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化批判理論視閾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意義研究 ISBN:9787308242127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朱曉虹 叢書名: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課題成 頁數:2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6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文化批判的理論視域,從唯物史觀、實踐哲學和人學理論出發,審視傳統文化「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與「欲理合一」的文化價值理念如何在當代完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堅定文化自信的現實情境下,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向度闡發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現代價值。作者簡介 朱曉虹(1981年10月一)女,浙江青田人。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麗水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發表過「新時代開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以增強文化自信的若干思考」(《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8年第9期)等10餘篇論文。目錄 1 導論1 1 研究緣起及意義 1 1 1 研究緣起 1 1 2 研究意義 1 2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1 2 1 國內研究現狀 1 2 2 國外研究現狀 1 3 本書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1 3 1 研究思路 1 3 2 研究方法 1 4 本書研究的重點、難點與創新點 1 4 1 研究的重點 1 4 2 研究的難點 1 4 3 研究的創新點 2 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理論的基本內容 2 1 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理論的現代背景 2 1 1 工業文明引導下的現代性轉向 2 1 2 消費社會的興起及其文化問題 2 1 3 資本邏輯控制下人的深度異化 2 1 4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對人的操控 2 2 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的理論基礎 2 2 1 文化生成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 2 2 2 文化革新的實踐哲學指向 2 2 3 文化發展的人學主題 2 3 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的三重向度 2 3 1 文化生產的技術理性批判 2 3 2 消費社會的意識形態批判 2 3 3 文化商品化的大眾文化批判 2 4 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的理論旨歸 2 4 1 批判與救贖:人與文化的深層矛盾及其克服 2 4 2 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的三維視角 3 中西馬三重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文化 3 1 中西馬文化觀的對立與會通 3 1 1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反省 3 1 2 文化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批判 3 1 3 繼承與創新:綜合創新傳統文化觀 3 1 4 綜合創新傳統文化觀視閾下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 3 2 人與自然關係的中西馬文化觀比較 3 2 1 西方的理性文化傳統與科學自然觀 3 2 2 唯物史觀的人化自然觀及其文化意蘊 3 2 3 傳統天人合一觀的概述及其現代價值 3 3 人與社會關係的中西馬文化觀比較 3 3 1 西方人本主義傳統及其理論局限 3 3 2 唯物史觀共同體理論的文化表達 3 3 3 傳統文化人我合一觀及其現代價值 3 4 人與自身關係的中西馬文化觀比較 3 4 1 西方個人主義傳統及其文化衝突 3 4 2 唯物史觀關於人的本質論及其文化意蘊 3 4 3 傳統文化的身心合一之道及其現代價值 4 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之道的現代轉換與價值創新 4 1 唯物史觀在人與自然關係上的文化批判 4 1 1 資本主義生態危機造成天人關係的割裂 4 1 2 工具理性批判與科學主義的反思 4 1 3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天人關係的理論建構 4 2 傳統天人合一之道的創造性轉換 4 2 1 現代生態文明與新天人觀的構建 4 2 2 「道法自然」思想的現代開掘 4 2 3 超越科學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的文化藩籬 4 3 當今中國對天人合一之道的創新性發展 4 3 1 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共同體」 4 3 2 以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化建設 4 3 3 以大國擔當的情懷推進全球生態文明的進步 5 傳統文化中人我合一之道的現代轉化與價值創新 5 1 唯物史觀對人我關係的文化闡發 5 1 1 社會關係視閾下的個體需要及其滿足 5 1 2 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在「真實集體」中的統一 5 1 3 自我價值在社會歷史活動中的實現 5 2 傳統文化中人我合一之道的創造性轉化 5 2 1 由「自然人」向「道德人」的提升 5 2 2 個人主義的超越與自由的真正實現 5 2 3 「大同」社會:從理想走向現實 5 3 當今中國在人我關係上的創新性發展 5 3 1 以共享發展理念化解社會分配矛盾 5 3 2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公民的文化認同 5 3 3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全球化的發展 6 傳統文化中身心合一之道的現代轉換與價值創新 6 1 唯物史觀對人與自身關係的文化立場 6 1 1 「真實需求」對人的需要的澄清 6 1 2 消費異化的身心對立及其後果 6 1 3 「感性解放」謀求身心和諧發展 6 2 傳統文化中身心合一之道的創造性轉換 6 2 1 身之欲與心之理的合一 6 2 2 以理制欲的道德理性及其基本範式 6 2 3 超越壓抑與放縱:身心合一之道的現代重建 6 3 當代中國在身心關係問題上的創新性發展 6 3 1 建構身心合一的新時代修養觀 6 3 2 推崇超越物慾主義的幸福觀 6 3 3 倡導立德樹人的生命觀 7 結束語 7 1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源頭性力量 7 2 以唯物史觀文化批判理論為引領提升國家軟實力 7 3 以民族文化共識的培植凝聚起民族復興的偉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