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與實踐 黃煜倫 蘇敏 郝永崗 978756724241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蘇州大學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與實踐
ISBN:9787567242418
出版社:蘇州大學
著編譯者:黃煜倫 蘇敏 郝永崗
頁數:5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2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神經系統疾病是指影響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的一小類醫學病症。神經系統疾病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發生部位、發生原因、臨床表現、發展過程等。通常按照發生部位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包括腦部和脊髓的各種炎症、腫瘤、出血、缺血、變性、先天和發育異常等,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包括神經根、神經叢和周圍神經的各種壓迫、損傷、感染、代謝障礙、遺傳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是全球範圍內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社會變遷而增加。
我們作為從事神經系統疾病診治與教學工作多年的醫生與教師,一直希望編寫一本與臨床醫學知識密切結合的神經系統疾病教材,該教材不僅要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和通俗易懂,而且要儘量貼近國際神經醫學先進水平。此外,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到大多數病例分析是與理論教材分開的,而實習教學內容又與相關理論知識密不可分。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及受損的定位診斷
第二節 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
第三節 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檢查
第二章 腦血管疾病
第一節 高血壓腦出血
第二節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三節 腦動靜脈畸形
第四節 煙霧病
第五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第六節 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
第七節 腦栓塞
第八節 小動脈閉塞型腦梗死
第九節 腦血管疾病的康復及進展
第三章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第一節 病毒感染
第二節 細菌感染
第三節 朊病毒病
第四節 神經梅毒
第五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神經系統障礙
第六節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康復及進展
第四章 神經免疫疾病
第一節 自身免疫性腦炎
第二節 脫髓鞘疾病
第三節 重症肌無力
第四節 吉蘭-巴雷綜合征
第五節 多發性肌炎
第六節 神經免疫性疾病的康復及進展
第五章 顱腦以及脊髓損傷
第一節 顱腦損傷
第二節 脊髓損傷
第三節 顱腦和脊髓損傷的康復及進展
第六章 脊髓病變
第一節 急性脊髓炎
第二節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第三節 脊髓血管病
第四節 脊髓空洞症
第五節 脊髓壓迫症
第六節 脊髓病變的康復及進展
第七章 腦腫瘤
第一節 膠質瘤
第二節 垂體腺瘤
第三節 腦膜瘤
第四節 神經纖維腫瘤
第五節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第六節 顱咽管瘤
第七節 表皮樣囊腫
第八節 血管網狀細胞瘤
第九節 顱內轉移瘤
第十節 腦腫瘤的康復及進展
第八章 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第一節 阿爾茨海默病
第二節 額顳葉癡呆
第九章 腦積水
第十章 運動障礙性疾病
第十一章 周圍神經病變
第十二章 神經遺傳性疾病
第十三章 頭痛及眩暈
第十四章 癲癇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神經科學是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前沿學科之一,腦科學時代是指人類對大腦的研究和應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引發了科技、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刻變革的時代。腦科學時代的到來,不僅讓我們對自然和人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如治癒腦疾病、提高智力、創造人工智能等。神經系統疾病是指影響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的一小類醫學病症。神經系統疾病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發生部位、發生原因、臨床表現、發展過程等。通常按照發生部位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包括腦部和脊髓的各種炎症、腫瘤、出血、缺血、變性、先天和發育異常等,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包括神經根、神經叢和周圍神經的各種壓迫、損傷、感染、代謝障礙、遺傳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是全球範圍內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社會變遷而增加。
我們作為從事神經系統疾病診治與教學工作多年的醫生與教師,一直希望編寫一本與臨床醫學知識密切結合的神經系統疾病教材,該教材不僅要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和通俗易懂,而且要儘量貼近國際神經醫學先進水平。此外,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到大多數病例分析是與理論教材分開的,而實習教學內容又與相關理論知識密不可分。所以我們希望編寫的這本教材在基礎與臨床相結合方面有所突破。
當今,新的甚至是顛覆現有知識的科研成果不斷快速湧現,再加上編者水平有限,書中可能有不妥或疏漏之處,希望讀者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內容,在此深表誠摯謝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