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節儉美德的起源 孫歡 978751174257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央編譯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節儉美德的起源
ISBN:9787511742575
出版社:中央編譯
著編譯者:孫歡
頁數:3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7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項對中華傳統倫理範疇 「儉」 的研究。本書以起源於先秦時期的節儉美德生活傳統和節儉美德思想傳統為主要研究內容,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背景,以現代社會存在的奢侈浪費問題為導向,分析了中華民族節儉美德傳統在先秦時期的起源、進化過程、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儉德思想傳統如何開端、先秦諸子對儉德傳統的思想構建、儉德傳統的時代內涵與倫理學意蘊,以及儉德傳統現代轉化的本質、意義、阻礙、路徑等重要問題。本書旨在闡明中華民族的節儉美德傳統如何以及為何會在先秦時期形成, 並提出將這一優秀傳統創造性地融入現代道德生活的具體路徑,引導人們認同並選擇節儉綠色、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問題意識強,邏輯結構合理,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孫歡,畢業於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倫理學專業,哲學博士,現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副院長,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5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項,先後在《倫理學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目錄
上篇節儉美德生活傳統溯源
一原始社會的艱難生存景象3
(一)原始先民的艱難求存3
1 考古中的原始生活4
2 傳說中的道德之光6
(二)炎黃堯舜的儉德肇始7
1 炎黃的自覺節儉意識7
2 堯舜的節儉生活典範9
(三)奢侈起源的考古證據11
1 剩餘產品與奢侈生活萌芽12
2 原始先民的生活分化證據13
二夏商社會的節儉生活畫面16
(一)夏商統治者的儉與奢16
1 克勤克儉的創業者17
2 縱慾奢靡的守成者19
(二)批判奢靡的社會輿論22
1 警示與抱怨22
2 懲戒與批評23
(三)等級禮制的初步形成24
1 等級禮制從萌芽到雛形25
2 夏商遺址中的等級差異27
00中華節儉美德的起源目錄00
三西周禮制下的等級化生活32
(一)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場景再現33
1 勤儉克制與周初盛世33
2 縱慾無節與西周沒落36
(二)等級禮制下等級消費合法化38
1 等級秩序衍生等級禮制38
2 等級禮制下的差等生活40
(三)節用財物的政治制度安排45
1 天官序列與節儉46
2 地官序列與節儉47
3 春官序列與節儉48
4 秋官序列與節儉49
四春秋戰國的儉奢社會圖景51
(一)禮崩樂壞下的奢靡放縱52
1 慾望宛如脫韁烈馬52
2 跟隨考古尋找真相57
(二)奢靡世風裡的節儉操守58
1 踐行儉德的典範58
2 艱苦清貧的底層61
(三)治國理政中的節儉之道62
1 晉侯治國節儉惠民62
2 越王勾踐克己節儉63
3 李悝變法懲罰淫侈64
五崇儉生活傳統源起之歷史必然66
(一)落後物質生產方式下的理性考量66
1 生產力落後與資源有限的理性選擇67
2 王有制下資源分配不均的現實困境73
(二)社會生活道德化催生的自覺追求78
1 先秦社會生活的道德化演進78
2 由少數人到多數人的自覺意識79
(三)上層貴族奢靡風激發的社會矛盾81
1 上層貴族愈演愈烈的奢靡之風81
2 奢靡背後的貧富分化與階級矛盾83
(四)崇儉抑奢道德場效應的基本形成86
1 先秦社會崇儉抑奢的輿論場效應86
2 先秦社會道德權威的榜樣場效應88
中篇節儉美德思想傳統溯源
六中華儉德思想的開端93
(一)西周儉德思想的濫觴93
1 《周易》中的儉德思想94
2 《尚書》中的儉德思想100
(二)春秋史書中的儉德思想103
1 《國語》中的儉德思想103
2 《左傳》中的儉德思想109
七先秦儒家的儉德思想116
(一)孔子的儉德思想116
1 寧儉勿奢的禮本論117
2 寧固不遜的德性論122
3 節用愛人的治理觀127
(二)孟子的儉德思想130
1 養心莫善於寡慾的修養論131
2 不以天下儉其親的事親觀135
3 儉者不奪人的王道思想138
(三)荀子的儉德思想142
1 由禮而重己役物的治氣養心之術142
2 隆殺中流相結合的等級消費道德146
3 獨侈危國與聚斂者亡的君道理論150
4 節用裕民與節流開源的足國之道152
八先秦道家的儉德思想156
(一)老莊的儉德思想156
1 「知足知止」的處世之道157
2 「少私寡慾」的養生之道160
3 「去甚、去奢、去泰」的修身之道164
4 「儉故能廣」的治理之道167
(二)莊子的儉德思想173
1 無欲素樸的養生觀173
2 至樂無樂的快樂觀176
(三)《呂氏春秋》的儉德思想180
1 貴生適欲的身國同治思想180
2 必儉必合必同的葬喪觀點184
3 舉事無逆天數的生態哲學188
九先秦法家的儉德思想193
(一)管子的儉德思想193
1 「儉其道乎」的富民治國論194
2 「度爵量祿」的等級制消費道德199
3 「莫善於侈靡」的重奢傾向202
4 「儉則傷事」與「侈則傷貨」的辯證觀點207
(二)商鞅的儉德思想209
1 民壹上壹的重農促農論210
2 國富而貧治的治理主張212
(三)韓非子的儉德思想214
1 對老子儉嗇觀的改造與繼承215
2 侈惰貧與力儉富的價值論證219
3 「知侈儉之地」的君道思想222
十先秦墨家的儉德思想229
(一)儉節昌而淫泆亡的治理觀230
1 加費不加於民利弗為的理想君道230
2 用財節與自養儉的民富國治思想233
(二)自苦為極的理想道德人格238
1 獨自苦而為義的修身論239
2 賴其力者生的勞動修行241
(三)樂非所以治天下的非樂論243
1 「聖王不為樂」釋義244
2 為樂虧奪民財廢分事246
3 先王之書的非樂記載248
(四)喪葬之有節的節喪主張249
1 對「厚葬久喪」觀的痛斥250
2 「不失死生之利」的喪葬之法254
下篇節儉美德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十一節儉美德傳統的現代闡釋259
(一)節儉美德的多維內涵259
1 先秦語境中的節儉259
2 現代語境中的節儉263
(二)節儉美德傳統的倫理學意蘊267
1 節儉美德傳統的美德倫理意蘊268
2 節儉美德傳統的規範倫理意蘊274
十二節儉美德傳統的現代轉化283
(一)儉德傳統現代轉化的基本問題284
1 儉德傳統的現代轉化是何義284
2 儉德傳統的現代轉化因何由287
3 儉德傳統的現代轉化受何阻290
4 儉德傳統的現代轉化循何路295
(二)儉德傳統向現代道德規範的轉化298
1 向公民基本道德規範轉化298
2 向現代企業道德規範轉化300
3 向公務員職業道德規範轉化302
(三)儉德傳統向現代道德行為的轉化304
1 轉化為公民日常生活中的節儉行為305
2 轉化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節儉行為308
3 轉化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節儉行為311
(四)儉德傳統向現代道德德性的轉化314
1 向個人德性的轉化315
2 向社會德性的轉化319
結語326
參考文獻329
一、著作類329
二、報紙期刊類334
後記341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