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選讀 伍恆山 97875403741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崇文書局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先秦詩選讀
ISBN:9787540374150
出版社:崇文書局
著編譯者:伍恆山
叢書名:中華詩文選讀叢書
頁數:37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7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楚辭》的詩句,善用比興手法,許多隱喻和類比,往往意涵豐富,讓人回味無窮。今天常用的很多成語,都可以從《楚辭》中找到出處。比如「美人遲暮」「鷙鳥不群」「短兵相接」「狐死首丘」「顛倒黑白」等等。詩中又常常引用各類香草比喻美好的品德和聖王賢臣,用詞優美,富有詩意,所以古人取名講究「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優美的文辭,閑時隨意看幾段、讀幾句,也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楚辭》中浪漫主義的精神和氣息又向為中國的文人所共鳴,《世說新語•任誕》說:「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所以《楚辭》的魅力是方方面面的,它充滿著奇幻的、雄偉的、幽深的色彩,具有回味無窮、歷久彌新的特點。
《楚辭》具有多重的文化價值,既值得深入研究,又適合閑讀陶冶情操。所以梁啟超說:「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

目錄
一 古逸
擊壤歌
賡歌
南風歌
卿雲歌
塗山女歌
麥秀歌
採薇歌
白雲謠
慷慨歌
《論語》引逸詩二首
接輿歌
孺子歌
曳杖歌
越人歌
彈歌
彈鋏歌
渡易水歌
琴歌
秦始皇時民歌
二 詩經
周南
關雎
卷耳
桃天
芣?
漢廣
召南
鵲巢
草蟲
甘棠
行露
野有死麇
邶風
柏舟
燕燕
擊鼓
凱風
穀風
靜女
新台
鄘風
柏舟
牆有茨
桑中
載馳
衛風
淇奧
考槃
碩人

河廣
伯兮
木瓜
王風
黍離
君子于役
中谷有蕹
采葛
鄭風
將仲子
女日雞鳴
有女同車
狡童
褰裳
東門之蟬
風雨
子衿
出其東門
野有蔓草
溱洧
齊風
雞鳴
東方未明
魏風
陟岵
十畝之間
伐檀
碩鼠
唐風
蟋蟀
鴇羽
三 楚辭

前言/序言
先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也是中國文學的源頭。詩歌在先秦的文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秋戰國時代,產生了兩部詩歌總集:一是《詩經》,為「六藝」之一,儒家的經典;二是《楚辭》,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品。
毋庸諱言,《詩經》歷來是強調政教以及言語應對的功用的。如《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孔子以為,讀了三百多首詩,就應該能夠從容處理政治,處理外交,如果把政事交給他,而他不能通達辦理,派他到國外辦事,在辭令方面,又不能單獨應對外交上的事務,那麼讀詩雖多,又有何用?這說明孔子是將讀《詩》作為讀書人提升政治、外交素養的途徑來強調的。《毛詩序》說:「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漢書·藝文志》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這都足以說明詩歌是能通達政事的。《論語·季氏》又記孔子的話說:「不學《詩》,無以言。」會詩,便會言語,用於外交,可以獨自隨機應對,達成使命。
在《論語·陽貨》中孔子更是將詩歌的功用闡述得非常全面:「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孔子說學《詩》的益處,表現在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幾個方面,從近處說,能用來事父,從遠處說,能用來事君,又能記得很多鳥獸草木的名稱。什麼是「可以興」?興是託事於物,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自己的心志。什麼是「可以觀」?觀就是「觀風俗之盛衰」。詩是表達心志的文辭,配合樂譜唱出來就是音樂,例如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樂,而知列國的治亂興衰。學《詩》可以觀察社會風俗盛衰,即可了解政治得失,可以從速改善。什麼是「可以群」?孔安國注說:「群居相切磋。」是說人類從家庭到社會都必須合群,相互學習切磋,得到進益。焦循《論語補疏》說:「《詩》之教溫柔敦厚,學之則輕薄嫉忌之習消,故可以『群居相切磋』。」什麼是「可以怨」?孔安國注說:「怨,刺上政。」邢昺疏:「《詩》有『君政不善則風刺之』,『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就是說可以用詩歌來譏刺、抨擊朝政的缺失。什麼是「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事父應當盡孝,事君應當盡忠,無論盡孝還是盡忠,都須諫止其過。諫過必須懂得諫過的道理,使言之有效。例如閔子騫諫父,請求勿逐出他的後母,便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終能感動其父打消原意,又能感動後母,待他如待親生之子。諫父不容易,諫君更難,學《詩》,可以興觀群怨,便懂得事父事君的道理。什麼是「多識於此鳥獸草木之名」?識,音同志,記憶之義。邢昺疏:「詩人多記鳥獸草木之名,以為比興,則因又多識於此鳥獸草木之名也。」《詩經》三百篇中含動、植物等種種名詞,學了《詩》不但有進德修業、輔助政教的作用,還可以增廣動、植物的知識,可見詩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孔子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刪選整理《詩經》,這是孔子在周遊列國之後,于魯哀公十一年(前484)以六十八歲高齡返回魯國,所做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其成果即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三百篇的詩歌總集。至於儒家所強調的詩教,孔子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民眾溫柔敦厚,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很和諧,不暴肆,不放縱,雍容儒雅,這就是《詩》教化的結果。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