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文譚-典藏版 陳晉 胡松濤 978755613327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湖南人民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毛澤東文譚-典藏版
ISBN:9787556133277
出版社:湖南人民
著編譯者:陳晉 胡松濤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8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重磅作者,聯袂巨獻。黨史專家陳晉和人氣作者胡松濤聯合創作,資深專家審讀推薦,保證了本書的權威性、準確性、理論性、知識性。
2 題材重大,內容震撼。讀懂中國,從讀懂毛澤東開始。本書從文本解讀角度,展現了毛澤東著述如何在黨內、在革命隊伍中被逐步接受,最終成為指導中國革命勝利的光輝旗幟和理論武器。書寫不同凡響的智慧權謀,再現中國革命的驚心動魄。
3 細節豐富,人物鮮明。既立足宏大歷史視野,亦觀照豐富歷史細節。本書聚焦毛澤東論著寫作史、傳播史、接受上的故事,還原潛藏的歷史真相,講述隱秘的歷史細節,全面復盤毛澤東的人生路徑及命運抉擇。翻開本書,了解毛澤東如何改變中國,改變世界。
4 通俗易懂,人人可讀。大家寫給大眾的關於解讀毛澤東著作的指南。不從高深的理論角度來再讀毛澤東,而是以文本帶歷史、以故事明道理,展現毛澤東在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過程中的巨大貢獻。每個人的案頭書、枕邊書、學慣用書、工作用書。
5 匠心設計,典藏工藝。耗時4年策劃打造,數十次反覆雕琢。封面燙金,大氣磅?;壓凹工藝,沉穩厚重;布脊平背,便於翻閱。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關於毛澤東思想的六大組成部分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三個方面的論斷,分為九大專題。每一專題通過選讀毛澤東相關代表性文章,對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豐富內涵以及其對中國革命與建設偉大實踐所產生的全局性、戰略性指導作用和深遠影響進行闡述,再現風雲激蕩的歷史,展現偉人的雄才偉略、豐功偉績,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消減理論閱讀的枯燥感,方便讀者理解毛澤東思想的深邃廣博,該書以文本帶歷史、以故事明道理,深入到毛澤東著作的幽微之處,以嚴謹體例、豐富例證、翔實史料展開敘事和點評,兼具理論性和可讀性,是一部適合廣大黨員群眾學習了解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讀本。

作者簡介
陳晉、胡松濤 著
陳晉: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有關毛澤東研究的主要著述有《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毛澤東的文化性格》《毛澤東的詩路和心路》《毛澤東之魂》《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毛澤東閱讀史》《毛澤東文藝生涯》《毛澤東與文藝傳統》《讀毛澤東札記》等10餘部。
胡松濤:作家,學者。著有隨筆集《毛澤東影響中國的88個關鍵詞》《延安繁露》,散文集《輞·王維》《民間的陽光》《嚼雪錄》及長篇小說《嫘祖》等。

精彩書摘
回到思想現場
——再讀毛澤東
毛澤東是思想家,亦是文章大家。其思想融會貫通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傳統,既高遠又務實,落實到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啟發人心,開一代風氣;其文章,有浩氣,有骨氣,接地氣,貫穿哲學氣,飄灑人間煙火氣,一支筆搖曳出多姿多彩的傳世篇章。記得胡松濤有篇文章叫《文章華國著作華黨—毛澤東寫作極簡史》,在《中國青年報》上發了一個整版。「文章華國」「著作華黨」這兩個詞,的確可以概括毛澤東文章的特色與功效。文風是思想的翅膀。能「華國」,能「華黨」,彰顯出極具魅力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毛澤東的著述,是寫在東方大地上的史詩,是認識和走進昨天、今天和未來中國的必經路徑。已經經典化的「毛著」,成為許多人的案頭書、枕邊書,學慣用書,工作用書,以及課堂上的教科書,它導引讀者走進歷史,體驗智慧,尋借經驗。當然,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影響著毛澤東著述文章的進一步傳播,進一步發揮其應有影響。比如,解讀毛澤東的文章,只停留在他說了什麼,結果就抽出幾條幹巴巴的概念進行複述。還有的,則覺得「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懷疑毛澤東的著作已經過時。
由此想到,閱讀毛澤東的經典,也需要很多歷史背景知識乃至史料學、文獻學方面的學問。如果只知道毛澤東「這樣說」,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說」,不知道哪些是原創,哪些是發揮,哪些是借用,不知道哪些是「經」哪些是「權」,如此這般,人們對毛著經典的認識也就是個「大概」,是有限的,很難說抓住了豐富的「思想剩餘價值」。毛澤東的著述文章,蘊藏著歷史的風雲,記載著革命的潮流,展示著思想的光芒,可以照亮前行的道路。挖掘和闡釋毛澤東著作的寫作背景,弄清楚他為什麼這樣說,說了以後別人是怎樣體會和理解的,闡釋其文本的歷史與政治意涵,揭示並釋放文本的理論價值,就顯得格外重要。於是,便有了寫這本書的初衷:書寫毛澤東文章寫作史、傳播史和接受史上的故事,儘力「破譯」毛澤東的「文本密碼」,期望能夠明晰毛澤東「胸中明月」和他的「實踐天地」之間的連接通道。
本書按照《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毛澤東思想的六大組成部分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三個方面,分為九大專題。每個專題選擇數篇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解讀,在文章的源頭、內部、縫隙里搜尋前塵往跡,對那些關鍵概念進行詞源學淵源的考證,在字裡行間闡釋文本上沒有顯示的內容,尋找文章肌膚下面暗藏的胎記和密碼,挖掘文章中包含的世界觀、方法論,力圖展示毛澤東思想的立體面貌。
——聚焦毛澤東文章的寫作史。毛澤東的文章都是時代的產物,他不是為寫作而寫作,而是摸著時代脈搏寫作的,是為回答和解決時代問題寫作的。比如古田會議決議,這是一篇中國共產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奠基文章,這篇文章是在紅四軍內部發生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大爭論背景下出現的。這場風波,一度導致毛澤東「下崗」。經過「陣痛」之後,「朱毛」思想統一,同心同德,攜手建軍,開創出黨和軍隊建設的嶄新局面,「朱毛」也成為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標誌性形象。還原古田會議前「朱毛」為黨相爭的歷史現場,我們不僅可以體悟真理之來之不易,也看到「朱毛」等革命者爭相為黨的光明磊落和高尚情操。再比如《論持久戰》,是毛澤東在全面抗戰進行到第10個月的時候寫作的。當時,全社會流行「亡國論」和「速勝論」兩種論調,蔣介石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戰略策略,鐵蹄之下恐慌的人們甚至用《推背圖》和《燒餅歌》對中國的命運進行預測。毛澤東在西北高原的窯洞里推出了石破天驚的「抗戰預言」—它超前于戰爭進程,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外御強敵的勝戰之道。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歷史完全應驗了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的預測。毛澤東的文章是時代鐫刻在大地上的印痕,既反映了那個時代,又克服了那個時代,從而高於那個時代,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又經過時代變遷的檢驗,成為時讀時新的經典文本。本書旨在研究毛澤東著作的寫作史,尋找和展示著作「發生地」的故事,「考古」「發現」寫作的歷史背景和生動活潑的語境,展現出毛澤東的文章「初心」和思想脈絡。
——探討毛澤東著作的傳播史。文章是讓人讀的。一篇文章寫出來之後,只有得到傳播,與廣大人群發生關係並使讀者受到啟發,才能產生影響。毛澤東的文章寫出來后是如何傳播的?這是本書研究和書寫的一個重點。比如說,《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寫於1925年夏秋,首刊於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司令部1925年12月1日編印的《革命》第4期,後來又刊登在1926年2月1日出版的《中國農民》和同年3月出版的《中國青年》第116、117期上,同時還在廣東汕頭出版了單行本。它的傳播,使共產黨人掌握了階級分析的理論武器。再比如,《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最早刊載於1927年3月出版的中共湖南區委機關報《戰士》,在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刊連載時被中共中央宣傳部主任彭述之叫停;中央局委員瞿秋白讀了《報告》的全文拍案叫好,他把《報告》交給漢口長江書店出版單行本;5—6月,共產國際執委會機關刊物《共產國際》先後用俄文和英文翻譯轉載了這篇文章,這是毛澤東第一篇被介紹到國外的文章。毛澤東在陝北山溝的窯洞里創造了「紙老虎」一詞,提出了「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這在媒介尚不發達的時代,在國民黨嚴密封鎖下如何傳播出去?毛澤東採取了接受外國記者採訪、答記者問這種形式。這就是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這篇談話發表在美國《美亞》雜誌1947年4月號上后,中共在香港的《群眾》雜誌立即轉載。由於選擇了一個恰當的傳播方式,毛澤東的「紙老虎」之說,迅速為人們所認可,在全世界廣泛流傳,不能不說這是傳播史上的一個奇?。在國民黨統治的很長時間里,在淪陷區,毛澤東的著作被列為「禁書」而禁止傳播,有的著作不得不印刷成「偽裝本」—封面印上武俠小說或佛經的名字,裏面裝的是毛澤東的文章,從而瞞天過海,跨域傳播。這種獨特的傳播方式,顯示出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的艱難,也為毛澤東著作傳播史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這本書研究和書寫了毛澤東的著作在流傳過程中「層累地造成」的故事,索隱發微,足見毛澤東著作特有的闡釋空間和巨大的理論魅力。
——回顧毛澤東著作的接受史。一部作品,寫出來,是第一步;傳播出去,是第二步;被人接受,入耳入腦入心,是最重要的一步。與毛澤東同時代的文章多矣,如今看去,能夠成為經典的,又有幾何?毛澤東的許多文章經過實踐和時間的打磨愈發閃亮,具有金剛切割萬物的銳利品質,成為不朽的經典。研究毛澤東文章的接受史可以發現,毛澤東的許多文章,在一開始並不被人們所接受,像《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當時黨的負責人陳獨秀就不喜歡,1939年毛澤東在與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說:「這本小冊子主張在共產黨領導下實行激進的土地政策和大力組織農民。陳獨秀拒絕在黨中央機關報刊上發表它。」毛澤東提出「槍杆子裏面出政權」,被批評為「槍杆子主義」;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主張「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被指責為「狹隘的經驗論」;如此等等。當人們還在時代迷霧中迷茫的時候,毛澤東已經撥雲見日,高瞻遠矚。毛澤東的許多文章是人們在經歷失敗后才接受的,在接受后運用於指導實踐,從而取得巨大成功,進一步堅定了對毛澤東的信任和信賴,就有了「逢毛必勝,有毛則靈」的說法。賀龍說:《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論聯合政府》是毛澤東的四大天書。這個說法在延安頗為流行。「天書」云云,反映了人們對毛澤東著作的敬意與佩服。回顧毛澤東著作的接受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毛澤東的著作走進越來越多的人心裏,共產黨就贏得越來越多的人心;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史,就是毛澤東的思想的接受史。
毛澤東著作具有文學性,風神秀健,筆力飛動,這是他文章生動活潑、吸引讀者的一個「秘訣」。在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也嘗試採用了文學化的表達,通過搜集毛澤東的文章故事,還原情節細節,展示毛澤東文章的文景與文脈,消減理論閱讀的枯燥感。
摒棄雜質,水澄珠瑩,秘密呈現。
返回毛澤東的文本現場,感悟毛澤東著作的思想偉力,或許就是再讀毛澤東的原本追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