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世紀哲學史 ISBN:9787010251349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翟志宏 頁數:6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7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廣義的中世紀歷史為基點,以拉丁西方的社會文化為主線,對這個時期哲學思想的形成、演進與變遷予以深入細緻的梳理和概述。其主要內容包括歷史文化概覽、哲學家思想介紹和基本理論闡釋,基本篇章結構為二篇十四章(第一篇五章,第二篇九章),首先(第一篇前兩章)梳理羅馬帝國晚期和西歐中世紀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狀況,然後(第一篇后三章)介紹各個時期主要哲學家的代表作與相關思想特徵,最後(第二篇第六章至第十四章)以不同的哲學問題為章節標題集中闡述相關思想內容。就哲學史的理論意義而言,第一篇是基礎和鋪墊,第二篇是重點,涉及理性與信仰、形而上學、認識論、存在論證明、邏輯與語言哲學、人學思想、共相理論、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等內容的歷史性闡釋,作者簡介 翟志宏,河南南陽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對中西哲學、宗教與文化諸方面的問題有著長期的興趣。近幾年主要從事宗教學、宗教哲學、基督宗教與中世紀哲學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出版有《現代西方哲學思潮介紹 評論 思考》、《阿奎那自然神學思想研究》和《哲學、宗教與文化》等專著,在國內外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了有關宗教學、中世紀哲學、特別是托馬斯 阿奎那形而上學與宗教認識論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多篇,參与並主持了有關中世紀哲學文獻、阿奎那思想的歷史和現代意義、現當代宗教認識論模式和「宗教學」教材等多項理論課題的研究。目錄 序前言 導論 第一篇 時代與人物 第一章 思想基礎與歷史文化條件 第一節 思想基礎:理性與信仰 第二節 歷史相遇:衝突與融合 第三節 帝國晚期的宗教與社會 第二章 中世紀拉丁西方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中世紀早期的歐洲 第二節 拉丁西方的形成與鼎盛 第三節 中世紀的衰落 第三章 公元25世紀的哲學家 第一節 希臘教父 第二節 拉丁教父 第四章 公元6-12世紀的哲學家 第一節 拉丁西方哲學家 第二節 阿拉伯哲學家 第三節 猶太哲學家 第五章 公元13一15世紀的哲學家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思想的傳播:接納與抗拒 第二節 托馬斯主義與拉丁阿維羅伊主義的興起 第三節 神學復興與唯名論興起 第四節 中世紀晚期的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思想 第二篇 思想與理論 第六章 理性與信仰 第一節 同源智慧與認同式思想 第二節 邏輯學進展與哲學家的職責 第三節 思想轉向與新的可能 第七章 形而上學 第一節 神聖實體學說 第二節 存在論思想 第八章 認識論 第一節 真理觀與光照論 第二節 感覺能力與理智知識 第三節 直覺認知與抽象認知 第九章 存在論證明 第一節 早期證明理論 第二節 五路證明 第三節 晚期存在論證明與後世哲學批判 第十章 邏輯與語言哲學 第一節 歷史演進與基本問題 第二節 意義、命題與推理 第十一章 人學思想 第一節 希臘教父哲學中的人學思想 第二節 拉丁教父及早期經院哲學的人學思想 第三節 托馬斯·阿奎那的人學思想 第十二章 共相理論 第一節 早期爭論 第二節 晚期轉向 第十三章 倫理學 第一節 思想資源與核心問題 第二節 作為哲學的倫理學及其第一性的原則 第三節 至善、幸福及其實現 第四節 德性在倫理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疑難 第十四章 政治哲學 第一節 思想資源、現實政治語境與核心問題 第二節 兩種「城邦 第三節 人的社會、法律與共善 第四節 政治主權者合法性的來源:普遍的同意 第五節 城邦的自治、選舉和自然權利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