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身體哲學 劉虹 978757660879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南大學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醫學身體哲學
ISBN:9787576608793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劉虹
頁數:1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3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醫學身體哲學是以患者身體的一般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理論體系和患者具身關懷的行動綱領。醫學身體哲學理論研究的問題域初步界定為患者具身感受、具身情緒、具身認知、具身倫理、患者行為、身體政治、具身技術、醫患間性等;醫學身體哲學實踐研究的落腳點置於患者具身關懷:探討關懷患者具身感受、具身情緒、具身認知的實踐策略,分析為患者提供技術關懷和服務關懷的路徑,最終在醫學終極關懷的語境中實現醫學身體哲學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的統一。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醫學身體哲學的理論與實踐的專著,是國內第一部具有易讀性、學理性的身體哲學的優秀讀物,適合於教學與自學;它可以提升臨床實踐人員的入學境界以及加持醫學職業人對生命世界的深刻認知。

目錄

第一章 從意識哲學走向身體哲學
第一節 中國醫學哲學七十年
一、前30年時期:醫學哲學研究起步
二、后40年時期:醫學哲學研究興起
第二節 醫學哲學概述
一、研究對象:醫學之形而上
二、理論體系:邏輯起點和理論框架
三、思維方式:對醫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維方式的揚棄
四、學術功能:教育與建構
五、內在不足:忽視了身體的存在
第三節 意識哲學的身體錯位
一、意識哲學:貶抑身體后的夢魘
二、意識哲學與身體哲學:誰主沉浮?
三、醫學哲學:從意識哲學走向身體哲學
第二章 醫學身體哲學的思想淵源
第一節 哲學思想史中的身體哲學思想
一、身體自然元素構成說:認識身體的第一步
二、身體與靈魂:醫學與哲學尚未終結的對話
三、近現代意識哲學身體觀:理性和理念統轄身體
四、托馬斯·阿奎那等宗教人士的身體觀:神學語境下的身體
五、笛卡爾的身體觀:身體是獨立的,疾病是自然的
六、斯賓諾莎的身體觀:沒有身體的解放,就沒有思想的解放
七、尼採的身體觀:上帝已死,唯有身體
八、弗洛伊德的身體觀:力比多身體在潛意識中涌動
九、福柯的身體觀:被規訓的身體
第二節 生物醫學的身體學說
一、生物醫學身體學說:身體演進的智慧
二、生物醫學的身體價值:世界意義的原點
三、身體學說之間的關係:身體哲學的引領
第三節 身體哲學與醫學身體哲學範疇
一、身體哲學:西方哲學千年發展的必然
二、身體:醫學的關鍵詞
三、醫學身體哲學:對患者身體一般問題的哲學思考
第三章 患者具身感受理論
第一節 感受、具身感受與患者具身感受
一、感受:意義的誕生
二、知覺:身體的首要體驗
三、患者具身感受:患者生活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患者具身感受的維度、特徵和感受源
一、患者具身感受維度:質、量、度、類
二、患者具身感受性:屬性和特徵
三、患者具身感受源:「三維一體」
第四章 患者具身情緒理論
第一節 情緒、具身情緒與患者具身情緒
一、情緒:身體變化的總和
二、具身情緒:顯現身體狀態的符碼
三、患者具身情緒:患者「身心氣象」的睛雨表
第二節 患者具身情緒的屬性
一、情緒性質:具身屬性本體觀
二、情緒狀態:內在結構平衡觀
三、情緒功能:多維功能整合觀
四、情緒觸點:應激事件集結論
五、情緒結構:情緒構架失衡說
六、情緒過程:過程節點聯動觀
第五章 患者具身認知理論
第一節 認知、具身認知與患者具身認知
一、認知:從認識論、心理學到身體哲學
二、具身認知:從巴門尼德到梅洛一龐蒂
三、患者具身認知:我「視」故我在
第二節 患者具身認知圖式
一、患者具身認知圖式:患者認知主體的表徵方式
二、患者具身認知圖式:認知單元的組織結構
三、患者具身認知圖式的機制:交互作用與整體關聯
第六章 醫學具身技術理論
第一節 醫學具身技術的理念
一、醫學具身技術:身體與身體的連接
二、醫學技術:與身體共在的存在
第二節 醫學具身技術干預的底線
一、醫學技術干預:逾制與僭越
二、身體:靈性、人格與本真的存在
三、不可僭越的限度:天、地、人、神、物、我共融的同一性
四、醫學技術干預管控:標本治則
第七章 醫患身體主體間性理論
第一節 醫患身體主體間性理論的社會背景與理論基礎
一、社會背景:主體一主體性哲學一主體性醫學
二、理論基礎:主體間性一身體主體間性一醫患身體主體間性
第二節 醫患身體主體問性狀態的實然與應然
一、醫患身體主體間性狀態的實然:兩個維度的裂解
二、醫患身體主體間性狀態的應然:「雙手共現」的融洽
第八章 醫學身體哲學的學術氛圍
第一節 生命倫理學向具身倫理學轉向
一、生命倫理學:失察于身體的倫理意義
二、具身倫理:補充和矯正
三、醫學具身倫理學:醫患理解的倫理根脈
第二節 人類學向身體人類學轉向
一、人類學:失之寬泛的問題域
二、醫學人類學:關注健康與疾病
三、身體人類學:身體是人類存在的方式
第三節 社會學向身體社會學轉向
一、社會學:行為主體被遺忘
二、社會學的身體轉向:追問社會活動的主體
三、身體社會學:社會身份的原本在哪裡?
第四節 政治學理論向具身政治理論轉向
一、政治的內涵與功能特徵:澤潤生民,治國理政
二、醫學具身政治:護佑身體,矢志不移
三、醫學具身政治的現狀與未來:實然狀態與應然期待
第九章 醫學身體哲學的臨床實踐
第一節 醫學身體哲學臨床實踐的內容、問題域和複雜性
一、患者具身關懷:臨床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醫學身體哲學臨床實踐:問題域與複雜性
第二節 醫學身體哲學臨床實踐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