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口述重慶 ISBN:9787229166199 出版社:重慶 著編譯者:馬拉 頁數:4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6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描述重慶城市文化的口述史。它以訪談紀實的方式將那些與重慶相關的人、物、事串聯,解讀重慶城與重慶人的心靈密碼。本書是一部認識重慶的鄉愁讀本,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城;有什麼樣的城,就有什麼樣的人!內容簡介 本書由9個部分組成:第1章,母城,從通遠門到嘉陵江大橋,從長江航道工程到解放碑鐘樓,從多個方面回憶重慶城的發展史;第2章,望族,通過對大禹後代的採訪、永川太平寨的採訪,將重慶城的歷史名人盡數展現;第3章,先生,從大學者到中學校長,從文理到藝術,尋找重慶文化之源,教育之源,讓讀者體悟重慶文化之本;第4章,青春,選錄了一些小人物,講述了他們年輕時的故事,如北碚少勇隊的故事、重慶外語校俄語班的故事,文學性較強;第5章,陪都,用小人物的故事碎片化地表述抗日戰爭時期發生於重慶的趣事,表達了重慶人民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願望;第6章,老兵,作者採訪了老紅軍的子女,追憶了父輩年輕時的趣事,如當衛生兵的故事、參軍光榮的故事;第7章,大廠,從兵工廠到發電廠,從絲紡廠到冰廠,老工人的生活回憶映射了重慶的工業發展史;第8章,妙手,從畫家、漫畫師、雕刻師、編劇、小說家的採訪為讀者展現重慶人的藝術生活;第9章,江湖,採訪了評書人、漫畫家、拳藝人等,用民間小事傳遞重慶味道。作者簡介 馬拉,1963年生,重慶人,高級記者,《重慶晨報》資深記者,詩人,專欄作家。多篇詩歌、散文、隨筆散見於各報刊、網站。目錄 壹 母城·從古至今的城中歲月1 一千年,四個人,築起一座重慶城 2 重慶地名是我一腳一腳踩過來的 3 四娃子,快點去看一下解放碑上面好多鍾了 4 「有錢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燈草絨」 5 嘉陵江大橋的橋名,是我父親題寫的 6 我上班,就是爬到解放碑頂頂上面去上鍾 7 我小時候遭綁在嘉陵巷的電杆上 8 用小說小心地存放我的小城 貳 望族·名門大族的世家往事 1 我是大禹第139代孫、曾子第77代孫 2 永川有個太平寨,叔侄三人編族史 ? 先生·從大學者到中學校長 1 楊絳先生,我曾喊她「大二姐」「楊阿姨」「季康阿姨」 2 我太爺爺問我爺爺梁漱溟:世界會好嗎 3 史式:有時候我覺得,我就是個宋朝人 4 馬校長:當年打我的學生,我原諒你們 5 丁肇中讀小學時,她是學校的老師 肆 青春·五四以來的少年中國 1 北碚有個少勇隊(上)/從前,北碚有個少年義勇隊 2 北碚有個少勇隊(中)/盧子英是我們的證婚人 3 北碚有個少勇隊(下)/盧局長看了我的日記 4 萬師:土紙本上的青春之歌「你的恩,如君如親」 5 汪曾祺給夏素芬寫了一黑板情詩 6 重慶外語學校俄語班往事(上)/入學考試,我唱的是《哈瓦那的孩子》 7 重慶外語學校俄語班往事(中)/我們是按同聲傳譯來培養的 8 重慶外語學校俄語班往事(下)/那一年,在部隊,我23歲 9 重慶崽兒楊典(上)/重慶是我的根源和影子 10 重慶崽兒楊典(下)/我的《打坐》就是對重慶有個交代 伍 陪都·戰時首都的活色生香 1 范紹增家族往事(一)/1949年,何媽帶我和八姐逃出范庄,飛往香港 2 范紹增家族往事(二)/我在香港離家出走,去老大昌當門童 3 范紹增家族往事(三)/我八姐成了香港「長城三公主」 4 范紹增家族往事(四)/重回父親身邊,最後含淚送別父親 5 我爺爺,黃埔一期:在「凱歌歸」「轟炸東京」 6 京劇名丑厲慧森,老來提筆寫家史 7 《何日君再來》哪裡來(上)/《何日君再來》,是重慶人寫的歌 8 《何日君再來》哪裡來(下)/戰歌和「黃歌」,都是他的歌 9 他是《大公報》名記,一篇報道撤掉一個縣長 10 我爸是抗戰飛行員,參加重慶空戰,三次受傷 陸 老兵·還是不打仗好啊 1 這個老紅軍,曾給延安「紅孩兒」游擊隊當隊醫 2 這個老八路說:我打過仗的地方,我都記得 3 這個新四軍說:還是不打仗好啊 4 老兵楊光:我們換上英式軍服,到達印度蘭姆伽 柒 大廠·從兵工廠到冰糕廠 1 我在望江造槍炮,也曉得桃花和萬年青的浪漫 2 「照蛋的姑娘打蛋的媽」,肉聯廠的廠諺你懂嗎? 3 重慶冰廠(上):一支支「青鳥」是怎麼飛起來的 4 重慶冰廠(下):一個凍在最冷的冰里,一個泡在最熱的水中 捌 妙手·一雙妙手安身立命 1 汪子美:黃桷坪有個隱居的漫畫大師 2 《紅岩》插圖:一群版畫家的五十年傳奇 3 《金子》編劇隆學義(上)/茶友說:「假感情要錢,真感情要命」 4 《金子》編劇隆學義(下)/我的三人行:「海倫聖潔,光華純正」 5 漫畫大家王君異(上)/紅:他在李大釗手下入黨 6 漫畫大家王君異(中)/黑:父母愛我俊,先生誇我勤,將來也是大國民 7 漫畫大家王君異(下)/藍:在雪影之前,他結了兩次婚 8 山城凡·高熊吉炎:他畫的車子還在開,水還在閃 9 紅英田坎捏泥巴,長大捏成個女雕塑家 10 散仙人生柏林哥:流浪在1300多個速寫本上 11 思全站在戲台口,一筆繪就川劇魂 玖 江湖·巴山夜雨點點燈 1 女抬工張素珍:下力也是一個技術活 2 草根紅學迷:《紅樓夢》作者是陳洪綬、柳如是 3 《二戰紀實影像圖典》:一個人推出的影像巨著 4 兩家姐妹淘,半個世紀情 5 涪陵城二小託兒所,有個「所花」叫劉曉慶 6 山城兒女黃珂、張邁:一個重慶味道,一個重慶聲音 7 川江號子:「大河漲水小河渾,撿個鴨蛋有半斤」 8 千翻娃兒長大后,沒得法,就只有當校長了 9 老劉:「A軍團今天晚上開始,按計劃從巴爾幹撤退」 後記:打望我們的民間生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