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第三集 ISBN:9787501373420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著編譯者: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 頁數:2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5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在他們心中,圖書館究竟意味著什麼?是潘寅生深夜跋涉的時候,身上背著的沉重書箱?是關懿嫻在英國畢業后經由香港回北京時,手中握著的單程車票?是彭斐章與導師在深夜的莫斯科火車站最後的惜別?是李孝友念念不忘的《澹生堂藏書約》中的「天下人之書,天下人共讀」?「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讀完這些文稿后,我們終於明白,在他們的心中,圖書館就是那個能讓他們安心的地方。 本書不僅開創了中國圖書館口達歷史的新時代,而且在全球圖書館界樹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口述史學術豐碑,對於中國圖書館記憶的保存乃至全球圖書館口述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內容簡介 《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首批圖書共5冊(1-5集),共收錄29點陣圖書館學家和圖書館專家的口述史,包括(按生年排序): 第1集:黃明信、關懿嫻、熊道光、沈燮元、劉德原、袁正祥; 第2集:彭斐章、庄守經、李孝友、張樹華、武復興、謝灼華; 第3集:倪波、盧子博、烏林西拉、高樹榆、劉尚恆、沈繼武; 第4集:吳慰慈、張安珍、李龍如、陽海清、沈迪飛、朱岩; 第5集:潘寅生、譚祥金、趙燕群、韓錫鐸、詹德優。 翻閱《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1-5集),宛如轉動五彩斑斕的萬花筒,讀者從中可以窺見中國圖書館人的閃光精神,可以洞察中國圖書館事業的激蕩變化,更可以穿越時空傾聽圖書館前輩發自肺腑的心聲;又仿如步入知識的殿堂,向圖書館前輩致敬,向圖書館事業膜拜,受圖書館精神洗禮。 本書是第三集,講述了倪波、盧子博、烏林西拉、高樹榆、劉尚恆、沈繼武這五位專家的故事。目錄 序前言 倪波口述史 青少年時期 求學北大 從長春到南京 老兵新傳 盧子博口述史 從業四十六年 不能忘卻的往事 我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與感悟 期盼與祝福 烏林西拉口述史 個人成長經歷(1936-1958年) 在內蒙古大學圖書館工作的42年(1958-2000年) 建設館藏特色文獻保障體系 參与促進圖書館學教育 推動圖書館學術研究 高樹榆口述史 學生時代 籌建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 借地開館 組建家庭 「文革」前的文藝創作 擔負重任 命運把我留在了寧夏圖書館 重心轉移 創作豐收 退休生活 劉尚恆口述史 家庭背景 從私塾到高中 母親的言傳身教 與圖書館結緣 北大求學遇良師 蕪湖印象 「二餘齋」的由來 進天圖「開藥方」 舉家回原籍 調入安徽師大圖書館 重返天圖 對古籍文獻保護、收藏與利用的見解 圖書館在藏書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對我國歷史上幾位重要藏書家的評介 關於天津水西庄的主要研究觀點 對印章的研究與認識 《鮑廷博年譜》與《鮑廷博年譜長編》 筆耕不輟 碩果累累 對年輕人的囑託與厚望 《八十抒懷》總結一生 沈繼武口述史 少年時光 大學教育 教學生涯 圖書館事業生涯 家庭生活、退休生活、社會交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