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第四集 ISBN:9787501373437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著編譯者: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 頁數:2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5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在他們心中,圖書館究竟意味著什麼?是潘寅生深夜跋涉的時候,身上背著的沉重書箱?是關懿嫻在英國畢業后經由香港回北京時,手中握著的單程車票?是彭斐章與導師在深夜的莫斯科火車站最後的惜別?是李孝友念念不忘的《澹生堂藏書約》中的「天下人之書,天下人共讀」?「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讀完這130餘萬字的文稿后,我們終於明白,在他們的心中,圖書館就是那個能讓他們安心的地方。 本書不僅開創了中國圖書館口達歷史的新時代,而且在全球圖書館界樹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口述史學術豐碑,對於中國圖書館記憶的保存乃至全球圖書館口述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內容簡介 《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首批圖書共5冊(1-5集),共收錄29點陣圖書館學家和圖書館專家的口述史,包括(按生年排序): 第1集:黃明信、關懿嫻、熊道光、沈燮元、劉德原、袁正祥; 第2集:彭斐章、庄守經、李孝友、張樹華、武復興、謝灼華; 第3集:倪波、盧子博、烏林西拉、高樹榆、劉尚恆、沈繼武; 第4集:吳慰慈、張安珍、李龍如、陽海清、沈迪飛、朱岩; 第5集:潘寅生、譚祥金、趙燕群、韓錫鐸、詹德優。 他們是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者和見證者,他們的口述歷史是20世紀中國圖書館學術和事業史極為珍貴的資料。 本書是第4集,講述了吳慰慈、張安珍、李龍如、陽海清、沈迪飛、朱岩這些專家的故事。目錄 序前言 吳慰慈口述史 基本情況 中學時代 北大圖書館學系求學 任職天津圖書館 重回北大圖書館學系任教 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 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及進展研究 提攜後學,亦師亦友 和諧於心,寬厚為人 張安珍口述史 家庭背景 艱難的求學之路 武漢大學教書之途 曲折的調動之道 湘潭大學執教之路 培養人才,注重科研 晚年無私奉獻 李龍如口述史 從初中到高中的求學路 讀大學時成為「築路英雄」 冒著患癌症危險滅蟲保書 專心偽裝本書刊研究 創新服務讀者方式,擴大圖書館影響力 潛心紙張研究和古籍版本的鑒定 執行戰備書庫守衛任務 時隔27年才知道曾經給毛主席查過資料 記憶中的館藏毛主席著作 盡心為圖書館建設貢獻力量 陽海清口述史 我的父親母親 走進圖書館 我心中的圖書館事業 大家對我的鼓勵及幫助 我的學術研究之路 對新一代圖書館人的寄語 沈迪飛口述史 開場的話 出身與啟蒙 中學時光 回憶大學 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接觸計算機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的誕生 跳過軟體的「死亡之谷」 自主圖書館軟體的旗幟 適合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發展的土壤 些許遺憾 開啟聯合編目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推廣中的感動 國外考察感觸 館長的管理論 憂國謀家,倡建新館 行遍河山,滿眼風景 一等好事就在讀書 圖林感悟 朱岩口述史 來自一個濕地小村莊 北京四中的美好回憶 北京機械學院:夢想開始的地方 與國家圖書館結緣 步入事業新里程 研發大字符集:表意文字統一編碼 開發中國的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系統 交流訪問 新的崗位 全文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的重要進展 晚年生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