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湯液經法圖講記.2-還原中藥的五行屬性 ISBN:9787571432454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金銳 頁數:3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3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總論,講述中藥五行屬性與現行藥性理論的關係、與中藥臨床功效的關係。同時,還介紹了還原中藥五行屬性的方法,探討了五行互含的可能內涵。 下篇為各論,詳細論述並完整解析了34味屬木的辛味中藥、28味屬火的鹹味中藥、26味屬土的甘味中藥、31味屬金的酸味中藥和31味屬水的苦味中藥的性效特點,加起來正好是150味中藥。詳細論述的是,這些中藥的五行屬性和主導藥味是怎樣確定的,基於什麼樣的功效藥理依據,用了什麼樣的法象藥理知識,為什麼要將這味中藥界定為酸咸兼有的金中火等。作者簡介 金銳,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專業博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副主任藥師 職業中藥師、臨床中藥師、信息藥師 具有中藥、西藥聯合培養教育背景 兼任職務 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物警戒與合理用藥研究中心成員 北京中醫藥學會臨床藥學、葯事管理、中藥調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中國非處方葯協會科普專家 北京市中醫局中藥飲片骨幹人才 北京市醫管局/基層醫療機構處方點評中藥專家組成員 《中南藥學》青年編委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中國臨床藥學雜誌》審稿專家 光明網健康科普傳播智庫首批顧問專家目錄 上篇 總論第一講 什麼是中藥的五行屬性? 第二講 為什麼要還原中藥的五行屬性? 第三講 中藥的五行屬性囊括了四氣、五味、歸經和升降浮沉的全部內涵 第四講 對於中藥性效傳承演變可能路徑的歷史復盤 第五講 中藥的外在表現(形色氣味)易改,內在本質(五行屬性)難移 第六講 怎樣還原中藥的五行屬性和主導藥味 第七講 五行互含和複合藥味: 第八講 (木中水)還是(水中木) 第九講 五行生剋與五味配伍轉化 第十講 求同存異,把中藥五行屬性做成持續改進的知識體系 下篇 各論 味辛皆屬木者三十四 第十一講五行屬木中藥的代表,是發汗溫經助陽的桂枝(木中木) 第十二講肉桂(木中木)與桂枝(木中木)的相同與不同 第十三講長於散肺的辛味葯麻黃(木中木) 第十四講長於瀉脾的辛味葯生薑和乾薑(木中木) 第十五講行氣止痛的辛溫葯木香、香附、沉香和吳茱萸,是木中木 第十六講化濕止吐瀉的辛溫葯廣藿香、砂仁和豆蔻,可能也都是木中木 第十七講辛夷和細辛,葯如其名(木中木) 第十八講人血活血的當歸和川芎,都是辛咸兼有(木中火) 第十九講溫燥祛痰散結的半夏和天南星(木中火),可能也是辛成咸兼有 第二十講辛咸兼有的麝香和蟾酥,是溫開的代表葯(木中火) 第二十一講醋制柴胡,是為了保留其辛酸之味(木中金) 第二十二講解肌生津的葛根,可能是木中金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