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政策創新.2022 ISBN:978752282317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岳經綸 等著 頁數:4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6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接續2021年調查報告的研究主題,在2022年度全國性調查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繼續探討了事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政策創新的關鍵議題,包括中等收入群體幸福感、貧困治理與公眾貧困認知、平台經濟從業人員社會保障權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三孩」政策與兒童照顧、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生活平衡等,對於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岳經綸,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愛思唯爾中國公共管理高被引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政策、社會保障。目錄 總報告 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一 共同富裕願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政策創新的時代意義 二 共同富裕戰略下社會政策創新發展的主要議題 三 2022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調查研究設計 四 2022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調查基本情況 五 2022年美好生活調查主要發現 六 本書的結構與內容 專題報告一 中等收入群體:標準、自我感知和幸福感 一 導言 二 共同富裕戰略下的中等收入群體:概念與文獻綜述 三 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及其影響因素 四 公眾的中等收入群體自我感知 五 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差距與主觀幸福感 六 基於研究結論的政策建議 專題報告二 共同富裕視域下的公眾貧困認知:時空差異與影響因素 一 導言 二 政策背景 三 文獻回顧與述評 四 變數操作化與研究方法 五 公眾貧困認知的時空差異 六 公眾貧困認知的影響因素分析 七 結論與政策啟示 專題報告三 平台經濟從業者社會保障權益的公眾態度:職業身份與參保支持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二 文獻綜述 三 數據來源與研究設計 四 公眾對平台經濟的主觀便利度感知 五 平台經濟從業者職業身份性質認知 六 平台經濟從業者參保支持的態度 七 實證結果分析 八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專題報告四 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服務需求與政策偏好 一 導論 二 文獻回顧: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的服務需求與政策偏好 三 研究設計 四 社區養老照顧服務需求及家庭照顧方式 五 公眾對老人照顧支持政策的偏好及影響因素 六 公眾延遲退休的意願及配套服務措施偏好 七 公眾延遲退休意願對配套措施偏好的影響 八 完善積極老齡化養老服務體系政策建議 專題報告五 三孩政策背景下的兒童照顧:現實困境、公眾偏好與社會政策 一 研究背景 二 政策背景 三 分析框架:核心概念與基本理論 四 生育配套政策的公眾態度和偏好 五 兒童照顧政策的公眾態度和偏好 六 結論與政策建議 專題報告六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效的主觀評價 一 導言 二 政策背景:譜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篇章 三 地方探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典型實踐 四 鄉村振興戰略的個體主觀績效評價分析 五 鄉村振興戰略主觀績效評價的區域差異 六 結論與對策建議 專題報告七 基於時間利用的我國工作—生活平衡:現狀、影響因素與政策意涵 一 引言 二 工作—生活平衡:社會政策的新議題 三 研究設計 四 時間利用中的工作、家庭與個人:現狀與比較 五 三類時間利用和工作—生活不平衡程度的影響因素 六 基本結論與政策建議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