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記程 中華詩詞之美 鄭欣淼 97872001724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
NT$1,50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詩心記程 中華詩詞之美
ISBN:9787200172454
出版社:北京
著編譯者:鄭欣淼
叢書名:鄭欣淼文集
頁數:61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8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詩心紀程》是筆者10餘年來有關詩詞的文章、講演、講話、訪談以及序、跋等的結集,大致可見我的詩路歷程。所收錄的95篇各類文章,分為4部分,每個部分按時間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鄭欣淼,著名學者,「故宮學」專家。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等職。為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等。多年來從事政策研究、魯迅研究、文化研究,2003年首倡故宮學。

目錄
詩心紀程
序言
第一編 詩魂如華
推薦《綴英集》
讓吟誦回到生活中
中華詩詞的外交力量
關於大眾傳媒加強中華詩詞傳播的建議
用心吟出西部的深厚和雄大
加強中華詩詞知識的傳播與普及
喻園直是瑤之圃
學習毛澤東「新體詩歌」論述的體會
此意竟蕭條 行歌非隱淪
舊體詩和新詩應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賀敬之的新古體詩
志念憑營構 韶華任飾陳
一把感受王國維靈魂之美的鑰匙
對於杭州建設詩詞之都的感想與建議
研習古詩詞重在傳習民族精神
沉浸濃郁 含英咀華
寄語《詩詞中國》
九州生氣鳳凰筆 千古文心瑰瑋詞
中華詩詞的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 發展詩詞事業
回眸才覺雨煙稠
九天時雨詩中落 萬里春風掌上來
點評李玉平部分散曲
我理解的好詩人
第二編吟情如縷
舊體詩創作:從復甦走向復興
賦的探索
詩壇新幟 歷史重任
忽聞動地歌吟起 始信心聲不等閑
詩詞大省的責任與氣象
三痴第一是詩魂
「詩詞中國」活動的意義
永遠的杜甫
繼承詩聖遺產 無愧偉大時代
詩詞創作與發展三議
以詩詞的風雅奉獻世界和平的偉大夢想
讓「中國詩歌之城」煥發光彩
中西已鑄迦陵學 今古方摛錦繡詞
中華詩詞之美

精彩書摘
《詩心紀程 中華詩詞之美》:
《人間詞話七講》,是葉嘉瑩先生闡釋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的一部著作。條分縷析的細膩敘說,典雅優美的清新繹解,讀來令人齒頰生香,如飲醇醪。
王國維的詞學著作《人間詞話》,被稱為「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在這一作品中,王國維先生運用中國古典傳統的詞語形式,以古典詩歌作品為研究基礎,挖掘前人詞話的學術精華,並借鑒當時傳人中國的尼采、叔本華等西方學術觀念,在當年的詞學研究和美學探索中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學術層面。
不過,王國維先生雖接受了一些西方的啟蒙,《人間詞話》也試圖把西方美學和文學理論成果融入中國古典詞學的研究體系,但其古奧的敘述方式和抽象的晦澀視角,也遺留給當代人不少閱讀障礙,更使一般讀者望而卻步。而葉嘉瑩先生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的清晰解說,則把這些閱讀障礙一一消解,「自然」「高古」「神韻」「境界」等諸多抽象甚至玄奧的詞學概念,也都有了可親可感的具象內容。
葉嘉瑩先生少長京華,承家學而結緣詩詞,得真傳而登堂入室,正如她的老師顧隨先生所說,「作詩是詩,填詞是詞,譜曲是曲」。葉嘉瑩先生更將西方文藝理論成果引入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取得了詩詞界公認的豐碩成果。而在堅持創作和研究的同時,先生還有著長達70餘年的教齡,杏壇耕耘,桃李滿園。正是有了這種深厚的人生歷練和學術背景,先生的《人間詞話七講》才有了與眾不同的深刻感悟。我認為,這本書有以下四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詩心相通,知人論世,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異代迴響。葉先生不同於一般解書者從文本到文本的「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式的解說方式,她曾經撰寫過《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在那本書中她就鮮明地提出過王國維「所追求的是真理」的觀點。因此,她對王國維的理解是既見詩心,又見人心,更見自心和天地心。《人間詞話七講》就從王國維的人格力量講起,使讀者首先感受到其思想魅力和士子情懷。在第一講,她引述了陳寅恪對王國維的評價:「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彰。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可以說,這是交給讀者的一把神奇的鑰匙。通過這把鑰匙,打開久遠神秘的大門,讓讀者感受王國維的靈魂之美。
在引用陳寅恪的話語時,葉先生髮出了為何而讀書的聲音:「士之讀書治學的最高目的,不應該是為了一個學位,也不應該是為了以學問當作工具來求得私人的利益讀書是為了明理,是在追求真理。」這段話,我認為應該提醒今天的讀者格外注意,它一定會使人受益無窮。
二是用寬廣的環球視野來透視古典詩歌的恆久魅力。葉先生既有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功底,又有西方現代文藝理論的新穎視角。二者結合,為《人間詞話》的解說拓展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宏闊境界和嶄新層面。最可貴的是,葉先生並不是如當今某些詩評家那樣弄些西方新名詞來生搬硬套,她不贊成那種「表皮的附會,牽強、生硬、淺薄」的做法。所以,她的解說是把中國古典詩歌放在世界文學的大背景中來看,樸實直接地切入原作,使我們感受到王國維的心靈、智慧、襟抱和修養,感受到《人間詞話》所營造的獨特的美學氣場和生命活力,這其實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再創造過程。
三是獨立思考的學術創見。葉先生對王國維有積極的肯定,也有自己的冷靜判斷:「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也有它不完全正確的地方有時代的限制、知識的限制,但是他忠實于自己,也忠實于讀者。」她在講解里講出「他的好處在哪裡」,也講出「他的時代局限在哪裡」。這種求是理念,展示的正是中國學人一脈相承的學術品格和治學精神。
四是頗具生命質感的閱讀感受和學術感發。書中每一講,都結合了葉先生個人的感受、感想與感懷。她風趣地把自己的這些個人的美學發現稱作「添字注經」。值得讚賞的是,先生添的字,都是該添的,是更詳細地幫助讀者理解的「注」,而沒有脫離「經」自身的內涵和外延。
讀葉先生的著作,常常想起《文心雕龍》中的一句話:「豈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皇皇七講,乍看如散珠墜葉,其實有一條看不見的神奇紅線,把這些散珠完整圓融地串聯在一起。這條紅線,就是先生的一顆詩人特有的滾燙的、拳拳躍動的赤子之心。
《孟子》有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我們今天讀先生的著作,也不能不了解她「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屈杜魂」的鏗鏘操節,尤其是讀一些先生的詩詞作品,對我們深入了解她的詩學詞學思想,更具體地感悟《人間詞話七講》,都是有益的。

前言/序言
筆者年輕時就喜歡讀古典詩詞,並且嘗試著寫作舊體詩詞,這一愛好基本堅持了下來,但關於詩詞方面的文章則寫得不多。從1996年出版第一本舊體詩詞集以來,每本書都會寫上「前言」或「後記」,略談自己詩詞創作的感想。2006年,就舊體詩創作問題,筆者接受《中國文化報》記者高昌採訪。文章在《中國文化報》刊載后,《新華文摘》又轉載了,引起較大反響。2010年,筆者忝任中華詩詞學會會長一職至今。中華詩詞學會是個頗有影響的全國性社團,從創辦以來,聚集、團結了一大批中國當代最優秀的詩人詞家,堅持數十年,在推動中華詩詞的復興、繁榮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筆者深感責任的重大,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十分重視詩詞知識和理論的學習,努力進行一些研究;出席詩詞理論研討會或詩詞講演,筆者都會認真準備。
《詩心紀程》是筆者10餘年來有關詩詞的文章、講演、講話、訪談以及序、跋等的結集,大致可見我的詩路歷程。所收錄的95篇各類文章,分為4部分,每個部分按時間順序排列。
第一部分「詩魂如華」,收入文章、講演等24篇,包括筆者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時就中華詩詞發展的兩個提案。
第二部分「吟情如縷」,收入訪談、講話25篇。本書不收錄一般的講話稿。有關中華詩詞學會會議的講話,收了《以詩詞的風雅奉獻世界和平的偉大夢想》與《在慶祝中華詩詞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兩篇,前一篇為筆者2014年5月23日在廣東惠州第五屆華夏詩詞獎頒獎大會暨海內外中華詩詞高峰論壇的開幕詞,后一篇為筆者2017年6月1日在慶祝中華詩詞學會成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這兩個活動很重要,在學會發展史上都有紀念意義。2015年10月,中華詩詞學會成立了「散曲工作委員會」,筆者兼任工委主任。散曲工委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工作,促進著散曲事業的復興。散曲復興對於中華傳統詩歌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書收入筆者有關散曲的幾個講話與訪談,作為歷史資料存錄。
第三部分「佳什如醴」,35篇,是筆者為一些詩詞作品寫的序言、寄語,筆者也從這些佳作中獲得頗多教益。
第四部分「舊作如茶」,11篇,是筆者正式出版及非正式出版過的詩詞集的序、跋,包括委託王素先生代編《鄭欣淼詩詞百首》的代序。
這本小書能在北京出版集團再次出版,筆者感到榮幸,謹向為此書出版付出辛勞的各位人士致以深切的謝意!
筆者在詩詞道路上的座右銘是: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