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 張國風 97870201831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NT$3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
ISBN:9787020183135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張國風
叢書名:古典新知
頁數:3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8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古典新知」叢書邀請當代學術名家解說中國古代經典名著,體式不拘一格,內容深入淺出,視域更加寬廣,角度更加新奇。以大家手筆寫小品文章,往往更見精彩;由著名學者作自由漫談,或許愈加活潑。希望這套叢書可以成為專業研究與大眾閱讀之間溝通的橋樑,為讀者朋友欣賞古典名著、了解傳統文化提供助益。

作者簡介
張國風,1981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198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博士,師從吳組緗先生,學習中國小說史。1988年至北京圖書館,曾任善本部主任。1993年至中國人民大學,任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成果豐厚,著作有《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太平廣記會校》《傳統的困窘——中國古典詩歌的本體論詮釋》《試論》《公案小說漫話》《漫說三國》《漫說儒林外史》等。

目錄
緣起
江南人文
明清小說和江南的緣分
六朝情結(上)
六朝情結(中)
六朝情結(下)
魏晉風度
家世生平
幸與不幸
門第傲人
平常心
痛說科第家史
正途異路
金光大道
詞賦氣
雜覽雜學
舉業的金針
寫作精義
儒林寫真
同中之異
憎而知其善
何吝之有
他總能抓住理
王德王仁
好名之累
求名的途徑
名士的做作
一學就會
科場舞弊
芸芸眾生
船到碼頭車到站
變色龍
潘三眼裡無難事
卜家兄弟
金錢、才藝和門第
諷刺藝術
題外雜談

精彩書摘
《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古典新知》:
明清時代,鄉試、會試考上來的是「正途」,其他的只能算是「異路」,是被科目中人看不起的。是所謂科甲世界。才氣自負的王德就非常看不起三十年前的宗師:「這是三十年前的話。那時宗師都是御史出來,本是個吏員出身,知道甚麼文章!」一個秀才可以輕視御史,因為御史不是正途出身。半通不通,器小易盈,連「先儒」是已經去世之儒者都不懂的匡超人,他也儼然以正途自居:「像我們這正途出身,考的是內廷教習,每日教的多是勛戚人家子弟。」他當然不是什麼「正途」,只是自以為是正途罷了。遲衡山說近日朝廷徵辟杜少卿,他都不就;高翰林便反駁遲衡山:「徵辟難道算得正途出身么?」不屑一顧。假冒的萬中書說馬二先生:「學道三年任滿,保題了他的優行。這一進京,倒是個功名的捷徑,所以曉得他就得手的。」施御史便潑冷水說:「這些異路功名,弄來弄去始終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從科甲出身。」萬中書自己「從京師回來,說已由序班授了中書」,他謙虛地對武正字、遲衡山說:「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大器晚成的。就是小弟這就職的事,原算不得,始終還要從科甲出身。」挺有自知之明。庄紹光徵辟落選回來,在揚州有很多人歡迎他。蕭柏泉奉承說:「晚生知道老先生的意思,老先生抱負大才,要從正途出身,不屑這徵辟,今日回來,留待下科掄元。皇上既然知道,將來鼎甲可望。」誰知蕭柏泉馬屁拍在馬腳上,庄紹光反駁他說:「徵辟大典,怎麼說不屑?若說掄元,來科一定是長兄。小弟堅?煙霞,靜聽好音。」
一種制度總是培養出一種既得利益集團,這一集團就是這一制度的擁護者、鼓吹者,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既有那麼長的歷史,它當然培養出了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就是所謂科甲中人。久而久之,這種既得利益集團便會製造出一種為此制度辯護的理論,而所謂「正途」對「異路」的歧視就是這一理論的組成部分。科甲中人往往藉著師生關係、同年的關係,結成朋黨,互通聲氣,他們輕蔑、排斥異路上來的官吏,這是隋唐以來就有的風氣,只是到了清代越發地牢不可破了。在清代,即便是沒有師生關係的官員,下級也要拜朝中的權貴為老師。在下級這方面,是為了尋找靠山;在權貴這方面,是為了籠絡人才。乾隆元年(1736)的博學鴻詞科,吳敬梓的摯友程廷祚因為不願依附在大學士張廷玉門下而落選。在封建社會晚期,像程廷祚這樣蔑視富貴、保持獨立人格,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知識分子,是越來越少了。而那位「天下之士,思一見以為榮而不可得」的張廷玉,正是雍正和乾隆極度信任,寄予重任的人。雍正時,張廷玉任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翰林院,兼任十幾個修史館的總裁官。雍正彌留之際,特頒遺命,讓張廷玉配享太廟。乾隆初政時,張廷玉和鄂爾泰同為輔命大臣。乾隆稱讚張廷玉「在皇考時勤慎贊襄,小心書諭」。對於這樣一個得到雍正、乾隆高度信任的權貴,程廷祚競在給他的信中不客氣地加以諷刺,我們不能不對他的操守表示欽佩。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