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學視域下的陳爐耀州窯研究 張池 97875184449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輕工業
NT$44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非遺學視域下的陳爐耀州窯研究
ISBN:9787518444960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
著編譯者:張池
叢書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
頁數:2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5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陝西省銅川市的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人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陳爐鎮為該技藝唯一的活態傳承地。當地爐火閃耀千年,保留了耀州窯釉、型與燒成制度三大核心技術。本書通過對陳爐鎮以及周邊區域的陶瓷文化進行系統、全面和深入的田野考察,記錄了該技藝的傳承軌跡及其背後的文化生態,試圖分析陳爐窯業傳承至今的原因,從而為陶瓷類傳統手工藝的活態傳承以及現代語境下以振興為目的的實踐路徑選擇問題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張池,博士,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理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方向,任教於四川農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與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會員,人選四川省青年人才信息庫。主要從事人類學、藝術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相關研究。近年主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並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民委重大項目等,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宗教學研究》《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文章數十篇。著有《旱豐辛夷》,參与撰寫《守望老家》《民族傳統手工藝品保護與發展報告:基於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的調查》。

目錄

引言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目的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歷史與現狀
一、國內學術研究回顧
二、海外學術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結構、方法與主要理論
一、研究結構
二、研究方法
三、所涉及的主要研究理論
第一章 在地共生:陳爐耀州瓷釋義與存續環境
第一節 什麼是陳爐耀州瓷
一、陳爐耀州瓷與耀州窯系的釋義
二、文化生態:陳爐耀州瓷燒制技藝的存續基石
第二節 一方水土養良瓷
一、自然資源對陳爐窯業的影響
二、地理環境對陳爐窯業的影響
第三節 人文環境賦內核
一、政治環境對陳爐窯業的影響
二、經濟環境對陳爐窯業的影響
三、文化環境對陳爐窯業的影響
小結
第二章 雅俗合流:陳爐瓷的發展歷程與產品特徵
第一節 金代:師承黃堡燃星火
一、陳爐窯業的興起及原因
二、金代陳爐窯的產品特徵
第二節 元代:改進技術求生存
一、元代陳爐窯業的興盛及原因
二、元代陳爐窯的產品特徵
第三節 明代:官民結合謀轉型
一、陳爐窯業的轉型及原因
二、明代陳爐窯的產品特徵
第四節 清代中前期:由雅趨俗多元化
一、清代中前期陳爐窯業的多樣化發展及原因
二、清代中前期陳爐窯的產品特徵
第五節 晚清及民國:雅俗合流鑄民窯
一、陳爐窯業的嬗變及其原因
二、晚清及民國時期陳爐窯的產品特徵
第六節 改革開放前:改革工制復青瓷
一、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陳爐窯的變革
二、改革開放前陳爐窯的產品特徵
小結
第三章 匠心手作:傳統陳爐瓷的傳承內容
第一節 精挑細選出好料
一、泥料的選擇
二、釉料的選擇
第二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工場的布置
二、裝飾工具的選擇
三、匣缽的選擇
四、其他工具的選擇
第三節 動手有功:製作工藝流程
一、耙泥與陳腐
二、揉泥、拉坯與修坯
三、化妝土與釉藥的使用
四、窯爐的構成
五、裝窯燒制
第四節 傳統耀州窯工藝的現代演變
一、傳統技藝、原料與工具的變遷
二、包裝方式的變遷
小結
第四章 衣缽相傳:血緣與業緣傳承
第一節 沾親帶故的血緣傳承
一、基於地域的血緣傳承
二、血緣傳承的復興及原因
第二節 業緣傳承——以能者為師
一、基於傳統行業關係的業緣傳承
二、陶瓷廠時期的業緣傳承
小結
第五章 各顯其能:行業組織、地方權力結構與民間信仰
第一節 分工有序的行業組織
一、瓷戶的組織結構及特點
二、窯戶的組織結構及特點
三、行戶的組織結構及特點
四、販戶的組織結構及特點
五、輔助行業的組織結構及特點
第二節 地方權力格局:「東三社」與「西八社」
一、「東三社」與「西八社」的產生
二、東、西社的內部結構
三、東、西社與地方話語權之爭
第三節 以窯神為尊:陳爐窯業的民間信仰
一、陳爐的神靈信仰系統
二、窯神廟的布局與窯神祭的記憶
小結
第六章 危機相易:陳爐瓷技藝的傳承現狀與危機
第一節 改革開放后陶瓷廠的困局與私人瓷坊的興起
一、20世紀80年代陳爐陶瓷廠的輝煌
二、20世紀90年代后陳爐陶瓷廠的衰落
三、20世紀90年代後期私人瓷坊的興起
第二節 陳爐窯制瓷技藝的傳承與保護現狀
一、陳爐窯制瓷技藝的傳承現狀
二、陳爐窯制瓷技藝的保護現狀
第三節 陳爐窯制瓷技藝的危機
一、後繼人才的匱乏
二、仿古:製作技藝的異化
三、競爭與合作
四、文化創意的缺失
第四節 「誰的非遺?」——本土視域下的陳爐窯制瓷技藝的傳承
一、本土視域下陳爐耀州瓷技藝傳承人的評選
二、本土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訓班
三、地方權力博弈背景下窯神祭與技藝展示的現代重塑
小結
第七章 心藝物顯:陳爐窯陶瓷業振興的反思
第一節 「心·藝·物」——關於陳爐窯制瓷技藝傳承及保護的反思
一、「心·藝·物」傳承整體觀是振興傳統陶藝的邏輯起點
二、「心·藝·物」傳承整體觀的內涵
第二節 對若干問題的探討
一、樹傳承之心:傳統技藝傳承梯隊建設與行業精神體系恢復
二、樹傳承之心:助燃文化自覺之火
三、揚傳承之藝:禁止仿古瓷造假與實現梯度開發
四、用傳承之物:陳爐耀州瓷博物館與工業遺產的建設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