近正義」含義的釐清 三 「接近正義」理論的影響 第三節 「接近正義」司法改革運動的進展 一 美國的民事司法改革 二 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民事司法改革 三 法國、德國、日本的民事司法改革 第二章 司法為民:當代中國的民事司法改革 第一節 「司法為民」的理論展開 一 「司法為民」司法觀的歷史生成 二 「接近正義」與「司法為民」的理論置換 第二節 「司法為民」與中國當代民事司法制度的形成 一 陝甘寧邊區時期的司法改革 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司法改革 三 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 第三節 21世紀的中國民事司法改革 一 21世紀中國司法改革的演進歷程 二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改革理論 三 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議題與展開邏輯 第三章 立案登記制改革:民事訴權的程序保障 第一節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背景 一 立案審查制及其存在的問題 二 圍繞立案登記制的學術爭論 第二節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進展與成效 一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探索歷程 二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實施效果 第三節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學理爭議與前瞻 一 中國立案登記制的形式與實質 二 立案登記制與虛假訴訟、訴權濫用的防範 三 立案登記制與法院「案多人少」問題的化解 第四章 多元解紛機制改革:應對「訴訟爆炸」的基本策略 第一節 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時代背景 一 「楓橋經驗」: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傳統資源 二 「訴訟爆炸」: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司法背景 三 觀念轉變: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邏輯與成效 一 橫向:多主體同時發力、協調統一 二 縱向:中央頂層設計與地方試點探索并行 第三節 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問題與展望 一 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問題 二 多元解紛機制改革的展望 第五章 繁簡分流改革: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改革探索 第一節 繁簡分流改革的時代背景 一 化解法院審判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 二 優化審判資源配置,提高審判工作效率 三 貫徹司法為民,進一步推動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第二節 繁簡分流改革的進展與成效 一 繁簡分流改革的實踐邏輯 二 繁簡分流改革的成效 第三節 繁簡分流改革中的爭議及其解決 一 「繁案精審」與程序保障的強化 二 「簡案快審」與基本的程序保障 三 督促程序的「休眠」與「激活」 第六章 在線訴訟方式改革:信息技術革命的司法回應 第一節 在線訴訟興起的時代背景 一 在線訴訟的界定 二 在線訴訟方式興起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中國在線訴訟的探索與法律規制 一 在線訴訟探索的實踐經驗 二 在線訴訟的制度建設進展 第三節 域外在線訴訟方式的運用經驗——以德國為例 一 德國在線訴訟改革歷程 二 德國在線訴訟制度改革的重心 三 對我國在線訴訟制度建設的啟示 第四節 關於在線訴訟若干爭議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 在線訴訟與直接言詞原則緊張關係及其消解 二 在線訴訟與證人出庭作證規則的緊張關係及其消解 三 法院對「非同步庭審」方式的運用及其合理限制 第七章 法院調解制度改革:「和為貴」傳統文化的傳承 第一節 中國法院調解的文化傳統 一 中國古代的法院調解文化 二 「調解為主」的人民政法傳統的形成 第二節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改革的實踐邏輯 一 法院調解原則的立法確認 二 法院調解政策的實踐調整 第三節 法院調解中「調審關係」的跨世紀之爭 一 調審分離論——借鑒西方司法傳統的理論設想 二 調判結合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三 法院調解的中國圖景——調判結合論的復歸 第四節 中國法院調解制度改革的展望 一 法院調解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 調判結合模式下調審關係的優化路徑 三 法院調解社會化的路徑分析 第八章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改革:司法民主的中國表達 第一節 新中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早期發展 一 革命根據地時期對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探索 二 新中國早期階段的人民陪審員制度 第二節 學術界有關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爭議 一 關於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存廢之爭 二 關於人民陪審員制度完善的思路之爭 第三節 新時代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最新發展 一 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 二 從改革試點到《人民陪審員法》的制定 三 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